科學解酒,不能摳喉嚨;用健康的解酒方法,適當做些“補救措施”。對待“喝多了的人”,最合理也是更安全的方法就是“多喝水”,增加白開水的攝入量,通過增加小便量和排汗量的方式去加速酒精的代謝排出,以此來幫助解酒,每次聊到“喝酒”的話題,我總想和大家說些“更加實用的事情”,比如今兒個要聊到的“解酒”。
1、白酒喝多了,暈,吐,有什么解酒方法?
謝謝邀請。每次聊到“喝酒”的話題,我總想和大家說些“更加實用的事情”,比如今兒個要聊到的“解酒”,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生活中的很多人都會被“飲酒之事”困擾,一些特殊的場景或情況下,不喝點好像有點不合群,但一喝酒就總想著如何解酒??茖W解酒,不能摳喉嚨;用健康的解酒方法,適當做些“補救措施”,先來說一件事:首先,不要等到“喝吐了”再去想著解酒,為時已晚,早已傷害了你的身體。
其次,最安全的飲酒量是“0”,比如要喝酒務必要限量,不要過分相信“喝酒給身體帶來的作用”,最后,飲酒無利全是害,不要再用不靠譜的解酒方法對身體造成“二次傷害”。喝多了,請不要“摳喉嚨”:所謂的“摳喉嚨”,也就是醫(yī)學上所說的“催吐”,這種行為雖然可以起到一定的解酒作用,但屬于危險動作,一不小心就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舉幾個例子,如果你的手指甲本身比較長,“摳”的時候很用力,那就容易傷害你的咽喉;如果你本身已經(jīng)喝多了,本身已經(jīng)意識不清,那就容易把吐出來的東西誤吸入氣管,導致窒息。另外本身這樣的動作就容易誘發(fā)胰腺炎,情況嚴重時甚至會威脅生命,除了這些以外,危害還有很多,刺激消化系統(tǒng),對食道等部位產(chǎn)生危害,影響正常的消化功能等;為了健康和生命,少喝是基本,“不摳喉嚨”是準則。
咖啡解酒、濃茶解酒并不合理:咖啡、濃茶中含有不少的咖啡因,所以在飲用之后可以趕走睡意,幫助你恢復精力,然而咖啡因并不會加速酒精的代謝和排出,并沒有實質(zhì)性的解酒作用,另外,服用解酒藥來解酒同樣不靠譜,市面上的解酒藥并不存在靠譜的解酒機理,更多只是“蒙混之舉”,甚至在服用后還會對身體造成損傷,不建議為之。
科學解酒,請這樣做:多喝水:對待“喝多了的人”,最合理也是更安全的方法就是“多喝水”,增加白開水的攝入量,通過增加小便量和排汗量的方式去加速酒精的代謝排出,以此來幫助解酒,保持清醒的狀態(tài),可以適當活動:如果您在喝完酒之后還能保證自己的意識清楚,建議可以做些運動,加速汗液的排出,這也是解酒的不錯方式。具體而言,做做家務、適當快走、做做平板支撐等都是不錯的運動方式,
2、喝白酒有醒酒的步驟嗎?
白酒有醒酒,步驟簡單些。首先要搞清楚“醒酒”,這概念是跟著歪果仁的酒一塊進口的。說的是葡萄酒放久了,喝之前要倒在與空氣接觸面積較大的器皿里,就是醒酒器,讓陳酒在空氣氧化中揮發(fā)掉一些陳舊的味道,喝起來酒香更醇,這個做法我國早就有,不新鮮,只是沒用“醒酒”這個詞。我國歷史上主流喝法的煮酒、燙酒、溫酒,其實就是醒酒,
通過加溫,讓酒里的雜質(zhì)和著酒精揮發(fā)掉,喝起來更綿軟可口。這要論起輩份來,我們都醒酒著喝多少年了,洋酒還沒做出來,再說,酒其實是有生命的,從蒸煮糧食那一刻起,就像精蟲沖進了卵子堡壘,及至十月懷胎,一朝出酒,就在酒師調(diào)教下生長。就是存放起來,無論在酒窖,還是箱瓶里,它都生命不息,熟化不止,直到喝進肚里,方得功行圓滿,壽終正寢,
醒酒的目的是為了去掉刺口的味道,所以高度釀造酒需要醒一會。醒酒大法,古人比我們有趣有效,用古法溫熱的酒喝著就是舒服,這與古人對待喝酒的態(tài)度有直接關系,他們喝酒重在品酒,古人講究儀式感,從倒酒,到溫酒,再到品酒,整套下來,充滿著藝術性,是文化層面的精神享受,比現(xiàn)在洋人喝酒文明多了,再回過頭說白酒醒酒。酒始終處在熟化中,辛辣刺口的味道,存放的越長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