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長城有什么特點30字左右
54354313543574354354534a53fd4a354d3a11\阿杜會計愛的
2,我來當導游簡介萬里長城50個字
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御工程,著名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于此。它是我國古代建筑的瑰寶,是民族的驕傲。
3,介紹萬里長城短50字
中國萬里長城 我國古代偉大的工程之一。始建于春秋戰(zhàn)國(公元前770~476),
今存者為明代所修建。西起甘肅嘉峪關(guān),東到遼寧丹東鴨綠江畔的虎山口,橫亙甘肅、寧夏、陜西、山西、蒙古、河北、遼寧等地。沿線險要或交通要沖都設(shè)有關(guān)口,如山海關(guān)、居庸關(guān)、娘子關(guān)等。簡稱為長城。最初修筑長城的是戰(zhàn)國時代的燕、趙等國,目的是為了防御北方異族的侵襲。
秦始皇后來將這些斷斷續(xù)續(xù)的長城連接起來。據(jù)說當時動用了三十萬的兵士和數(shù)百萬的人民與奴隸。不過,長城并不能達到完全防止異族入侵的效果。因為長城完成之后,北方異族依然常跨越長城,偷襲中國邊境的村落,搶奪農(nóng)作物或家畜。
長城是有史以來唯一在太空中可見到的三度空間建筑物。以現(xiàn)代科技來修筑都不容易,而我國竟能建筑于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zhàn)國時代,實在難得。長城的建材系就地取材,各地頗不相同。漢代以泥和蘆葦修筑長城。長城體積也各不相同,以居庸關(guān)一帶來說,高約8.5公尺,下部寬8.5公尺,上部寬約5公尺。每隔70~100公尺有一堡寨(相當于城樓),高約12.3公尺,多數(shù)堡寨是一重的,要害之地則置兩、三重。
長城東段經(jīng)過山地或丘陵地,古稱「塹山堙古」、「用險制塞」,起伏蜿蜒,形式雄偉;中段、西段都在干燥區(qū)域,人煙稀少,僅色荒涼。如果登臨其間的雁門關(guān)、居庸關(guān)、古北口或山海關(guān),遙望我國山川的偉大形勢,將令人嘆服先民開疆拓土的艱難,而激起無限的壯志雄心。
4,萬里長城的簡單介紹5行字
長城在我國北方遼闊的地上,東西橫亙著一道題綿廷起伏、氣勢雄偉、長達一萬多里的長墻
長城很長
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御工程。自公元前七八世紀開始,延續(xù)不斷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長度達50000多千米,被稱之為“上下兩千多年,縱橫十萬余里”。如此浩大的工程不僅在中國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因而在幾百年前就與羅馬斗獸場、比薩斜塔等列 為中古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中國萬里長城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戰(zhàn)爭時代的國家 軍事性防御工程,凝聚著我們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和驕傲。公元前七八世紀開始,延續(xù)不斷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長度達50000多千米,被稱之為“上下兩千多年,縱橫十萬余里”。
中國萬里長城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戰(zhàn)爭時代的國家 軍事性防御工程,凝聚著我們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和驕傲。 據(jù)說,飛向太空的宇航員曾經(jīng)報告說,從遙遠的月球觀察地球,能夠辨認出的人類工程只有兩個,其中一個就是中國的萬里長城。雄偉的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人民創(chuàng)造的世界奇跡之一,也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座豐碑。 根據(jù)歷史記載,從戰(zhàn)國以來,有20多個諸侯國和封建王朝修筑過長城。最早是楚國,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或敵國,開始營建長城,隨后,齊、燕、魏、趙、 秦等國基于相同的目的也開始修筑自己的長城。秦統(tǒng)一六國后,秦始皇派著名大 將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國長城連起來,西起臨姚,東至遼東,綿延萬余里,遂稱 萬里長城,這就是“萬里長城”名字的由來。但今天我們所見到的主要是明長城。 秦長城只有遺跡殘存。秦始皇為了修筑長城動用了30萬人,創(chuàng)造了人類建筑史 上的奇跡。長城的修建客觀上起到了防止匈奴南侵,保護中原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的積極作用。孫中山先生曾評價:“始皇雖無道,而長城之有功于后世,實上大禹治 水等”。 漢代繼續(xù)對長城進行修建。從文帝到宣帝,修成了一條西起大宛貳師城,東 至黑龍江北岸,全長近一萬公里,古絲綢之路有一半的路程就沿著這條長城,是 歷史上最長的長城。 到了明代,為了防御韃靼、瓦刺族的侵擾,從沒間斷過長城的修建,從洪 武至萬歷,其間經(jīng)過20次大規(guī)模的修建,筑起了一條西起甘肅的嘉峪關(guān),東到遼 東虎山,全長6350公里的邊墻。(但據(jù)報道,1990年一個徒步走完長城全長的中 國人的計步器顯示的是6700公里。) 長城有極高的旅游觀光價值和歷史文化意義?,F(xiàn)在經(jīng)過精心開發(fā)修復,山海 關(guān)、居庸關(guān)八達嶺、司馬臺、慕田峪、嘉峪關(guān)等處已成為馳名中外的旅游勝地。 蹬高遠眺,憑古懷幽,古戰(zhàn)場的金戈鐵馬似乎就在眼前。如今,長城與埃及的金 字塔,羅馬的斗獸場,意大利的比薩斜塔等同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跡,是中華民族 古老文化的豐碑和智慧結(jié)晶,象征著中華民族的血脈相承和民族精神。八達嶺 八達嶺位于延慶縣,是明代長城保存得較完整的一段,其關(guān)城建于一五○五年(明弘治十八年),東窄西寬,呈梯形,有東西二門,東名居庸 外鎮(zhèn),西名北門鎖鑰,都是磚石結(jié)構(gòu),券洞上為平臺,南北兩面各開一豁口,接連關(guān)城城墻,臺上四周有磚砌垛口。這一段的城墻,依山勢修筑,墻身高大堅固,下部為條石臺基,上部采用大型城磚砌筑,內(nèi)填泥土和石塊。頂部地面鋪縵方磚,嵌縫密實。內(nèi)側(cè)為宇墻,外側(cè)為垛墻,垛墻上方有垛口,下方有射洞。山勢陡峭處,砌成梯道,山脊高地、城墻轉(zhuǎn)角或險要處,則筑有堡壘式城臺、敵臺或墻臺。城墻高低寬窄不一,平均高七公尺余,有些地段高達十四公尺。墻基平均寬六公尺半,頂寬五公尺余,可容五馬并馳或十人并進。 居庸關(guān) 居庸關(guān)位于昌平縣,是長城的一個主要關(guān)益。砌旁局山聳立,翠嶂重疊,中有長達二卜公里的溪行,俗稱關(guān)溝。這里地勢險要,素有“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的氣勢,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居庸關(guān)的名字,是取“徙居庸徒”的意思。相傳秦始皇修筑長城時,把強征來的民夫士卒徙居于此。漢代沿稱,三國時代名西關(guān),北齊時改納款關(guān),唐代有居庸關(guān)、薊門關(guān)、軍都關(guān)等名稱。此后各代仍稱居庸關(guān)口這里山巒間花木郁茂蔥籠,仿如碧波翠浪,故有“居庸疊翠”之稱,為“燕京八景”之一。 金山嶺 金山嶺在熱河灤平縣巴克什營花樓溝一帶,因修筑于燕山第一峰霧 靈峰與古北口臥虎嶺之間的大、小金山之上,故有此名。此段長城建于一五七○年(明隆慶四年),相傳是抗倭名將戚繼光和譚綸修建的,約長三十公里,依山勢蜿蜒曲折,高低隱現(xiàn),氣勢磅礴。由于這里地勢低緩,易攻難守,城墻修筑得十分厚實堅固,烽火臺巍峨高大,城關(guān)要塞星羅棋布,樓臺密集,共有一百五十八座之多。這些樓臺形式各有不同,樓墩有方形、扁形、圓形等,樓頂有船篷、穹窿、四角和八角鉆天等形狀,此外還不多孔眼的了望臺,以及長城沿線少見的庫房樓等。 山海關(guān) 山海關(guān)坐落河北省秦皇島東北,是中國華北與東北交通必經(jīng)的關(guān) 隘。一三八一年(明洪武十四年),大將徐達在此修筑長城,建關(guān)城設(shè)衛(wèi)。關(guān)城北倚峰巒疊翠的燕山山脈,南臨波濤洶涌的渤海灣,因此得名。關(guān)城平面呈方形,周長四公里,高十四公尺,厚七公尺。有城門四座,東門最為壯觀,名鎮(zhèn)東,內(nèi)懸“天下第一關(guān)”匾額,西門名迎恩,南門名望佯,北門名威遠,各門上都筑城樓,城中心建鐘鼓樓,城外有護城河。 嘉峪關(guān) 嘉峪關(guān)位于甘肅省戈壁灘上嘉峪關(guān)鎮(zhèn)西南隅,坐落在祁連山脈文殊山與合黎山脈黑山間的峽谷地帶嘉峪塬上,是萬里長城西端的終點。建于一三七二年(明洪武五年),但是早在漢隋兩代已建有墩臺,由于地勢險要,建筑雄偉,自古以來稱為“天下雄關(guān)”,是扼守河西走廊的第一要隘,也是古代絲路必經(jīng)之地。五行: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御工程。自公元前七八世紀開始,延續(xù)不斷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長度達50000多千米,被稱之為“上下兩千多年,縱橫十萬余里”。如此浩大的工程不僅在中國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因而在幾百年前就與羅馬斗獸場、比薩斜塔等列 為中古世界七大奇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