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德是指德治。實際上,三綱五常是孔子在道德觀念的基礎(chǔ)上提出的儒家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孔子思想體系的思想核心)。孔子的德是代表儒家的德,儒家是封建制度治國的思想基礎(chǔ)。所以孔子的德就是儒家治國的思想,也就是德治。
孔子的傳世名言是什么?
論語主要記錄了孔子和他的學生言行語錄,由孔子學生和學生的學生編寫而成,全書共20篇492章。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我們常說的四書五經(jīng)就是指,論語大學中庸孟子并稱四書,和詩經(jīng)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并稱五經(jīng),統(tǒng)稱四書五經(jīng)。 論語里記錄的內(nèi)容,一直被儒家文化奉為經(jīng)典讀物,其中幾句每一篇文章語錄都是傳世佳作,又是生活中的至理名言,影響都很大。
我們只能舉幾個耳熟能詳,人們口口相傳的句子聽其言,觀其行。是說評判一個人的時候,不僅要聽他說的什么話,還要觀察他的言行舉止,才能可全面了解。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形容人聰敏又好學,能向比自己學問差的人請教。三思而后行是說我們遇事總要深思熟慮后才行動。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一個小群體里,一定有可以作為老師的人。
孔子所謂的德指什么,請您談談看法?
孔子所謂的德指的是德政。因孔子的德就是代表儒家思想的德,而儒家思想又是封建制度統(tǒng)治國家的思想基礎(chǔ),為此孔子所謂德就是儒家思想管理國家的理念德政,也就是以德為政。德政是封建社會管理國家的思想理念,中國古代統(tǒng)治者管理國家制度,也就是在孔子所謂德的基礎(chǔ)上制訂管理國家一套完整的制度。
即講大一統(tǒng),講君臣父子,并建立完善道德體系,三綱五常等政策。三綱五常其實就是孔子以道德理念為基礎(chǔ),提出的儒家思想體系理論核心(孔子思想體系的思想核心)。為了更好地理解孔子所謂的德,下面就來解析一下三綱五常的意思:三綱就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也就是社會民間人們常說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妻妻。
意思就是臣子必須尊重與服從君子,兒子必須尊重與服從父親,妻子必須尊重與服從丈夫,這樣一個有倫理道德規(guī)綱。否則,就是違反倫理道德之綱,如違反君為臣綱,就是欺君大罪應懲處。為此按等級制劃分,強化服從和尊重。五常就是仁,義,禮,智,信。具體意思是,仁:就是仁愛,做人做事要有具備仁愛之心,有仁愛之心就會化解一切。
義:就是做人的行為充滿義氣,就會行為合符于禮,義也是評判人的行為道德原則。禮:就是中國古代社會禮義貌節(jié),行成道德規(guī)范和生活準則,這對樹立中華民族精神起了重大作用。智:就是人的認知和倫理基本知識,包括人的見識,文化知識,聰明智慧......等。信:就是做人要有誠信,言行一致,不弄非作假。為此,五常就是人的倫理道德行為規(guī)范,任何人必遵守這五常規(guī)范,并由民間社會鄉(xiāng)規(guī)民約來監(jiān)督執(zhí)行。
綜上所述,老子以德養(yǎng)德的“三綱五?!钡赖滤枷塍w系,是解決社會道德缺失問題,穩(wěn)定社會的思想體系。不難看出,孔子的這套道德思想體系符合中國封建統(tǒng)治者治理國家的需要,非常實用。作為政治大一統(tǒng)的命題,從根本上滿足了封建專制統(tǒng)治的需要,最終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統(tǒng)治者的思想理論基礎(chǔ)。簡而言之,孔子所謂的德,就是儒家的德治學說,意思是用道德來規(guī)范人,影響人,教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