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爾勒九鄉(xiāng)酒業(yè)有限公司,帶有橋的詩全詩

1,帶有橋的詩全詩

二十四橋明月夜全詩: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揚(yáng) 州 慢 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yáng)。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入其城則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余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巖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住初程。過春風(fēng)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天凈沙 秋思 馬致遠(yuǎn)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天凈沙 秋思 馬致遠(yuǎn)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fēng)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天凈沙 秋思 馬致遠(yuǎn)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fēng)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帶有橋的詩全詩

2,白居易死后唐玄宗寫給他的詩

白居易死的時候已經(jīng)是846年了。根據(jù)百度百科白居易生年為(772年-846年)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也就是說唐玄宗死了時候白居易還沒有出生。所以不可能給白居易寫詩。不過唐代皇帝里面確實有給白居易寫過詩,是唐宣宗李忱(chén)(810年—859年)。唐宣宗吊白居易詩:“綴玉聯(lián)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边@首詩概括了白居易的一生。
殘春曲  【唐】白居易  禁苑殘鶯三四聲,景遲風(fēng)慢暮春情。  日西無事墻陰下,閑踏宮花獨自行?! ∝?fù)春  【唐】白居易  病來道士教調(diào)氣,老去山僧勸坐禪?! 」仑?fù)春風(fēng)楊柳曲,去年斷酒到今年?! ⊥嬗夯ㄙ洍罾芍小  咎啤堪拙右住 〗鹩⒋漭鄮Т汉?,黃色花中有幾般?  憑君與向游人道,莫作蔓菁花眼看?! ⊥泶杭奈⒅⒋藓荨  咎啤堪拙右住 ÷尻柲吧仙俳挥H,履道城邊欲暮春?! 〈拊趨桥d元在越,出門騎馬覓何人。  早春  【唐】白居易  雪散因和氣,冰開得暖光?! 〈轰N不得處,唯有鬢邊霜。  早春獨登天宮閣  【唐】白居易  天宮日暖閣門開,獨上迎春飲一杯?! o限游人遙怪我,緣何最老最先來?  春池上戲贈李郎中  【唐】白居易  滿池春水何人愛,唯我回看指似君?! ≈彼?扌妥)藍(lán)新汁色,與君南宅染羅裙?! 〈涸~  【唐】白居易  低花樹映小妝樓,春入眉心兩點愁?! ⌒币袡诟杀埯W鵡,思量何事不回頭?  春風(fēng)  【唐】白居易  春風(fēng)先發(fā)苑中梅,櫻杏桃梨次第開。  薺花榆莢深村里,亦道春風(fēng)為我來?! 〈豪稀  咎啤堪拙右住 ∮S年少強(qiáng)游春,自覺風(fēng)光不屬身。  歌舞屏風(fēng)花障上,幾時曾畫白頭人?  春眠  【唐】白居易  枕低被暖身安穩(wěn),日照房門帳未開。  還有少年春氣味,時時暫到夢中來?! 〈侯}華陽觀  【唐】白居易  帝子吹簫逐鳳凰,空留仙洞號華陽。  落花何處堪惆悵,頭白宮人掃影堂?! 〈貉┻^皇甫家  【唐】白居易  晚來籃輿雪中回,喜遇君家門正開。  唯要主人青眼待,琴詩談笑自將來。  答春  【唐】白居易  草煙低重水花明,從道風(fēng)光似帝京?! ∑淠紊皆辰辖?,故鄉(xiāng)無此斷腸聲?! 〈嘿洝  咎啤堪拙右住 ∩酵虑鐛顾殴猓烈幕ò琢尹S。  但知莫作江西意,風(fēng)景何曾異帝鄉(xiāng)?  和友人洛中春感  【唐】白居易  莫悲金谷園中月,莫嘆天津橋上春?! ∪魧W(xué)多情尋往事,人間何處不傷神?  江南春  【唐】白居易  青門柳枝軟無力,東風(fēng)吹作黃金色?! 〗智熬票∽硪仔眩瑵M眼春愁消不得?! ÷尻柎骸  咎啤堪拙右住 ÷尻柲吧洗洪L在,昔別今來二十年?! ∥ㄒ捝倌晷牟坏?,其余萬事盡依然。  強(qiáng)起迎春戲寄思黯  【唐】白居易  杖策人扶廢病身,晴和強(qiáng)起一迎春?! ∷麜r蹇跛縱行得,笑殺平原樓上人。  曲江早春  【唐】白居易  曲江柳條漸無力,杏園伯勞初有聲?! 】蓱z春淺游人少,好傍池邊下馬行。  傷春詞  【唐】白居易  深淺檐花千萬枝,碧紗窗外囀黃鸝?! 垔y含淚下簾坐,盡日傷春春不知。  送春  【唐】白居易  銀花鑿落從君勸,金屑琵琶為我彈?! 〔华毸痛杭嫠屠希鼑L一酌更聽看?! |城春意  【唐】白居易  風(fēng)軟云不動,郡城東北隅?! ⊥韥泶哄e#鞖馑凭┒??! ∠夜茈S宜有,杯觴不道無?! ∑淙缬H故遠(yuǎn),無可共歡娛。  病中早春  【唐】白居易  今朝枕上覺頭輕,強(qiáng)起階前試腳行?! ‰仈鄟頍o氣力,風(fēng)痰惱得少心情?! ∨N霜瓦津初合,寒減冰渠凍不成?! ∥ㄓ谐钊唆W間雪,不隨春盡逐春生?! ¢L安早春旅懷  【唐】白居易  軒車歌吹喧都邑,中有一人向隅立?! ∫股蠲髟戮砗煶?,日暮青山望鄉(xiāng)泣?! ★L(fēng)吹新綠草牙坼,雨灑輕黃柳條濕?! 〈松?fù)少年春,不展愁眉欲三十。  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滋幵琥L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類酆|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白居易死后唐玄宗寫給他的詩

3,義烏的特產(chǎn)是什么啊

東河肉餅 紅糖 姜糖
火腿
■火腿   成為天下佳話的義烏火腿,早在800多年前就因營養(yǎng)豐富、香味濃郁而被皇帝贊不絕口。今天,當(dāng)年的貢品緋紅依舊,濃香更溢。   ■南蜜棗   “日吃三個棗、一生不易老”,這民諺在義烏流傳日久。因為義烏精工制作的南蜜棗因具有養(yǎng)脾、平胃氣、潤心肺、止咳嗽、補(bǔ)五臟之功效,早已載入《中國名產(chǎn)》一書,蜚聲海內(nèi)外。   ■紅糖   義烏“紅糖之鄉(xiāng)”的名聲傳揚(yáng)已久。質(zhì)地松軟、散似細(xì)沙、純潔無渣、清香可口的“義烏青”紅糖在國內(nèi)享有較高聲譽(yù),是紅糖中的上品,在1929年的西湖博覽會上就被授予了特別獎。   ■豆腐皮   色如玉、薄如翼、滑如脂的義烏豆腐皮,當(dāng)初是朝廷的貢品。今天更是遠(yuǎn)銷全國各地,成為餐桌上一道鮮美的佳肴。   ■華豐小吃   華豐小吃大世界地處倉后路華豐賓館一樓,營業(yè)面積1200平方米。品種豐富、風(fēng)味獨特、環(huán)境適宜。它以“五元吃飽、十元吃好”的經(jīng)營思路受到了市民的歡迎。素有“市民食堂”之稱。小吃大世界設(shè)有小吃、快餐、火鍋、海鮮大排檔五個營業(yè)區(qū)。其中南北風(fēng)味的小吃引進(jìn)全國各地的知名風(fēng)味點心、小吃300多種;獨樹一幟的“飛龍噴泉火鍋”匯集了中、日、韓三國的燒、煮、涮、烤、煎、炸等多種方法,有200余種自助特色小菜,自動加水,方便衛(wèi)生,在眾多火鍋中堪稱一絕;新推出的海鮮大排檔是全市唯一的大眾化海鮮,以其價低、品種多、采購新鮮及時廣受歡迎。   ■東河肉餅   凡到過義烏的人或許都有過這樣的感受:當(dāng)您走進(jìn)那樸素的店堂,臨桌而坐,兩眼直瞪瞪地望著師傅手中的那塊面團(tuán),隨著他雙手的旋轉(zhuǎn)扯拉,一個薄如宣紙的大餅便拉扯而成。緊接著師傅又把它放進(jìn)一口平底鍋中。隨著滋滋的油煎聲,不稍一分鐘,一個散發(fā)著薰香、色若琥珀的肉餅就會擺到您的面前。這餅叫“東河肉餅”,其實應(yīng)叫“夾肉雙層麥餅”。這餅誕生地在義烏東河鄉(xiāng)的東河村。因其制作考究、味美色佳而美名遠(yuǎn)揚(yáng)。城內(nèi)的湖清門、縣前街等諸多小巷小店都能享到這個口福。一些大飯店、賓館還把它當(dāng)作特色小吃。   ■拉拉面   新馬路上的義烏拉拉面是出了名的。一條狹窄的馬路,一些低矮的店面,幾張小小的方桌,如此簡陋的面食小店,也未倒人胃口,一天到晚總有那么多人光顧。   義烏拉拉面選用本地韌性好的上白面粉或東北面粉,經(jīng)手工揉合成面團(tuán),搓成手指粗的長條,再一根根拉扯而成。因此具有粗細(xì)均勻、光滑綿軟、富有彈性的特點。加上各種佐料輔配,或成大排拉面,或成雪里蕻拉面,或成牛肉拉面,或成青菜拉面……花上三、五元或五、六元,您便可吃上一大碗味道鮮美的義烏拉拉面。   ■白字、頂陳酒   白字酒、頂陳酒為義烏名酒。元代名醫(yī)朱丹溪所著的《野客叢書》中就有“白字酒”的記載。頂陳酒選用浙江精白糯米、紅曲等天然原料,按傳統(tǒng)方法釀制、貯藏三年而成。其色如重棗、澤似琥珀、香氣陳醇、柔和爽口,先后于1929年、1988年、1993年獲國際西湖博覽會特等獎、全國首屆食品博覽會銀質(zhì)獎、浙江省首屆食品博覽會金獎。
東河肉餅 義烏豆腐皮 豆腐皮 紅糖 義烏青 火腿 南蜜棗 白字酒、頂陳酒、義烏梨
義烏紅糖 義烏紅糖因色澤嫩黃而略帶青色,故又名為義烏青。素以質(zhì)地松軟、散似細(xì)沙、純潔無渣、香甜可口著稱。民國18年曾獲西湖博覽會特等獎。據(jù)《洋川賈氏宗譜》記載,義烏種蔗制糖始于清順治年間(1644——1661)。最盛時期在20世紀(jì)30——40年代。民國35年種蔗面積6.67萬畝,產(chǎn)紅糖約1萬噸。解放前,因銷路和政策的影響,生產(chǎn)屢有起伏。1950年種植2.16萬畝,1954年5.79萬畝,1966年1.71萬畝。70年代2萬畝上下。80年代,種植面積穩(wěn)定在3萬畝左右。由于推廣贛蔗1號、川蔗10號等良種和地膜覆蓋等栽培技術(shù),鮮蔗畝產(chǎn)量從解放初期的2000——2500千克提高到5000千克以上,總產(chǎn)量增加1.5倍。隨著現(xiàn)代化糖廠的發(fā)展,糖蔗多用于機(jī)制白糖,紅糖產(chǎn)量相應(yīng)減少。1988年,供銷部門收購1525噸。除供應(yīng)當(dāng)?shù)厥袌鐾猓饕N往杭州、寧波、上海、江蘇、江西、安徽等地。 義烏紅糖傳統(tǒng)的加工方法,是用牛拉木車絞蔗汁(近年多改動力壓榨),用柴燒鐵鍋煎熬制糖。因未經(jīng)提純,保留的養(yǎng)分較多,營養(yǎng)價值勝于白糖。據(jù)分析,每500克紅糖中,含鈣190毫克,為白糖的9倍;含磷300毫克、鐵38.5毫克,均為白糖的4倍;含葡萄糖為白糖的19倍;蛋白質(zhì)及人體所需的錳、鋅等微量元素也比白糖多。此外,還含有胡蘿卜素、核黃素和煙酸等成份。具有舒筋活血、驅(qū)寒去濕、暖胃強(qiáng)身諸功效。產(chǎn)婦食之,能恢復(fù)元氣,豐富乳汁。患急性肝炎的病人適當(dāng)服紅糖,能減少體內(nèi)蛋白質(zhì)消耗,使肝細(xì)胞再生。
東河肉餅 義烏豆腐皮 豆腐皮 紅糖 義烏青 火腿 南蜜棗 白字酒、頂陳酒、義烏梨

義烏的特產(chǎn)是什么啊

4,寫海棠的詩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宋·蘇軾《海棠》   只恐夜深花睡去?;鹫占t妝,滿意留賓住 宋·葛勝仲《蝶戀花》   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漫山總粗俗 宋·蘇軾《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士人不知貴也》 春似酒杯濃,醉得海棠無力 宋·周紫芝《好事近》   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蒙蒙細(xì)雨中 宋·陳與義《春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 宋·李清照《如夢令》 海棠開后春誰主,日日催花雨 宋·李彌遜《虞美人》   枝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shù)點紅。金·元好問《同兒輩賦未開海棠二首》   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fēng) 金·元好問《同兒輩賦未開海棠二首》
海棠詩   [說明]   這是大觀園眾姊妺結(jié)成“海棠詩社”后首次吟詠。李紈被大家推為社長,負(fù)責(zé)評詩,迎春限韻,惜春監(jiān)場。詩成后,大家認(rèn)為黛玉的最好,李紈卻評寶釵為第一,探春表示贊同,寶玉則為黛玉不平。第二天史湘云到來,又和了兩首,眾人看了稱贊不已。   其一(賈探春)   斜陽寒草帶重門,苔翠盈鋪雨后盆。   玉是精神難比潔,雪為肌鼻易銷魂。   芳心一點嬌無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道縞仙能羽化,多情伴我詠黃昏。   [注釋]1.寒草——秋草。2.苔翠——青翠的苔色。3.“玉是”二句——以玉和冰雪喻白色的花。蘇軾《松風(fēng)亭下梅花盛開,又韻》詩:“羅浮山下梅花村,玉雪為骨冰為魂?!蓖瑫r,這又是以花擬人,把它比作仙女,因為《莊子.逍遙游》曾說美麗的神人“肌膚若冰雪”。銷魂,使人迷戀陶醉。4.倩影——美好的身姿。月有痕——月有影。這里的“痕”不是淚痕。李商隱《杏花》詩:“援少風(fēng)多力,墻高月有痕?!比湔f:深夜的月亮照出了白海棠美麗的身影。5.“莫道”二句——不要說白衣仙女會升天飛去,她正多情地伴我在黃昏中吟詠呢。縞(音搞),古時一種白色的絲織品。這里指白衣。以“縞仙”說花,承前“雪為肌鼻”來。道家稱成仙或飛升叫“羽化”,意思是如化為飛鳥,可以上天。末句用唐代劉兼《海棠花》詩意:“良宵更有多情處,月下芬芳伴醉吟?!薄?   其二(薛寶釵)    珍重芳姿晝掩門,自攜手甕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   淡極始知花更艷,愁多焉得玉無痕?   欲償白帝宜清潔,不語婷婷日又昏?!?   [注釋]1.手甕——可提攜的盛水的陶器。2.“胭脂”二句——詩的一種修辭句法,意即秋階旁有洗去胭脂的倩影,露砌邊招來冰雪的精魂。洗出,洗掉所涂抹的而顯出本色。露砌,帶著露水的階臺邊沿。北宋詩人梅堯臣《蜀州海棠》詩:“醉看春雨洗胭脂”。3.“愁多”句——花兒愁多怎能沒有痕跡。就玉說“痕”是瘢痕,以人擬“痕”是淚痕,其實就是指花的怯弱姿態(tài)或含露的樣子。4.“欲償”句——白帝,西方之神,管轄秋事。秋天叫素秋、清秋,因為它天高氣清,明凈無垢,所以說花兒報答白帝雨露化育之恩,也應(yīng)使自身保持清潔,亦就海棠色白而言。5.婷婷——美好的樣子?!?   其三(賈寶玉)    秋容淺淡映重門,七節(jié)攢成雪滿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為魂。   曉風(fēng)不散愁千點,宿雨還添淚一痕。   獨倚畫欄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黃昏?!?   [注釋]1.秋容——指花的容貌。2.攢——簇聚?!捌吖?jié)攢成”是說花在枝上層層而生,開得很繁。雪,喻花。3.出浴太真——楊貴妃,字玉環(huán),號太真,為唐玄宗所寵,曾賜浴華清池。白居易《長恨歌》中寫到她膚如“凝脂”、“嬌無力”,所以借以說海棠花,又兼以玄宗在沉香亭召貴妃事為出典。玄宗曾笑其“鬢亂釵橫,不能再拜”的醉態(tài)說:“豈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币娝稳酸尰莺椤独潺S夜話》。4.捧心西子——參見《贊林黛玉》注。宋人賦海棠詞中時有以楊妃、西施并舉的,如辛棄疾《賀新郎》、馬莊父《水龍吟》等皆是。5.愁千點——指花如含愁,因花繁而用“千點”。6.宿雨——經(jīng)夜之雨。7.獨倚畫欄——指花。參見寶玉《怡紅快綠》詩注。8.清砧怨笛——砧,搗衣石。古時常秋夜搗衣,詩詞中多借以寫婦女思念丈夫的愁怨。怨笛也與悲感有關(guān)?!?   其四(林黛玉)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fēng)夜已昏。   [注釋]1.湘簾——湘竹制成的門簾。這句說看花人,“半卷”、“半掩”與末聯(lián)的嬌羞倦態(tài)相呼應(yīng)。2.“碾冰”句——因花的高潔白凈而想象到栽培它的也不該是一般的泥土和瓦盆,所以用冰清玉潔來側(cè)面烘染。3.“偷來”二句——意即白凈如同梨花,風(fēng)韻可比梅花。但說得巧妙別致。宋代盧梅坡《雪梅》詩:“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又雪芹之祖曹寅有“輕含豆蔻三分露,微漏蓮花一線香”的詩句,可能都為這一聯(lián)所借鑒。4.月窟——月中仙境。因仙人多居洞窟之中,故名。袂,衣袖,亦指代衣服。蘇軾曾用“縞袂”喻花,有《梅花》詩說:“月黑林間逢縞袂”。這里借喻白海棠,并改“逢”為“縫”,另藏深意?!?   白海棠和韻二首(史湘云)   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門,種得藍(lán)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愛冷,非關(guān)倩女欲離魂。   秋陰捧出何方雪?雨漬添來隔宿痕。   卻喜詩人吟不倦,肯令寂寞度朝昏?    其二   蘅芷階通蘿薜門,也宜墻角也宜盆。   花因喜潔難尋偶,人為悲秋易斷魂。   玉燭滴干風(fēng)里淚,晶簾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訴,無那虛廊月色昏。   [注釋]1.都門——本指都城中的里門,后通稱京都為都門。這里即是通稱,因小說中大觀園在“帝城西”。2.藍(lán)田——縣名,古時以產(chǎn)美玉著名,在今陜西省渭河平原南緣,秦嶺北麓,渭河支流灞河上游。3.自是——本是。霜娥——青霄玉女,主管霜雪的女神,亦稱青女。這一句出唐代李商隱《霜月》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4.“非關(guān)”句——事出唐代陳玄祐《離魂記》傳奇。故事說:張鎰的幼女倩娘與王宙相愛,張鎰將她另許他家,王宙憤恨而訣別遠(yuǎn)行,途中倩娘忽然追至,兩人就一起遁去。他們在外地共居五年,回家看父母,家人都驚訝不已。這時,從房中跑出倩娘,與回家的倩娘相抱,合成一體。原來當(dāng)時倩娘怨忿成病,臥床數(shù)年不起,跟王宙外逃的只不過是她的魂魄。這是一個不滿包辦婚姻的幻想故事。5.秋陰——秋天的陰云。南朝顏延之《陶征士誄》:“晨煙暮靄,春煦秋陰?!痹脐幣c雨雪相連,但秋天無雪,所以要用“何方”二字?!芭醭觥?,將秋陰擬人化,也寫出了花的形狀。6.肯——豈肯。7.蘅芷——蘅蕪、清芷,都是香花芳草。蘿薜,藤蘿、薜荔,都是蔓生植物(皆見之于第十七回)。為下句寫海棠種植隨處適宜而先寫環(huán)境。8.斷魂——形容極度悲愁。9.“玉燭”句——白玉色的蠟燭,燭芯燒完、蠟淚滴干時剩下的是一堆凝脂,以喻花。10.“晶簾”句——晶簾即水精簾,從簾內(nèi)可見簾外景物,唯白色的東西不明顯。所以唐代韋莊《白櫻桃》詩說:“王母階前種幾株,水精簾外看如無。”這里說月中花的姿影被“晶簾隔破”,即韋莊詩意,亦從顏色來寫。11.幽情——隱藏在心中的怨恨。嫦娥,神話人物,本是羿之妻,羿從西王母處帶回不死之藥,嫦娥偷服后飛向月宮。后在詩詞中多以嫦娥寫女子的寂寞孤單。這里花向嫦娥所訴的“幽情”亦與“難尋偶”等語有關(guān)。12.無那——無奈?!?/div>
春晴懷故園海棠 ---楊萬里 故園今日海棠開,夢入江西錦繡堆。 萬物皆春人獨老,一年過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濃淡,欲墮還飛絮往來。 無那風(fēng)光餐不得,遣詩招入翠瓊杯。 海棠 ---蘇軾 東風(fēng)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zhuǎn)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海棠圖 ---崔涂 海棠花底三年客,不見海棠花盛開。 卻向江南看圖畫,始慚虛到蜀城來。 海棠 ---何希堯 著雨胭脂點點消,半開時節(jié)最妖嬈。 誰家更有黃金屋,深鎖東風(fēng)貯阿嬌。 13

5,描寫冬天的古詩和古詩的意思

1、《子夜冬歌》【唐】崔國輔   寂寥抱冬心,裁羅又褧褧。夜久頻挑燈,霜寒剪刀冷。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yuǎn),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fēng)雪夜歸人。   3、《終南望余雪》【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4、《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5、《問劉十九》【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6、《梅花》【宋】王安石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7、《冬至夜懷湘靈》【唐】白居易   艷質(zhì)無由見,寒衾不可親。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   8、《別董大》【唐】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9、《塞下曲》【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10、《冬夕》【唐】岑參   浩汗霜風(fēng)刮天地,溫泉火井無生意。   澤國龍蛇凍不伸,南山瘦柏消殘翠。   11、《初冬夜飲》【唐】杜牧   淮陽多病偶求歡,客袖侵霜與燭盤。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欄干?   12、《冬夜送人》【唐】賈島   平明走馬上村橋,花落梅溪雪未消。   日短天寒愁送客,楚山無限路迢迢。   13、《窮冬曲江閑步》【唐】裴夷直   雪盡南坡雁北飛,草根春意勝春暉。   曲江永日無人到,獨繞寒池又獨歸。   14、《冬郊行望》【唐】王勃   桂密巖花白,梨疏樹葉紅。江皋寒望盡,歸念斷征篷。   15、《冬夜即事》【唐】呂溫   百憂攢心起復(fù)臥,夜長耿耿不可過。   風(fēng)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鏡破。   16、《冬日觀早朝》【唐】施肩吾   紫煙捧日爐香動,萬馬千車踏新凍。   繡衣年少朝欲歸,美人猶在青樓夢。   17、《初冬旅游》【唐】王建   遠(yuǎn)投人宿趁房遲,僮仆傷寒馬亦饑。   為客悠悠十月盡,莊頭栽竹已過時。   18、《初冬偶作》【唐】皮日休   豹皮茵下百余錢,劉墮閑沽盡醉眠。   酒病校來無一事,鶴亡松老似經(jīng)年。   19、《冬柳》【唐】陸龜蒙   柳汀斜對野人窗,零落衰條傍曉江。   正是霜風(fēng)飄斷處,寒鷗驚起一雙雙。   20、《初秋到慈州冬首換絳牧》【唐】唐彥謙   秋杪方攀玉樹枝,隔年無計待春暉。   自嫌暫作仙城守,不逐鶯來共燕飛。   21、《冬夜》【唐】韋莊   睡覺寒爐酒半消,客情鄉(xiāng)夢兩遙遙。   無人為我磨心劍,割斷愁腸一寸苗。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雪是美麗的,江雪是神奇的,永州的江雪更是韻味無窮……   柳宗元是杰出的,貶永的柳宗元是幸運的,能寫出《江雪》詩的柳宗元更是名留千古……   當(dāng)江雪奇遇柳子時,當(dāng)柳子走近江雪時,詩壇上的佳話被創(chuàng)造出來了——《江雪》的誕生。柳子驚奇永州的山水,驚奇永州的江雪。更驚奇江雪中有自我。   永州是湘南的一座美麗的文化古城,地理環(huán)境更是十分優(yōu)越。碧綠的瀟水穿城而過,秀麗群山環(huán)抱周圍,放眼望去,山水映襯,滿是綠色,猶如上帝精心打制的一塊綠寶石,讓這座古城永遠(yuǎn)放射著生命和青春的光彩。然而,永州古城最令人陶醉的景致還是雪景。當(dāng)漫天大雪給群山換上銀裝時,到處是白皚皚的一片。在這個銀色的世界里,瀟水像套在古城脖子上的寶石項鏈,格外醒目,綠得發(fā)亮。這種迷人的美具有唯一性,她只屬于永州,只屬于永州的江雪奇景。一千多年前,當(dāng)滿是疲憊和創(chuàng)傷的柳宗元來到永州時,他幸運了,永州也幸運了。永州的山水成就了他的文學(xué)才華,他的文學(xué)才華表現(xiàn)永州的山水之美,《江雪》詩是明證。當(dāng)然,《江雪》不是純寫景的詩,而是借永州特有的景色抒發(fā)詩人特有的情懷。因此,讀這首詩時,不能簡單地視為寫景詩,必須要多角度、多層面地去感受這首詩豐富的內(nèi)涵和永恒的魅力,去感受柳子的存在。   一、藝術(shù)的畫面?!督吩娬故境鰜淼淖畋韺拥拿溃且曈X上雪景的構(gòu)圖?!把睙o疑是詩人要寫的重要內(nèi)容。如何寫好雪?是此詩寫景的關(guān)鍵。詩人頗具匠心,他以畫家的眼光、作畫的方法,準(zhǔn)確地表現(xiàn)了景物間的存在對應(yīng)關(guān)系:大與小,虛與實,背景與中心。然后,構(gòu)成了一幅為后人叫絕的雪景畫面——寒江釣雪。前兩句是畫面的背景,是寫“大”景和“虛”景。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兩句中,沒有一個“雪”字,但寫出了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壯觀境界,具有不著一字盡得風(fēng)流的韻味?!扒健?、“萬徑”極平常的用語措辭,既扣住了永州多山的自然地理特征,又把漫天的雪景寫得無限開闊,遠(yuǎn)遠(yuǎn)超出了視力所及,給人以無涯的想象?!傍B飛絕”、“人蹤滅”是從大雪后的效果,啟發(fā)讀者去想象雪之大。后兩句是畫面的中心是寫“小”景和“實”景。因瀟水在嚴(yán)冬不結(jié)冰的,才有了披蓑戴笠的漁翁垂釣寒江的這幅畫面中心。孤獨的漁翁與大雪背景形成對照,因為有漁翁,雪的背景被反襯得更加遼闊、深遠(yuǎn)。因為有漫天雪景的映襯,漁翁也越發(fā)顯得生動而有內(nèi)涵。作者正確處理了各景物的關(guān)系,是此詩具有畫意的重要原因。所以有人說,藝術(shù)是一種關(guān)系的表現(xiàn)。   二、玄妙的禪趣。透過詩的表層的畫面,深入詩中,就可以發(fā)現(xiàn),禪趣是深藏在詩中的內(nèi)涵之一。有學(xué)者說,《江雪》詩“呈現(xiàn)一種不可言喻的禪說”。這評價很到位,禪味是柳宗元詩歌特征之一,在《江雪》中更是明顯。作者懂禪理,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督吩姷亩U味在那里呢?一是,創(chuàng)造了一個寂靜空無的境界。詩中所寫的闊大的境界,完全是一個一塵不染、一聲不響的白漫漫大地真干凈的空無世界。除雪之外,千山之中聽不到一只鳥的啼叫,萬徑之上見不到一個人的蹤影,寂靜空無到了極點,讀者在此詩中可充分感受凈化了的靜遠(yuǎn)、空曠、明凈和空靈,忘卻俗世里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進(jìn)入到物我兩忘的境地,享受著禪意帶來的愉悅。二是,詩化了修煉自我的艱難。漁翁獨釣寒江,顯然意不在魚。朱子刑認(rèn)為:“寒江魚伏,釣豈可得,此翁意不在魚也?!睗O翁獨釣寒江的意義在那呢?應(yīng)該是一種啟迪:修煉成果是一個艱難的過程,是一次意志的磨練。實現(xiàn)某一目標(biāo)要承受常人承受不了的壓力,品嘗常人不愿品嘗的孤獨。就象獨釣寒江的漁翁一樣,盡管是冰天雪地,寒氣逼人,卻能淡然處之、靜定自若。此詩深含著哲理,好詩需要哲理,因為哲理也是一種美麗。   三、孤傲的心境。這是《江雪》詩的第三層內(nèi)涵,也是作者在詩中真正表現(xiàn)的主要內(nèi)容。詩有寫景為主的,也有寫意為主的。《江雪》寫的顯然不是實景,而是寫意。其意有二:一是抒寫孤獨之情,一是描繪傲岸之態(tài)。在遼闊背景反襯下的獨釣的漁翁,是那樣的渺小,那樣的無援。孤獨的漁翁形象顯然不是寫真,而是自我形象的象征。獨釣寒江,應(yīng)是詩人遭貶后心態(tài)的藝術(shù)的幻化。令人生寒的漫天雪景,實際上是政治上的重壓形勢的變形寫法。因大雪嚴(yán)寒的威力而出現(xiàn)的“鳥飛絕”、“人蹤滅”的自然現(xiàn)象,正是當(dāng)時頑固派對永貞革新力量的打擊和嚴(yán)懲而造成的畏懼的社會心理的形象描繪。然而,詩中孤獨的漁翁又是高傲的,就象詩人沒有屈服于永貞失敗一樣,漁翁藐視著冰天雪地帶來的嚴(yán)寒和寂寞。盡管“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他沒有表現(xiàn)出絲毫的妥協(xié)和退讓,而是執(zhí)著地守著一葉孤舟,垂釣寒江。再看詩的取景,采用的是俯瞰角度、居高臨下式描寫,其中同樣透露出作者的一股不屈的傲氣。   由此可見,《江雪》詩不是一首簡單的詩,而是一幅優(yōu)美的風(fēng)景畫,一個深刻的哲理品味,一次詩人自我的內(nèi)心的袒露,一種人格的閃光。特別是詩人那種在逆境中的倔強(qiáng)的態(tài)度、寧靜超脫的心境和孤傲狷介的個性,幾乎成為了古代文人追求的精神家園。詩如其人,詩如其心。難怪范晞文把《江雪》列為唐詩一流之作,給予高度地評價:“唐人五言四句,除柳子厚《釣雪》一首之外,極少佳者?!?/div>
唐·孟郊《苦寒吟》 才見嶺頭云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唐·白居易《夜雪》:“已訝衾枕冷,復(fù)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wù)壑衤??!?/div>
1、《子夜冬歌》【唐】崔國輔 寂寥抱冬心,裁羅又褧褧。夜久頻挑燈,霜寒剪刀冷。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yuǎn),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fēng)雪夜歸人。 3、《終南望余雪》【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4、《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5、《問劉十九》【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6、《梅花》【宋】王安石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7、《冬至夜懷湘靈》【唐】白居易 艷質(zhì)無由見,寒衾不可親。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 8、《別董大》【唐】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6,吃蘿卜有什么用

白蘿卜就是小人參呀 夠補(bǔ)吧 胡蘿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 對眼睛好
人肺腑火盛,而冬天“上火”的現(xiàn)象似乎還更多,故民間有“冬吃蘿卜夏吃姜”的說法。冬天外界氣候雖冷,但人們穿得厚,住得暖,活動少,可造成體內(nèi)積熱不能適當(dāng)散發(fā),再加上冬令飲食所含熱量較高,所以很容易導(dǎo)致胃肺火盛,甚至人會出現(xiàn)“火盛三焦”現(xiàn)象,即上焦蘊(yùn)熱,表現(xiàn)為舌尖赤紅、舌苔黃厚,易導(dǎo)致上呼吸道、咽峽、扁桃腺、口腔粘膜疾患;中焦蘊(yùn)熱,多因過食油膩、甜或大補(bǔ)的食物造成,表現(xiàn)為舌苔厚、尿黃、便秘、焦渴等;下焦蘊(yùn)熱,多因腎虛、腎炎、膀胱炎、痔瘡等引起。 冬季吃些冷飲,旨在消“火”,不但效果較快,而且也是一番別致的享受。當(dāng)然,冬天吃冷飲也要因人而異,尤其是胃腸功能欠佳者需慎食。同時,冷食只能起到帶走體內(nèi)一部分熱量的作用,治標(biāo)不治本,所以不妨再吃些性冷的食物,如蘿卜、蓮子、松花蛋等。
好像不能降火哦~
白蘿卜是根菜類的主要蔬菜,屬十字花科蘿卜屬的二年生植物. 種植白蘿卜至少已有千年歷史。相傳在唐太和年間(公元827-836年)如皋定慧寺僧侶早有種植,將蘿卜作為供品,并饋贈施主,時稱萊菔,其種子叫萊菔子,供藥用。后逐漸流傳民間,廣為種植。清乾隆庚午年(公元1750年)編修的《如皋縣志》載:“蘿卜,一名萊菔,有紅白二種,四時皆可栽,唯末伏初為善,破甲即可供食,生沙壤者甘而脆,生瘠土者堅而辣?!比缃窦t蘿卜種植已很少,只在端陽節(jié)前后有少量上市,都以白蘿卜為主。 地區(qū)氣候條件優(yōu)越,水肥條件較好,且多為沙性土壤,很適宜白蘿卜的生長。經(jīng)過數(shù)百年精心栽培和選育,所產(chǎn)蘿卜品位明顯優(yōu)于外地所產(chǎn),“如皋蘿卜”名揚(yáng)天下。而如皋又以如城周圍新民及東陳、大明各鄉(xiāng)所產(chǎn)的“賽雪梨”牌蘿卜為最佳?,F(xiàn)已培育出具有明顯地方特色的白蘿卜良種。如形似鴨蛋的“鴨蛋頭”,莖盤細(xì)長似頸的“捏頸兒”,百日可收的“百日子”等。它們的共同特點是:皮薄、肉嫩、多汁,味甘不辣,木質(zhì)素少,嚼而無渣,以嫩、脆、甜享譽(yù)四方。 2002年,在首屆如皋.中國長壽文化節(jié)期間,國內(nèi)保健專家們認(rèn)為如皋的蘿卜等食品有助消化等健身功效,有“蘿卜響,咯嘣脆,吃了能活百來歲”、“煙臺的蘋果來樣的梨,不如如皋的蘿卜皮”等諺語相傳。 用“如皋蘿卜”腌制的“如皋蘿卜條”,相傳已有900多年的歷史。如皋醬酷廠繼承和發(fā)揚(yáng)了傳統(tǒng)工藝生產(chǎn)的“東皋牌”蘿卜條。選料認(rèn)真,工藝考究。形似桔片,色澤黃橙,芳香獨特,咸中帶甜,具有香、甜、嫩、脆的特色。1983年獲外經(jīng)部“榮譽(yù)證書”暨江蘇省優(yōu)質(zhì)食品獎,1985年獲全國出口產(chǎn)品優(yōu)良榮譽(yù)獎狀。 白蘿卜是一種常見的蔬菜,生食熟食均可,其味略帶辛辣味?,F(xiàn)代研究認(rèn)為,白蘿卜含芥子油、淀粉酶和粗纖維,具有促進(jìn)消化,增強(qiáng)食欲,加快胃腸蠕動和止咳化痰的作用。中醫(yī)理論也認(rèn)為該品味辛甘,性涼,入肺胃經(jīng),為食療佳品,可以治療或輔助治療多種疾病,本草綱目稱之為“蔬中最有利者”。所以,白蘿卜在臨床實踐中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一、消化方面:食積腹脹,消化不良,胃納欠佳,可以生搗汁飲用;惡心嘔吐,泛吐酸水,慢性痢疾,均可切碎蜜煎細(xì)細(xì)嚼咽;便秘,可以煮食;口腔潰瘍,可以搗汁漱口。 二、呼吸方面咳嗽咳痰,最好切碎蜜煎細(xì)細(xì)嚼咽;咽喉炎、扁桃體炎、聲音嘶啞、失音,可以搗汁與姜汁同服;鼻出血,可以生搗汁和酒少許熱服,也可以搗汁滴鼻;咯血,與羊肉、鯽魚同煮熟食;預(yù)防感冒,可煮食。 三、泌尿系統(tǒng)方面各種泌尿系結(jié)石,排尿不暢,可用之切片蜜炙口服;各種浮腫,可用蘿卜與浮小麥煎湯服用。 四、其他方面美容,可煮食;腳氣病,煎湯外洗;解毒,解酒或煤氣中毒,可用之,或葉煎湯飲汁;通利關(guān)節(jié),可煮用。 五、白蘿卜生吃可促進(jìn)消化,除了助消化外,還有很強(qiáng)的消炎作用,而其辛辣的成分可促胃液分泌,調(diào)整胃腸機(jī)能。另外,白蘿卜汁還有止咳作用。在玻璃瓶中倒入半杯糖水,再將切絲的白蘿卜滿滿地置于瓶中,放一個晚上就可以有白蘿卜汁。 當(dāng)然,要提醒的是,白蘿卜不適合脾胃虛弱者,如大便稀者,應(yīng)減少使用,還有值得注意的是在服用參類滋補(bǔ)藥時忌食本品,以免影響療效。
蘿卜含熱量較少,纖維素較多,吃后易產(chǎn)生飽脹感,有助于減肥. 蘿卜能誘導(dǎo)人體自身產(chǎn)生干擾素,增加機(jī)體免疫力,并能抑制癌細(xì)胞的生長,對防癌,抗癌有重要作用. 蘿卜中的芥子油和粗纖維可促進(jìn)胃腸蠕動,有助于體內(nèi)廢物的排出. 常吃蘿卜可降低血脂,軟化血管,穩(wěn)定血壓,預(yù)防冠心病,動脈硬化,膽石癥等疾?。? 中醫(yī)認(rèn)為蘿卜味甘辛,無毒,化積滯,解酒毒,散淤血,進(jìn)食蘿卜有消食,順氣,化痰.上止咳,利尿,補(bǔ)虛等作用.
白蘿卜 性味:甘辛、平、無毒。 歸經(jīng):入肺、脾。 功效:下氣消食,除痰潤肺,解毒生津,和中止咳,利大小便。 主治:煮食可治肺萎肺熱吐血,氣脹食滯,飯食不消化,痰多,口干舌渴,小便不暢,酒毒;生搗汁服食則可止消渴,治吐血、衄血,聲嘶咽干,胸膈飽悶,大小便不暢。 禁忌:1、脾胃虛寒病者應(yīng)戒食。2、服人參及滋補(bǔ)藥品期間忌食。 說明:近年來醫(yī)學(xué)界發(fā)現(xiàn)白蘿卜有抗癌作用:由于白蘿卜含有木質(zhì)素,能提高巨噬細(xì)胞的活力,從而吞噬癌細(xì)胞。而且還含有一種酶能分解致癌的亞硝胺,所以有抗癌作用。另外,白蘿卜是人體補(bǔ)充鈣的最佳來源之一, 這種鈣在蘿卜皮中含量最多。蘿卜中還含有一種特殊化合物——異硫氰酸笨脂,能殺蟲,人體無損害。所以,用蘿卜汁來治滴蟲性陰道炎,治愈率高達(dá)90%以上。蘿卜汁還有降血壓作用,蘇聯(lián)民間用蘿卜搗汁加少許蜂蜜治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蘿卜和蘿卜子對百日咳,咳嗽和急、慢性等呼吸道疾患療效也很好。長期以來,人們對蘿卜的治病作用較為重視,民間有民諺云:“秋天收蘿卜,大夫袖了手”,這些話固然有夸張之處,但是可說明蘿卜的藥用價值頗大。另外,白蘿卜能化氣消滯,具有解除宿食不化之功;但也有解滋補(bǔ)藥品(如人參、鹿茸)之副作用。 驗方參考與藥膳: 1、白蘿卜生搗汁,涂患處,治燙、火傷。 2、白蘿卜生搗汁,調(diào)醋擦患處,治熱癤。 3、白蘿卜生搗汁,喝下一杯,治食積及小兒食豆或食面積滯飽脹。 4、白蘿卜搗汁,每次飯后飲一杯,治胃痛,高血壓。 5、白蘿卜生搗汁250克,加白糖30克,或加生姜汁一二滴,服下,治急性喉炎,喉痛聲嘶,支氣管炎。 6、白蘿卜、馬蹄生搗汁各60克,燉熱服,治熱咳,咯黃稠痰。 7、白蘿卜生搗汁,加麥芽糖蒸熟服食,治百日咳。 8、白蘿卜生切片,烘熱涂擦患處,每日睡前擦一次,擦至患處皮膚發(fā)紅為止,連續(xù)數(shù)日,治凍瘡。 9、白蘿卜煮濃汁,熱洗,治腳氣。 10、白蘿卜500克,生搗汁,每次服60克,一日兩次,治食物中毒,煤氣中毒。 11、白蘿卜、紅糖水煎服,治蕈類中毒。 12、經(jīng)霜白蘿卜適量,水煎代茶飲,治咳嗽,哮喘。 13、蘿卜幼苗60克(或陳蘿卜苗15克),煎濃汁服食,治急性喉炎,喉痛聲啞,痢疾初起,亦可預(yù)防白喉。 14、蘿卜葉晾干,用水煎濃汁服食,治胸腹飽悶,痢疾。 15、蘿卜葉搗爛取汁,用開水送服或加紅糖水沖服,治嘔吐。 16、白蘿卜切片曬干,夏天作湯食,可消暑解渴。 17、白蘿卜、青橄欖各適量,煎水代茶飲??深A(yù)防治療流行性感冒、白喉。 18、白蘿卜搗爛取汁,鮮藕搗爛取汁各一杯,調(diào)勻,每日兩次,連續(xù)服用。治胃出血。 19、蜂蜜蘿卜汁:白皮大蘿卜1個,洗凈,中心挖空,將蜂蜜100克盛裝于內(nèi),放入碗內(nèi),置鍋中隔水飲用。有清熱潤肺,止咳化痰作用,適用于急、慢性支氣管炎,咳嗽,痰多,久咳,痰中帶血,肺結(jié)核咽干。 20、蘿卜粥:鮮蘿卜250克左右,洗凈切成小塊(或搗成蘿卜汁),與粳米100克同放鍋內(nèi)加適量水煮粥,煮熟后可加少量食鹽調(diào)味食用(最好不放油)。有止咳化痰,消食利膈,止消渴,消膨脹作用??芍慰却刀?,胸膈滿悶,食積飽脹,老年人或體弱者慢性氣管炎、糖尿病。 21、蘿卜酸梅湯、鮮蘿卜250克左右,切薄片;酸梅二粒。加清水三碗煎成一碗半,去渣取汁加少許食鹽調(diào)味飲用。有寬中行氣,化積滯,下氣生津,清熱化痰作用。適用于飲食積滯或進(jìn)食過飽引起的胸悶,燒心,腹脹,脅痛,煩躁,氣逆等癥。 22、天門冬蘿卜湯:天門冬15-30克,切薄片,水煎去渣取汁,用此水再加適量清水(最好雞湯),加入火腿肉或咸肉(切長條薄片)150克,煮沸后,將切好的蘿卜絲300克放入同煮。煮熟后加入適量食鹽,少量香蔥末、胡椒末調(diào)味食用??煞肿鲙状巫鼽c心或佐餐食用。有美容,止咳,消除疲勞,增強(qiáng)體力之作用。長期食用能使粗糙皮膚變得細(xì)膩光滑。 23、蘿卜蜜膏:紅皮白心蘿卜洗凈切絲絞汁用小火煎熬濃縮至較稠粘時加明礬10克(先用水溶化)。調(diào)勻后再加蜂蜜100克,煮沸即可。每次服一湯匙,每日三次,空腹飲用??芍畏谓Y(jié)核咯血。 24、蜜餞蘿卜:鮮蘿卜洗凈,切成丁。放在沸水中煮沸后撈出濾干水份,晾曬半日,再放鍋內(nèi)加蜂蜜150克,用小火煮沸,調(diào)勻即可,飯后食用。有寬中消食,理氣化痰作用。適用于飲食不消,腹脹,翻胃,嘔吐等癥。 [ 附 ] 蘿卜子(萊菔子):蘿卜子甘、平、無毒,入肺、脾,化痰消食,下氣定喘,能吐風(fēng)痰,消膨脹、止氣痛,治大小便不通,小腹脹滿、氣積胃痛。但脾胃虛寒病者或惡心嘔吐患者勿食;服人參、鹿茸及滋補(bǔ)病品期間忌食。蘿卜子與蘿卜性質(zhì)相似,作用基本相同,化氣消食之力勝于蘿卜。蘿卜子含有油脂,對惡心嘔吐和風(fēng)痰患者會引起嘔吐和催吐風(fēng)痰之作用,對于便秘患者則有潤腸通便之功效。 針對你的特殊性:生的白蘿卜有刺激性,其辛辣會刺激視神經(jīng),所以平日眼睛易充血、眼壓高的人最好不要吃。 有關(guān)蘿卜的其他內(nèi)容: 白蘿卜可幫助消化,促進(jìn)新陳代謝。白蘿卜的功效很多,對呼吸器官和消化器官尤其有幫助,但也因烹調(diào)方式的不同或所搭配材料的不同,生食或熟食所產(chǎn)生的效果也不同。 一般說來,多吃白蘿卜可幫助消化,刺激腸胃蠕動,并促進(jìn)新陳代謝,特別適合平日腸胃機(jī)能衰弱的人食用。此外,若腸內(nèi)易積存廢物或廢氣,則特 別適合吃以水煮爛的白蘿卜。 以白蘿卜做為食療的療方,建議你不妨將整個蘿卜連皮磨碎并榨成汁,在烹調(diào)食物時以此代替開水,這樣便可增加食用量。 此外,曬干的蘿卜對排除體內(nèi)的廢氣亦有效用,可將蘿卜干和蝦米、冬菇一起烹調(diào)食用,效果頗佳。 由于白蘿卜為寒性食物,體虛、血壓低、經(jīng)期中、生產(chǎn)后的婦女要謹(jǐn)慎服用。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如還有疑問可加我QQ:86254741

7,格律詩中對仗壓韻拗救等各指什么

一、對仗的基本知識 1、對仗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對仗?對仗是格律詩的一大修辭技巧,通常只要求律詩中的頷聯(lián)、頸聯(lián)對仗。對仗源于古詩或古賦中的駢文。駢文起于漢、魏,成形于南北朝。駢文整篇以儷句為主,講究對偶。其儷句多為四言、六言,世稱四六文。所謂對仗,乃指詩之一聯(lián)中的出句與對句而言。對仗具有以下兩條最基本的特征: (1)字?jǐn)?shù)相等、平仄相反 這一特征乃是格律詩固有的特點,格律詩中一聯(lián)詩句字?jǐn)?shù)都相等,而且出句與對句都成“對”,所以,一聯(lián)詩句通常是平仄對稱相反。所謂平仄相反,亦僅指不失對而言,主要指偶序位上的字和尾字平仄對應(yīng)相反。例如杜甫的《秋興》之一詩句: 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fēng)云接地陰。 平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此乃該詩中的頷聯(lián)。 (2)語義相對、詞性相合 此為對仗的詞性特征,乃對仗的根本特征。語義相對,是指句中所用詞語的字義要相互對應(yīng)。詞性相合,是指對應(yīng)詞語的詞性協(xié)調(diào)一致(參看下節(jié)《對仗中的詞性對應(yīng)》)。例如(南宋)葉采的《暮春即事》: 雙雙瓦雀行書案,點點楊花入硯池。 閑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去幾多時。 其中,首聯(lián)對仗,“雙雙”對“點點”均為量詞重疊;“瓦雀”對“楊花”均為名詞;“行”對“入”均為動詞;“書案”對“硯池”均為名詞。 滿足以上兩條要求的一聯(lián)詩句謂之對仗。對仗詩聯(lián)又叫做對偶句,亦稱為對聯(lián)。春節(jié)家家貼的對聯(lián),便是從格律詩中析離出來的。古人寫對聯(lián),那是一定要講究對仗的,否則難成對聯(lián)。 清人為培養(yǎng)幼兒從小就形成對仗的概念,李漁老先生特意編寫了一本《笠翁對韻》的小冊子,供兒童背詠。該書分韻部編寫,將常用字盡收其中,按上述第二特征編寫了對應(yīng)“詞語對子”之歌,可謂詩詞入門之敲門磚也。你不妨去買一本學(xué)學(xué),或有裨益。茲將“一東”韻部的開頭一段摘錄如次: 天對地,雨對風(fēng),大陸對長空。 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 雷隱隱,霧蒙蒙,日下對天中。 風(fēng)高秋月白,雨霽晚霞紅。 牛女二星河左右,參商兩曜斗西東。 十月塞邊,颯颯寒霜驚戌旅; 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漁翁。 …… 2、對仗在詩中的位置 前面我們說過,通常只要求(八句)律詩中的頷聯(lián)、頸聯(lián)對仗。例如李白的《送友人入蜀》詩: 見說蠶叢路,崎嶇不易行。 山從人面起,云傍馬頭生。 芳樹籠秦棧,春流繞蜀城。 升沉應(yīng)已定,不必問君平。 再如歐陽修《答丁元珍》詩: 春風(fēng)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 殘雪壓枝猶有橘,凍雷驚筍欲抽芽。 夜聞啼雁生鄉(xiāng)思,病入新年感物華。 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以上兩首詩之對仗,便是格律詩規(guī)則所要求,是為正格。但詩人寫詩并不囿于上述一格,往往在其它聯(lián)中亦出現(xiàn)對仗。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1)律詩中多于兩聯(lián)的對仗 律詩要求頷聯(lián)、頸聯(lián)對仗,但并不是說其它詩聯(lián)不可對仗。實際上,只要你有這種才分,完全可以使全詩四個詩聯(lián)都對仗或三個詩聯(lián)對仗。例如杜甫的《老病》詩,四聯(lián)全對仗: 老病巫山里,稽留楚客中。 藥殘他日里,花發(fā)去年叢。 夜足沾沙雨,春多逆水風(fēng)。 合分雙賜筆,猶作一飄蓬。 杜甫的《恨別》詩,亦是前三聯(lián)對仗: 洛城一別四千里,胡騎長驅(qū)五六年。 草木變衰行劍外,兵戈阻絕老江邊。 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云白日眠。 問道河陽近乘勝,司徒急為破幽燕。 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詩,乃后三聯(lián)對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2)詩中只一聯(lián)對仗或雖兩聯(lián)對仗而非均在頷聯(lián)頸聯(lián) 有些詩人對對仗并不是那么看中,有的全詩只有一聯(lián)對仗,有的雖兩聯(lián)對仗,但并非均在頷聯(lián)頸聯(lián)不可。例如李白的《與賈至舍人》詩,僅頸聯(lián)一聯(lián)對仗: 翦落梧桐枝,灉湖坐可窺。 雨洗秋山凈,林光澹碧滋。 水閑明鏡轉(zhuǎn),云繞畫屏移。 千古風(fēng)流事,名賢共此時。 像李白這首只在頸聯(lián)對仗的詩,被稱為“蜂腰體”,謂其腰細(xì),“若已斷而復(fù)續(xù)也”。 又如孟浩然的《與諸子登峴山》詩,亦是“蜂腰體”: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fù)登臨。 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 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 再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詩,雖有兩聯(lián)對仗,但不全在頷聯(lián)、頸聯(lián),而是一對在首聯(lián),一對在頸聯(lián)。有人稱此對仗為“偷春格”,本應(yīng)在頷聯(lián)的對對仗提前,置于首聯(lián),“如梅花偷春色而先開也”。全詩如次: 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再如李白的《送友人》詩,亦為“偷春格”: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篷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3)絕句中的對仗 通常,對于絕句不要求對仗,但你有才華用對仗亦可。絕句用對仗的情況有以下三種: ①全詩兩聯(lián)均用對仗 例如杜甫的《絕句》一詩: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其兩聯(lián)全對仗。又如《漫興》一詩: 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 筍根稚子無人見,沙上鳧雛傍母眠。 ②首聯(lián)用對仗 如張栻《立春偶成》一詩: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fēng)吹水綠參差。 再如夏竦《廷試》詩: 殿上袞衣明日月,硯中旗影動龍蛇。 縱橫禮樂三千字,獨對丹墀日未斜。 又如高蟾《上高侍郎》一詩: 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fēng)怨未開。 ③尾聯(lián)用對仗: 例如杜甫的《漫興》詩: 腸斷春江欲盡頭,杖藜徐步立芳洲。 癲狂柳絮隨風(fēng)舞,輕薄桃花逐水流。 亦是后一聯(lián)對仗。 再如蘇軾的《春宵》詩: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歌管樓臺聲細(xì)細(xì),秋千院落夜沉沉。 其中后一聯(lián)對仗。 又如南宋僧人志南的《絕句》一詩: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 其中亦是后一聯(lián)對仗。 除了律詩與絕句中的對仗,長律(排律)亦要求對仗,而且,除了首聯(lián)和尾聯(lián)以外,中間各聯(lián)都要求對仗。 二、對仗中的詞性對應(yīng) 上節(jié)我們提到對仗的幾個特征,其中有“語義相對、詞性相合”的要求,詞性指什么呢?對仗中的詞性,有以下十大類: 1、 普通名詞 顧名思義,名詞就是表“物、事”之名稱的詞(這里的“詞”乃語法術(shù)語非“詩詞”之“詞”)。對仗中名詞必須與名詞相對應(yīng)。例如對仗詩聯(lián): 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① 雙雙瓦雀行書案,點點楊花入硯池。② 其中,①(杜甫《秋興(其二)》詩句)“漁人”對應(yīng)“燕子”,皆名詞。②(葉采《暮春即事》詩句)“瓦雀”與“楊花”相對應(yīng),“書案”與“硯池”相對應(yīng)?!巴摺薄叭浮薄皶薄鞍浮薄皸睢薄盎ā薄俺帯薄俺亍倍际敲~。 2、 專用名詞 專用名詞是指地、人、物、事等專用之名稱。例如對仗詩聯(lián): 匡衡抗疏功名薄,劉向傳經(jīng)心事違。① 西望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函關(guān)。②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lán)關(guān)馬不前。③ 興來三弄有桓子,賦就一篇懷馬融。④ 檻外低秦嶺,窗中小渭川。 ⑤ 其中,①(杜甫《秋興(其二)》詩句)“匡衡”與“劉向”相對應(yīng),就是人名。②(杜甫《秋興(其五)》詩句)“王母”是人名,“函關(guān)”是地名,為專用名詞對應(yīng)。③(韓愈《自詠》詩句)“秦嶺”與“藍(lán)關(guān)”相對應(yīng),都是地名。④(趙嘏《聞笛》詩句)“桓子”與“馬融”相對應(yīng)。均人名?;缸?,乃桓伊,善吹笛,過清溪,王徽之泊舟,謂之曰:“聞卿善吹笛,請為我一奏?!币料萝?,據(jù)胡床三弄而去。馬融,漢人,作《笛賦》。⑤(岑參《登總持閣》詩句)“秦嶺”與“渭川”相對應(yīng),均是地名?!爸^川”即渭水。 此外,借以代指普通事物的專用名詞可與普通名詞相對應(yīng)。例如賈至《早朝大明宮》詩對: 千條弱柳垂青瑣,百囀流鶯繞建章。 其中,“青瑣”乃普通名詞,本指宮門上被染青了的浮雕連環(huán)花紋,此處借指宮門;“建章”專用名詞,乃漢代一宮殿名稱,此處借指宮殿。實際上,仍屬普通名詞對應(yīng)。 另有,并列名詞與專用名詞對應(yīng)。如杜審言《送崔融》一詩中對聯(lián): 祖帳連河闕,軍麾動洛城。 其中,“河闕”為并列名詞,“河”乃黃河,“闕”指宮殿,二者為并列關(guān)系;而“洛城”為洛陽城的簡稱,乃專用名詞。這種對法可謂典型。 3、 代名詞 代名詞在對仗中出現(xiàn)的比較少,但亦不乏其例。例如詩對: 顧我無衣捜盡篋,泥他沽酒拔金釵。① 以我獨沉久,愧君相見頻。 ② 其中,①(元稹《遣悲杯(其一)》詩句)“我”與“他”相對應(yīng),均為代名詞。②((唐)司空曙《喜外弟盧綸見宿》詩句)“我”與“君”相對應(yīng)?!拔摇笔堑谝蝗朔Q,“君”此處作第二人稱,都是代名詞。 此外,代名詞在句中起限定修飾作用時,可與形容詞對應(yīng)。如司空曙《賊平后送人北歸》詩中的對聯(lián): 他鄉(xiāng)生白發(fā),舊國見青山。 其中代詞“他”起修飾限定作用,故可與形容詞“舊”對應(yīng)。都是名詞輔助成分。 4、 形容詞 通常,對仗中形容詞要與形容詞相對,也有例外,譬如形容詞還可以與動詞對應(yīng)(參看“8、動詞”)。例如下列詩對聯(lián):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① 解籜時聞聲簌簌,放梢初見影離離。② 蟬聲斷續(xù)悲殘月,螢焰高低照暮空。③ 其中,①(王維《積雨輞川莊作》詩句)“漠漠”與“陰陰”乃形容詞對應(yīng)。②(陸游《新竹》詩句)“簌簌”與“離離”也是形容詞對應(yīng),作補(bǔ)語。③(杜甫《新秋》)“斷續(xù)”作“蟬聲”的補(bǔ)語,“高低”作“螢焰”的補(bǔ)語,亦是形容詞對應(yīng)。 5、 數(shù)量詞 對仗中,通常數(shù)量詞要與數(shù)量詞相對應(yīng),數(shù)詞包括定數(shù)詞和概數(shù)詞。例如詩對聯(lián): 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中分白鷺洲。① 五夜漏聲催曉箭,九重春色醉仙桃。② 幾日寂寥傷酒后,一番蕭索煙雨中。③ 故園書動經(jīng)年絕,華發(fā)春催兩鬢生。④ 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⑤ 其中,①(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詩句)其中,“三”“二”“半”“中”就是數(shù)詞。這里所說的數(shù)詞亦包括“概數(shù)詞”,如“幾”“幾個”“數(shù)”“數(shù)個”等等。該對聯(lián)中的“中分”起到“二分”的作用,故“中”可以與“半”字對應(yīng),詞性屬“概數(shù)詞”。②(杜甫《和賈舍人早朝》)“五”與“九”相對應(yīng),均為數(shù)詞。③(晏殊《寓意》詩句)“幾”與“一”相對應(yīng),“幾”是概數(shù)詞,“一”是定數(shù)詞。④(崔涂《旅懷》詩句)“經(jīng)”與“兩”相對應(yīng)。這里“經(jīng)年”就是“一年”,“經(jīng)”起到“一”的作用,故可與“兩”對應(yīng)。⑤(杜甫《曲江對酒(其二)》詩句)“尋?!迸c“七十”相對應(yīng)?!皩こ!币脖凰阕鲾?shù)詞,這是因為“尋”與“?!惫乓獗沓叽?,八尺為一尋,兩尋為一常,故“尋常”被借用古字面意,算作“數(shù)詞”了,因而可以與數(shù)詞“七十”對應(yīng)。以上③④兩聯(lián)對仗,謂之“曲對”或“借對”。 又如葉采《暮春即事》一詩中的對聯(lián): 雙雙瓦雀行書案,點點楊花入硯池。 其中,“雙雙”與“點點”乃量詞重疊相對應(yīng)。 6、 顏色詞 古人把表顏色的詞歸為一類,單獨用于對仗。例如詩對: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① 妝樓翠幌教春住,舞閣金鋪借日懸。②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③ 其中,①((南宋)高翥《清明日對酒》詩句)“白”對應(yīng)“紅”,是顏色詞。②(沉佺期《侍宴》詩句)“翠”與“金”對應(yīng),亦是顏色詞。③(王維《積雨輞川莊作》詩句)“白”與“黃”對應(yīng),顏色詞。此屬偏正親合之合成詞中“偏”的成分,這種對應(yīng)也必須詞性相合。 7、 方位詞 方位詞乃指表示方向與相位的詞,其中包括時間順序詞。如東、西、南、北、前、后、左、右、上、下、中、外、里、邊、內(nèi)、表、間等詞,都是方位詞。通常,對仗中方位詞要與方位詞對應(yīng),例如: 自去自來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① 幾處園林蕭瑟里,誰家砧杵寂寥中。② 幾日寂寥傷酒后,一番蕭索煙雨中。③ 檻外低秦嶺,窗中小渭川。 ④ 其中,①(杜甫《江村》詩句)“上”與“中”對應(yīng)。②(杜甫《新秋》詩句)“里”與“中”對應(yīng)。③(晏殊《寓意》詩句)“后”與“中”對應(yīng),實際,此處“后”為時間順序詞,“中”為相位詞。④(岑參《登總持閣》詩句)“外”與“中”對應(yīng),都是方位詞。 8、 動詞 凡表示人、物、事行為或狀態(tài)的詞,均屬動詞。對仗中,一般動詞要與動詞相對應(yīng)。例如 雙雙瓦雀行書案,點點楊花入硯池。① 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中分白鷺洲。②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③ ①中的“行”與“入”為動詞對應(yīng)。②中的“落”與“分”亦動詞對應(yīng)。③中的“飛”與“染”亦為動詞對應(yīng)。 另外,對仗中,動詞還可以與某些具有動詞意向的形容詞相對應(yīng),或曰這類形容詞被用作動詞。例如 孤嶂秦碑在,荒城魯?shù)钣唷?① 自去自來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② 其中,①(杜甫《登兗州城樓》詩句)“在”與“余”相對應(yīng),“在”為表狀態(tài)動詞,“余”則是具有動詞意向的形容詞,此處乃“剩下”“剩余”之意。②中的“去”“來”,都是動詞;而“親”“近”乃具有動詞意向的形容詞,或曰,形容詞作動詞用。這里,“自去自來”與“相親相近”又是各自句中對仗,又在兩對仗句中相互對應(yīng)。 對仗中,動詞還可以與作動詞用的名詞相對應(yīng)。這種名詞謂之動詞化名詞。例如杜甫《曲江對酒》其一中的對聯(lián):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邊高冢臥麒麟。 其中,“巢”與“臥”相對應(yīng),這里“巢”字乃一動詞化了的名詞,其含義轉(zhuǎn)化為“巢宿”之意。這種用法,在古文中常見。如《春秋文公十三年》:“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薄坝辍弊执颂幈阕鰟釉~用,即“下雨”之意。 名詞用作動詞,或形容詞用作動詞,在詩詞中乃一常見之現(xiàn)象。 9、副詞 副詞乃修飾動詞者,對仗中,副詞通常要與副詞對應(yīng)。例如對仗詩聯(lián): 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① 清風(fēng)略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② 其中,①(韋應(yīng)物《寄李儋元錫》詩句)中的“難”“獨”都是副詞,在此分別修飾“自料”“成眠”。此處“自料”“成眠”乃動狀親合結(jié)構(gòu),“自”“成”在此結(jié)構(gòu)中又起副詞作用,作狀語。②(陸游《新竹》詩句)中的“先”“不”亦都是副詞,“先”為順序副詞,“不”乃否定副詞。 10、疑問詞 通常,對仗中疑問詞要與疑問詞相對應(yīng)。如杜甫《新秋》中的對仗: 幾處園林蕭瑟里,誰家砧杵寂寞中。 其中,“幾”與“誰”均為疑問詞。 對仗中,疑問詞可以和否定詞對應(yīng)。例如對仗詩聯(lián)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①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lán)關(guān)馬不前。② 紫綬從容爭及睡?朱門雖富不如貧。③ 其中,①(王維《過香積寺》)否定詞“無”與疑問詞“何”相對應(yīng)。②(韓愈《自詠》)疑問詞“何”與否定詞“不”相對應(yīng)。③(陳摶《歸隱》)疑問詞“爭及”對應(yīng)否定詞“不如”?!盃帯?,“怎”字的假借字,疑問詞。 對仗中,疑問詞還可以和肯定詞對應(yīng)。例如對仗詩聯(lián) 名豈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① 誰愛風(fēng)流高格調(diào),共憐時世儉梳妝。② 其中,①(杜甫《旅夜書懷》)疑問詞“豈”對應(yīng)肯定詞“因”,其實,從句法來講,“豈”字后面正省略了這個“因”字。②(秦韜玉《貧女》詩句)疑問詞“誰”與肯定詞“共”相對應(yīng)。 虛詞在格律詩中用的較少,而且也不單獨成類,對仗中并不要求虛詞與虛詞對應(yīng)。例如 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fēng)。① 王師非樂戰(zhàn),之子慎佳兵。② 其中, ①(蘇軾《水調(diào)個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詞句)中的“哉”乃虛詞,“然”乃形容詞之名詞化詞尾。②(陳子昂《送別崔著作東征》詩句)中的“之子”與“王師”對應(yīng)?!爸印奔础澳恪钡囊馑?,“之”乃虛詞,無實意;“王師”為偏正親合結(jié)構(gòu),為名詞。 除了以上大的分類外,名詞尚有更細(xì)的分類,通常又被分為以下幾類: (1) 天文氣象 主要詞語有:天、空、日、月、星、風(fēng)、雨、露、霜、雪、冰等。例如 [露]重飛難進(jìn),[風(fēng)]多響易沉?!樫e王《在獄詠蟬》。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fēng)]。(晏殊《寓意》) [清風(fēng)]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陸游《新竹》) 半嶺通佳[氣],中峰繞瑞[煙]。(杜審言《詠終南山》) 花板潤沾紅杏[雨],彩繩斜掛綠楊[煙]。((僧)惠洪《秋千》) 其中,第三、四對聯(lián)中的“煙”乃指霧氣,故為氣象對。 (2) 歲月時令 主要詞語有:年、歲、春、夏、秋、冬、月、日、晝、夜、晨、暮、時等。例如 萬物已隨[秋]氣改,一樽聊為[晚]涼開。(程顥《游月陂》) 清風(fēng)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陸游《新竹》) 去[日]兒童皆長大,昔[年]親友半凋零。(竇叔向《夏夜宿表兄話舊》) (3) 地理山水 主要詞語有:地、山、水、河、江、湖、塘、池、州、邑、城、鄉(xiāng)、村、田、地、原、野、路、徑、阡、陌等。例如 芳樹籠[秦棧],春流繞[蜀城]。(李白《送友人入蜀》)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杜甫《冬至》)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遠(yuǎn)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白居易《草》) [山]出盡如鳴鳳[嶺],[池]成不讓飲龍[川]。(沉佺期《侍宴》) 藍(lán)[水]遠(yuǎn)從千[澗]落,玉[山]高倂兩[峰]寒。(杜甫《九日藍(lán)田會飲》) (4) 花卉竹木 主要詞語有:松、竹、梅、菊、桃、杏、梨、李、蘭、桂、蓮、蕉、楊、柳、花、枝、根、蒂等。例如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fēng)。(晏殊《寓意》) 花板潤沾紅[杏]雨,彩繩斜掛綠[楊]煙。((僧)惠洪《秋千》) [一枝]縞色分明好,[百卉]含羞不敢芳。(劉克莊《酴醿》) 若使[海棠]根可移,揚(yáng)州[芍藥]應(yīng)羞死。(陸游《海棠歌》) [芍藥]與君為近侍,[芙蓉]何處避芳塵?((唐)羅隱《牡丹》) (5) 鳥獸魚蟲 主要詞語有:龍、虎、鳳、鸞、麒麟、犀、象、馬、牛、龜、鯨、魚、鯉、鶴、鴻、雁、鷹、燕、鶯、鸝、鷺、鷗、蟬、蛩等。例如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杜甫《曲江對酒(二)》)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王維《積雨輞川莊作》) [蝶衣]曬粉花枝舞,[蛛網(wǎng)]添絲屋角晴。(張耒《夏日》)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高翥《清明日對酒》) 自去自來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杜甫《江村》) (6) 宮宅建筑 主要詞語有:宮、殿、樓、閣、臺、榭、亭、廊、房、宇、館、舍、門、戶、窗、牖、陵、墓、塋、冢等。如 孤嶂秦[碑]在,荒城魯[殿]余。(杜甫《登兗州城樓》)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邊高[冢]臥麒麟。(杜甫《曲江對酒(二)》) 妝[樓]翠幌教春住,舞[閣]金鋪借日懸。(沉佺期《侍宴》) 千條弱柳垂[青瑣],百囀流鶯繞[建章]。(賈至《早朝大明宮》) 其中,“青瑣”代指宮門,“建章”乃宮殿。

推薦閱讀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