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如何儲存酒,古代飯都吃不飽

古代的糧食產量雖然低,但總體上是逐漸增加的。酒在原始社會就可以存在,在后來的古代社會仍然可以廣泛流傳。存放的酒存放時間太長,可能比古代人還長。確定葡萄酒的日期并不容易。了解一下古代白酒的普及程度,就知道喝幾壇白酒根本不是問題。

在黃酒文化的推廣上也有所欠缺。對于黃酒的定義,最權威的是國標。但是說到消費者對黃酒的印象,可能大部分都比較模糊。之后,中國黃酒的說法不脛而走。1915年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歡聚酒莊,也就是今天的會稽山酒業(yè),為紹興酒贏得了第一枚國際金獎。從此,紹興黃酒名聲大噪。

酒來自糧食,古代飯都吃不飽,為什么酒卻流傳了?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曹操一首短歌行說出了酒經久不衰的原因,高興可以助興,傷心還可以解憂,生病可以祛風散寒,沒病可以舒筋活血。在還有人吃不飽飯的古代,用糧食釀造的酒怎么會從古至今一直流傳下來的呢?從考古挖掘中發(fā)現(xiàn)的釀酒和飲酒的器具可以得知,早在5000多年前的龍山文化早期,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始使用谷物釀酒并儲存。

在更早期的原始社會還有著猿猴釀酒的傳說,江蘇淮陰發(fā)現(xiàn)的醉猿化石也證實了這一點。乍一聽有些荒唐,但也并非不可能,酒并不需要發(fā)明,野花野果在自然發(fā)酵后會產生酒精,在漫長的時間中,這些果酒一定會被發(fā)現(xiàn)的。我們現(xiàn)在流傳的糧食酒也是同樣道理,在發(fā)現(xiàn)糧食可以釀酒并在漫長的時間中發(fā)掘了酒的功效后,酒作為大自然的一種饋贈被流傳下來就順理成章了。

一些專門為研究釀酒工藝和儲存方法的人才也逐漸被利用起來,成為了一種職業(yè),在古代社會中酒也是一些人的謀生之本。而古代吃不飽飯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吃不飽飯,總有少部分生活富裕的人擁有多余的糧食來釀酒,逐漸發(fā)明酒文化的自然也是這群人。吃不起飯的窮人自然沒有糧食釀酒,同樣也喝不起酒,但這并不影響酒的流傳。無論是封建制還是更早期的奴隸制,統(tǒng)治階層是不會缺少余糧的,釀酒也是為了滿足這一部分人的需要。

酒還有這樣一個特點,就是可以長時間貯藏,完全可以在豐收年多釀一些酒,慢慢享用。古代釀酒技術落后,同樣的糧食釀出的酒度數卻非常低,但古人也不會過分追求度數。被貯藏起來的酒儲存年限實在太長了,可能比古代人的壽命都要長,想要讓酒出現(xiàn)斷代也實在不容易。俗話說無酒不成席,中國古代的大眾飲品無非酒茶兩種,由于酒的助興效果明顯高于茶,人們的餐桌就被各種酒品占領了。

同樣是酒,可以分出高中低檔,滿足各個階層人們的需要,這也使得酒的普及度要高一些。從這個角度看,酒的存在非常符合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每個人都可以喝酒,酒量又各有不同,在推杯換盞之中,酒就成為了雙方交流的一種媒介。而醉酒之后的狀態(tài)也可以使得這個人的性格和特點被放大,投脾氣的人在一起喝酒可以促進感情,做生意的雙方在一起喝酒可以相互試探。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酒可以說被玩出了各種花樣,被賦予了各種意義。最后,由于古代釀酒技術不發(fā)達,酒精含量較低,酒的危害并沒有得到注意。雖然古代糧食產量低,但總體而言在逐漸升高,酒可以在原始社會存在,在之后的古代社會依然可以廣為流傳。酒所承載的文化和意義也隨之流傳下來,有關于酒的典故和歷史事件也是多如牛毛。

古代的酒到底多少度,為何古人動不動喝好幾壇都不會醉呢?

古人動不動喝幾壇酒還不醉,這樣的情況多見于史書記載和文學作品,說明可信度還是比較高得。實際上,這點不值得奇怪,且不說元代之前,酒的酒精含量普遍較低,就在今天,好酒量的人也不算稀奇。比如之前我喝酒的時候,多的時候喝過大概有七八斤啤酒加半斤二鍋頭,當然中間少不了幾次廁所。而我見過能喝的反而是一個女孩,可以說天賦異稟,有次喝酒喝了那種青啤十多瓶,這個量算不了什么,奇的是人家喝的氣定神閑,廁所都不用上,只能說個人代謝功能異于常人。

那我們來說說關鍵賣點。葡萄酒有葡萄產地和品質的噱頭,比如各種高端的葡萄園和酒莊,還有按照不同年份出現(xiàn)的名酒,比如傳說中的82年的拉菲。有關于酒源和酒窖的噱頭,比如各種獨特水質和年份的老酒窖,比如遠離茅臺鎮(zhèn)的水和窖池,所以不再是茅臺酒。而黃酒卻沒有相應的噱頭來炒作。原料是普通大米,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就算把酒曲和工藝換了,味道也不一樣了,但還是黃酒。

而會喝酒的人曾經在一個節(jié)目上介紹過一個酒神,是魯豫主持的節(jié)目。那個人一頓飯能喝7磅白酒。這是真正的白酒,平均度數在40度以上。古代人喝兩三斤的小壇子,加在一起可以算幾個壇子。和名人一樣,能喝酒的也不少見。比如最喜歡寫酒的古龍,他筆下的英雄幾乎都是愛酒的,還有很多酒量驚人的奇人。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