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以前,蒸餾酒還沒有出現(xiàn),絕大多數(shù)人都喝這種酒。這是“福祿酒”。“殺牛羊,備酒漿,開城門迎大王,大王來了不收糧”等歌曲在中原地區(qū)廣為流傳。古代魯?shù)摹洞呵铩?、《?zhàn)國策》、《黃帝內經(jīng)》、《淮南子》、《九谷》等都有類似記載。1636年,高迎祥去世,榆中聯(lián)合推舉李自成為王,領導農(nóng)民軍繼續(xù)斗爭。
如何評價李自成?
明朝末年,內外交困,“遼餉”、“剿餉”、“練餉”等加派,每年就達一千幾百萬兩,超過正賦幾倍,再加上天災頻仍,民眾水深火熱之中。廣大農(nóng)民面前的道路只有兩條:不從斗爭中求生,就只有坐等死亡。1627年,白水縣農(nóng)民王二,率眾起義,得到府谷、漢南等地群眾的響應。義軍以失業(yè)的驛卒和反抗軍官壓迫而逃亡嘩變的“變兵”為骨干。
他們由陜西進入山西,再由山西到河南。經(jīng)過幾年的反復斗爭和鍛煉,起義軍中闖王高迎祥的聲望地位逐漸提高,在他部下作“闖將”的李自成也逐漸成長起來 。李自成是陜西米脂人,從小給地主放過羊,當過驛卒,因無錢償還艾舉人的高利貸,被縣官抓去嚴刑拷打。出獄后,殺死艾舉人,參加了義軍。他先在王左掛和張存孟部下,王、張叛變投降,他便投奔了高迎祥。
他謀略過人,英勇善戰(zhàn),屢建奇功。這時天啟帝已經(jīng)死去,由他的弟弟朱由檢即位,改元崇禎。1636年,高迎祥犧牲,余眾共推李自成為闖王,領導農(nóng)民軍繼續(xù)斗爭。他們突破敵人的圍攻,在陜西、四川、甘肅等地與明軍周旋。由于力量懸殊,未能擺脫被動局面。特別在張獻忠等義軍重要將領接受明朝招撫,李自成部下的祁總管等叛變投敵后,起義軍益形孤立。
在低潮中,李自成毫不氣餒,積極組織群眾,準備反攻。 1639年五月,李自成得到張獻忠在谷城再次舉兵反明的消息后,率眾沖出商雒山,突入河南。河南農(nóng)民紛紛加入義隊伍,義隊伍很快又發(fā)展到幾十萬人。李自成針對當時河南的問題,提出了“均田免糧”、“割富濟貧”“平買平賣”等斗爭口號,贏得熱烈擁護。中原地區(qū)廣泛流傳著“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等歌謠。
1641年,李自成攻占了洛陽。義軍活捉了福王朱常洵,當眾歷數(shù)了他的罪狀后,將他殺死。義軍又打開官府糧倉、金庫,將幾萬石糧食、數(shù)十萬金錢和大量衣物分給貧民。義軍很快發(fā)展到一百多萬人。從此,起義軍由弱轉強。義軍在河南痛擊明軍取得勝利后,又南下攻占了湖北重鎮(zhèn)襄樊及周圍各縣,很快地控制了南至澧州、常德,北到黃河沿岸,東起麻城、黃州,西到光化、均州的廣大地區(qū)。
1643年三月,李自成改襄陽為襄京,籌建政權。義軍擁戴李自成為新順王,設上相、左輔、 右弼組成內閣,下轄更、戶、 禮、兵、刑、工六政府,地方上設府尹、州牧、縣令等官員。 不久,李自成率軍北征。十月,占領西安,政權的中心由襄陽移到西安。1644年正月初一日,李自成在西安稱王,正式宣布建國,國號大順,年號永昌,改西安為西京,調整并加強了政權機構,以天佑殿為最高行政機關,添設了六政府尚書,建立了軍功爵位,鑄大順錢幣,造甲申歷,廢除八股文取士,采用散文體的策論考選天下官吏等,并進一步貫徹打擊官僚豪紳的政策。
一面免除人民的賦稅,發(fā)放銀錢糧米賑濟,招撫安置流民;一面勒令官僚富戶交出錢財糧米,充作軍需,并處死了作惡多端的大官僚地主南企仲、南居益等人。1644年二月,李自成親率大軍東渡黃河,占領太原,然后分兵兩路,直搗北京。一路由劉宗敏率領,經(jīng)固關、真定、保定北上,一路由李自成統(tǒng)率,經(jīng)大同、宣化入居庸關。三月十七日,南北兩路大軍在北京城下會師,包圍了北京。
三月十九日,農(nóng)民軍攻破內城,明朝最后一個皇帝朱由檢吊死煤山。大順軍進京以后,采取措施,釋放明朝政府關押的犯人,將勛戚貴族和作惡多端的大官僚關押追贓。同時,李自成還派遣農(nóng)民軍去鎮(zhèn)守各要鎮(zhèn)重地,掃蕩明朝殘余勢力,并在一些地方建立政權機構。這時,長江以南還有五十萬明朝軍隊圖謀報“君父之仇”,山海關還在擁有重兵的吳三桂手中,關外的滿族正在虎視眈眈地想入侵中原。
占領區(qū)的地主有的公開組織武裝,有的暗中搗亂破壞。在新的考驗面前,義軍的一部分將領,被勝利沖昏了頭腦,滋長了嚴重的驕傲自大,麻痹思想。有的人甚至追求生活安逸,喪失了義的本色。李自成又在戰(zhàn)略和策略上犯了錯誤,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倉促向山海關進軍。這時駐守山海關的明軍將領吳三桂已投降滿族,與滿族勾結,聯(lián)合向農(nóng)民軍進攻。
李自成軍遭到阿濟格、多鐸率領的清軍的突然襲擊,作戰(zhàn)失利。四月二十六日,撤回北京。二十九日,李自成即皇帝位,三十日,撤離北京,向陜西方面敗退。李自成退出北京后,由于沒有鞏固的根據(jù)地立腳安身,常常是倉促應戰(zhàn),戰(zhàn)敗即退,軍事上極其被動。這時清軍分兩路追擊,李自成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從陜西退到湖北。 在農(nóng)民軍節(jié)節(jié)失利的情況下,牛金星等人無恥降清,各地地方武裝也紛紛蠢動,大順軍處境極其困難。
古代人喝黃酒、米酒,還是白酒,水滸里大碗喝酒真的那么爽嗎?
據(jù)記載,我國古代的釀酒歷史非常久遠,是世界上最早的釀酒國家之一。有專家認為,我國釀造黃酒的科技史大約有4000-5000年歷史了,也有觀點認為,黃酒釀造歷史有6000-7000年了。古代的《呂氏春秋》《戰(zhàn)國策》《黃帝內經(jīng)》《淮南子》《酒誥》都有類似記載??脊虐l(fā)現(xiàn),目前我國出土最早的是蘭陵古酒,據(jù)今已經(jīng)2000多年。
我國酒的種類繁多,傳統(tǒng)酒有黃酒和白酒,用不同酒曲釀造而成。酒曲品種有大曲、小曲、麥曲、紅曲等。最早的發(fā)酵酒就是黃酒,是我國古代飲用最多、時間最長的酒,是中華民族的特產(chǎn),其起源與我國谷物釀酒的起源相始終,是以糯米和黍米等谷物為原料發(fā)酵的低度原汁酒,酒精含量一般在百分之十二至十八之間。從傳說中杜康所釀的“秫酒”到今天飲用的黃酒,如紹興酒、即墨酒,都屬于這種酒的范疇。
在唐宋以前蒸餾酒還未出現(xiàn),人們所飲用的酒絕大多數(shù)都是這種酒。發(fā)酵酒最早都是連汁帶滓一起吃的,是混濁不清的酒(簡稱“濁酒”)。蒸餾酒是在發(fā)酵酒的基礎上,通過蒸餾的方法取得的一種含乙醇量較高的酒,現(xiàn)多稱白酒,唐時出現(xiàn),宋元以后逐漸普及??催^前面的釀酒史,大家自然對水滸人物的海量飲酒就有清晰的認識了。好漢們喝的就是發(fā)酵酒,度數(shù)不過十幾度的米酒而已。
萬歷皇帝的兒子福王朱常洵究竟有沒有被李自成做成“福祿酒”給吃掉了?
這個并不是黑李自成,他確實這樣做了,并非后世杜撰。不過福王朱常洵也確實該死,只不過這種死法太過殘忍了些。為何說福王朱常洵該死呢?是因為這個人為人十分貪婪,身為皇親國戚,已經(jīng)富甲天下,但仍舊不時用暴力手段強占他人田地和財產(chǎn),弄得當?shù)匕傩赵孤曒d道,哭告無門,因此說福王是個該死之人。李闖率軍攻克洛陽之前,福王本來有機會逃走,但是他舍不得自己的財富,決定留下。
有大臣要求他拿出自己的金銀賞賜將士,讓其奮勇殺敵,但是福王舍不得,愣是鐵公雞一毛不拔。最終,李闖大軍攻克洛陽,福王這才和十字趕緊出逃,那些帶不走的財寶全部一掃而空,歸了李闖手下將士所有。李闖入城后,下令捉拿福王,最終在迎恩寺將其拿獲,在此之前,尚書呂維祺前來面見福王,請求他自殺,以免被流民抓住后受辱,但福王不敢死。
最終被闖入的流民抓獲,只有世子朱由菘一人逃走。眾將士將福王帶到李自成面前,李自成歷數(shù)其罪狀,福王嚇得柔如篩糠,趴在地上乞求活命,呂維祺見其這幅沒骨氣的模樣,破口大罵,被李自成下令處死。李自成斷然不會放過福王,但他不想就這么一刀了解其性命,于是命令大聚將士,置酒慶宴。而后對左右將士說:“這家伙肥胖,肉味一定鮮美。
不如做成福祿酒,兄弟們都可以喝?!笆裁词恰5摼啤??伏是,魯是家里養(yǎng)的梅花鹿。李自成命人將斧王當場洗凈,開膛去核,去骨切肉,與鹿肉同煮。這是“福祿酒”。李自成大宴三天,然后把洛陽能帶走的財寶、綢緞、美少女、娃娃都搶走了。那些不能帶走的被燒掉了。撤離之后,洛陽成了一座死城,真的是尸橫遍野,哭聲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