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新寶真酒業(yè)怎么樣,這些公司中報業(yè)績預虧

萊蕪劃歸濟南后,濟南當?shù)匕拙破放企E增7家,其中“金萊蕪”“銀萊蕪”“萊蕪珍酒”“小天下酒”都是山東魯能泰山酒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旗下的,“萊蕪珍酒”則是令人眼前一亮的醬香型白酒。趵突泉曾是濟南有口皆碑的白酒,這些年不知為什么反而地位下降了很多,乏善可陳。

山東真的沒有名酒嗎?

●山東有名酒,還很早就有,唐朝時就與山西名酒齊名。只不過山東喝酒太出名了,壓過了產(chǎn)酒的名氣。這里和酒友們分享山東值得驕傲的三種酒。第一種,魯酒。有記載的歷史是孔子喝酒。印象中他老先生就一個讀書教書的文人,又有著做大官的經(jīng)歷,應該比較謹慎,不會有“酒徒”形象的。可就是他大庭廣眾介紹自己喝酒不論量數(shù),喝到不大醉胡來為度。

可想而知酒量倒有多大。這個事實證明,那時候的山東地界里一定的釀酒,而且好酒,而且量大。因為運輸條件限制,孔子這么虎的喝酒人,只能是經(jīng)常喝酒練出來的啊。另個歷史事實是唐朝大詩人李白。這人跑山東地界喝個酒,一不小心留下了千古名句:“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那時已經(jīng)名揚天下的“魯酒”,就是李白喝的蘭陵酒,和山西汾酒齊名。

第二種,葡萄酒。山東葡萄酒早就出名,也是有著李白的影響。直到現(xiàn)在還是最好的國產(chǎn)葡萄酒,產(chǎn)量最大,名氣也最響。相信沒幾個人不知道張裕葡萄酒的。第三種,啤酒。山東的啤酒不僅僅值得山東人驕傲,更是值得國人驕傲。青島啤酒是當前國際上最響的牌子之一,也是我國唯一真正走向世界的酒精類飲料。此外,山東還很有可能要爆炸白酒的原子彈,會有“北方醬酒”的橫空出世。

這話得從頭說起。都知道茅臺鎮(zhèn),都知道茅臺酒,也都知道上世紀七十年代,為了擴大茅臺酒的產(chǎn)能,由周總理安排,副總理兼國家科委主任方毅,具體負責茅臺酒異地建廠的實施。當時選址兩個,一個遵義地區(qū),實際建廠搞了十幾年,生產(chǎn)出了和茅臺最為接近的醬酒,取名叫“珍酒”。當時山東青州也被納入試點的視線,雖然沒有最終納入實施計劃,但是一直受到醬酒方面的關(guān)注。

山東為什么沒有名酒?

山東有名酒!但是沒有市場開拓性的白酒。山東白酒生產(chǎn)企業(yè)真的很多,香型也豐富,但就是沒有一個砸向全國的拳頭品牌,整個山東白酒,就不說景芝了,到目前為止,能在外地見到的白酒,多數(shù)還是低酒精度的孔府家酒,但是買的人不多。而這個品牌白酒之所以還能被人銘記,還是得益于上個世紀90年代的央視廣告效應,那也是山東白酒除了李白“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之后,最高光的時刻!比如那句暴露年齡的廣告語:“孔府家酒,讓人想家”。

李白當年的蘭陵美酒也并沒有給山東酒以光環(huán)加持,而且蘭陵也存在著地理位置的爭議。倒是隔壁的山西的汾酒成了白酒的宗主。這一切遵循一個道理:好事不能占盡。占盡了,就太完美。太完美,其實也是一種不完美!山東的白酒和山東的菜系一樣,說不清道不明。山東菜,就是魯菜咯,也是八大菜系唯一的北方菜,現(xiàn)在你難得一見魯菜館,之所以山東菜是自發(fā)型菜系,在于山東菜糅合了海洋和陸地兩種食材,鮮而不淡,所以地理位置很重要。

而山東的白酒的名氣,要遠遠低于張裕干紅和眾所周知的青島啤酒。水是酒之骨,山東境內(nèi)有山,有水,有平原,還有富裕的膠東,還有趵突泉,嶗山的水,按道理說,能造出好啤酒、好紅酒的水,當然也能造出好的白酒,難道山東的水天然就是釀造紅酒和啤酒的?山東南部江蘇境內(nèi)的宿遷,酒都啊,在平原當?shù)篮0螣o高山的江蘇境內(nèi),怎么會產(chǎn)生名酒企業(yè)呢?難道是微生物,是水質(zhì)好,是氣候地理條件決定的?這個很重要,山東都不缺,缺少的是一心釀造高度酒的行業(yè)環(huán)境!山東民間酒風盛行,本省白酒多數(shù)度數(shù)不高。

白酒這個東西,不管你會喝一兩,還是喝一斤,多少會點的,一定不喜歡度數(shù)低的白酒。度數(shù)低的白酒,也一定體現(xiàn)不出來白酒的口感和承載的氣韻。山東民間,在那里:四川的尖莊,北京的那些京酒二鍋頭,包括以前的黑土地和現(xiàn)在的老村長,都很流行。山東的酒企早就發(fā)現(xiàn)了低度白酒不受歡迎,現(xiàn)在慢慢有了提度,比如孔府家酒,黃河龍白酒,景芝白干等都達到了標準的52度。

但此時已經(jīng)失去了最重要的發(fā)展市場,不過機會還有!其實山東白酒遍地,市場生命力也局限在地方,但從山東白酒很多的品牌名字上就能看出來,其白酒的市場格局小,地方色彩濃重,也注定在地方上混,無法達到藍色經(jīng)典的夢的高度,其實藍色經(jīng)典,它的酒體也不咋地。名字很重要,畢竟命與名隨,這四個字不是我說的,而是江蘇那個叫蘇童的作家說的。

山東的白酒你最愛誰?

山東的白酒很多,但大多數(shù)都是本地名牌。在所在縣或者地級市賣的比較好,但要拿到全省就比較難了,能覆蓋市場的寥寥無幾,放在全國,魯酒這些年的影響力也比較弱,這點是比較遺憾的。關(guān)鍵是缺少有力的領(lǐng)頭羊。山東白酒以濃香型、曲酒為主。留下印象比較美好的有這么幾種:一個是聊城茌平孟嘗君酒。曾經(jīng)在酒廠喝過,味道確實好,有的勝過茅臺。

臨沂沂水沂蒙山酒廠也有好酒,需到廠駐地去喝。 用金屬酒器盛,長流,倒酒時拉著金絲,酒香濃郁,甘甜醇厚,喝到興頭有不醉之感。越喝越興奮,越喝越舒服。但以上兩種酒在外面市場上似乎沒有如此美妙口感,差距較大。山東的景芝芝麻香當然是好酒,但是價格比較貴,上千了,高端的和茅臺有一拼。濰坊諸城有密州酒廠,上市幾款酒口感都不錯,價位有親近大眾的,也有走中高端路線的,總之一分錢一分貨。

山東濟南本地生產(chǎn)的白酒有哪些品牌?

隨著萊蕪并入濟南,山東濟南本地生產(chǎn)的白酒品牌已高達13種之多!它們是:趵突泉酒(歷城區(qū)),百脈泉酒(章丘區(qū)),長清特釀(長清區(qū)),古固特酒(濟陽區(qū)),今朝酒(商河),玫瑰酒(平陰),廣寒宮酒(萊蕪),金萊蕪酒(萊蕪),銀萊蕪酒(萊蕪),萊蕪珍酒(萊蕪),小天下酒(萊蕪),齊魯姜酒(萊蕪),綿泰萊酒(萊蕪)。

趵突泉曾是濟南有口皆碑的白酒,這些年不知為什么反而地位下降了很多,乏善可陳。倒是章丘區(qū)的百脈泉酒更顯風頭。 百脈泉酒起源于光緒年間“福祥和”古酒作坊,1948年就成為章丘第一家國有企業(yè)。一代才女李清照的家鄉(xiāng)就在章丘,李清照對于酒的鐘愛也是有名的,這也應了百脈泉酒業(yè)的“清照”酒格外受歡迎的景。商河的今朝酒業(yè)創(chuàng)建于1945年,當時所釀造的“麥城特釀”、“太白醉”、“古城春”等品牌有口皆碑。

1990年商河縣劃歸濟南市,國營商河縣酒廠更名為濟南市第二釀酒廠,這個期間所生產(chǎn)的“封王御液”白酒榮獲山東省優(yōu)質(zhì)產(chǎn)品稱號,且多次在世界級酒品博覽會上獲獎。當下,今朝酒業(yè)生產(chǎn)的“今朝封王”“今朝緣”、“今朝”這三款酒是在市場上叫得響的。 萊蕪劃歸濟南后,濟南當?shù)匕拙破放企E增7家,其中“金萊蕪”“銀萊蕪”“萊蕪珍酒”“小天下酒”都是山東魯能泰山酒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旗下的,“萊蕪珍酒”則是令人眼前一亮的醬香型白酒。

山東可以說是白酒的消費大省,可是沒有一家全國知名的品牌酒廠嗎?為什么?

感謝邀答。山東白酒銷量第一是有原因的,首先山東人比較能喝,據(jù)說喝白酒山東人只服內(nèi)蒙人,酒桌上禮數(shù)也多,和南方人喝酒雖也碰杯但喝多喝少隨意不同,山東只要碰了那就必須干掉,一來二去滿桌人都不少喝。再者山東各縣都有酒廠,又都是本地納稅大戶,政府會有意無意的給外地白酒設(shè)置市場障礙,確保本地酒銷量。第三,山東白酒名氣雖不如茅臺洋河五糧液,但質(zhì)量也真心不錯,也受韓國人青睞,眾所周知,在山東,尤其是青島韓國人很多,韓企也多,韓國人消費了不少白酒并且還通過韓企和他們國內(nèi)的貨物往來夾帶走私不少山東白酒,最多的是孔府家酒,這個酒大家還記得不,當年央視天天廣告的。

山東沒有比肩茅臺五糧液的白酒品牌也是有原因的。第一,那些第一檔次的老八大名酒早已深入人心,是資深貴族,市場地位很難撼動,還記得山東有家秦池就當年投巨資競得央視標王,也只紅火了一年,就泯然眾人矣,還有前面提到的孔府家,都是這種情況。再者山東的青島啤酒,張裕葡萄酒,即墨老酒都是在各自分類中在全國都是頂尖角色,白酒的桂冠就不好意思搶了吧。

第三,我真的推薦下山東的一家白酒,不是景陽春,不是云門春,不是秦池不是孔府家,不是蓬萊閣不是棧橋白干 ,也不是蘭陵大曲,也不是瑯琊臺,更不是泰山特曲。這款白酒是景芝,味道確實精致,自成一派曰“芝麻香。”有機會各位可以嘗嘗,天貓有售,150以上的就行,敢叫板1500的五糧液。輸?shù)牟皇琴|(zhì)量只是名氣。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