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理解有文化沒知識
有文化的現實生活理解和體現主要是:有修養(yǎng),有品位,簡單的行為習慣里包含很多吸引人的教育魅力的人。沒知識:可能這一部分群體并沒有接受高等教育,或者精英教育。
知識和文化不是一個概念的范疇,文化涵蓋的面更廣點,文化包含知識,有文化不單單指有知識還有涵養(yǎng)優(yōu)良的三觀,而有知識不一定涵養(yǎng)就好,比如有知識的也可以是流氓,當然我是把文化一詞宏觀的理解了,不知道你看的明白否?!
2,如何理解文化的含義
文化的含義可以從“漢語中的文化含義”、“哲學的“文化”定義”、“社會學的“文化”定義”和“考古學、文化學對“文化”概念的詮釋”四個方面去考察。
概括如下:
1、 漢語中的文化含義——
在古漢語的表達系統(tǒng)中,“文化”一詞的本義是與“武功”、“武力”相對的概念,指以文德教化天下,這里面既有政治主張,又有倫理意義。
在現代漢語中,“文化”指一般知識,以及運用文字的能力,如“他是一個有文化的人”。
2、哲學的“文化”定義——
即指凡是超越本能的、人類有意識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會的一切活動及其結果,都屬于文化?;蛘哒f,“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
3、 社會學意義上的文化——
是一個社會群體的生活狀態(tài),是群體整個的人造環(huán)境,包括群體生活中所有物質和非物質產品,這些產品,往往被一代一代地傳遞下去。
在通常的情況下,人們認為“文化”是一個人的行為、修養(yǎng)。
文化還指人們的群體,大至一個國家。在社會學看來,人類通過學習和發(fā)明種種辦法以適應多種多樣的環(huán)境,經過世世代代流傳下來,并不斷經過修改學習來的生活方式,就是文化。
4、考古學、文化學對“文化”概念的詮釋——在考古學中,“文化”指同一歷史時期的不依分布地點為轉移的遺跡、遺物的綜合體。同樣的工具、用具,同樣的制造技術等,是同一種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又稱彩陶文化、龍山文化又稱黑陶文化等。
對于文化比較權威的定義——
在文化學中,英國人類學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書里的定義為:“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學意義來說,是包括全部的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作為社會成員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習慣的復合體。”這個定義對學術界所產生的影響一直延續(xù)至今。
克羅伯在《文化、概念和定義的批評考察》一書中指出:“文化由外顯的和內隱的行為模式構成;這種行為模式通過象征符號而獲致和傳遞;文化代表了人類群體的顯著成就,包括它們在人造器物中的體現;文化的核心部分是傳統(tǒng)的(即歷史地獲得和選擇的)觀念,尤其是它們所帶來的價值;文化體系一方面可以看做是活動的產物,另一方面則是進一步活動的決定因素?!边@一定義為當代文化界所接受,影響深遠。
偶以為,作為一個普通人不必全面掌握和完全理解對于文化的定義及其全部內涵,但應該知道: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文化是人類創(chuàng)造出來的,大凡世間上一切帶有人類痕跡的事物,都可以被稱之為文化。在人類社會中,文化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偶等應該力爭做一個“有文化”——有文化涵養(yǎng)、文化品位和文化品味的人,成為一個積極參與社會文化生活和文化建設的人。不僅是文化的享用者,而且成為文化的傳承者、建設者
文化傳播人類知識的媒介。
3,如何理解文化的本質
文化是一個群體(可以是國家、也可以是民族、企業(yè)、家庭)在一定時期內形成的思想、理念、行為、風俗、習慣、代表人物,及由這個群體整體意識所輻射出來的一切活動。傳統(tǒng)意義上所說的,一個人有或者沒有文化,是指他所受到的教育程度。后者是狹義的解釋,前者是廣義的解釋。另有人以此為名。定義 廣義:人類在社會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社會意識形態(tài)。在階級社會中,文化是階級斗爭的武器。一定文化(當作觀念形態(tài)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給予偉大影響和作用于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 狹義:指意識形態(tài)所創(chuàng)造的精神財富,包括宗教、信仰、風俗習慣、道德情操、學術思想、文學藝術、科學技術、各種制度等。 文化是人類生活的反映,活動的記錄,歷史的積沉,是人們對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愿望,是人們的高級精神生活。是人們認識自然,思考自己,是人精神得以承托的框架。她包含了一定的思想和理論,是人們對倫理、道德和秩序的認定與遵循,是人們生活生存的方式方法與準則。思想和理論是文化的核心、靈魂,沒有思想和理論的文化是不存在的。任何一種文化都包含有一種思想和理論,生存的方式和方法。需要是現實,理想是向往,愿望是想得到的,要求是必須做到的。 廣義文化與狹義文化1 、對文化的結構解剖,有兩分說,即分為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層次說,即分為物質、制度、精神三層次;有四層次說,即分為物質、制度、風俗習慣、思想與價值。有六大子系統(tǒng)說,即物質、社會關系、精神、藝術、語言符號、風俗習慣等。 2 、廣義的文化,著眼于人類與一般動物,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本質區(qū)別,著眼于人類卓立于自然的獨特的生存方式,其涵蓋面非常廣泛,所以又被稱為大文化。 3 、廣義的文化包括四個層次:一是物態(tài)文化層,由物化的知識力量構成,是人的物質生產活動及其產品的總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質實體的文化事物。二是制度文化層,由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建立的各種社會規(guī)范構成。包括社會經濟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國家、經濟、政治、宗教社團、教育、科技、藝術組織等。三是行為文化層,以民風民俗形態(tài)出現,見之于日常起居動作之中,具有鮮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四是心態(tài)文化層,由人類社會實踐和意識活動中經過長期蘊育而形成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構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4 、心態(tài)文化層可細分為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態(tài)兩個層次。 5 、社會心理是人們日常的精神狀態(tài)和思想面貌,是尚未經過理論加工和藝術升華的流行的大眾心態(tài),諸如人們的要求、愿望、情緒等。 6 、社會意識形態(tài)是指經過系統(tǒng)加工的社會意識,往往經由文化專家的理論歸納、邏輯整理、藝術完善、并以著作、藝術作品等物化形態(tài)固定下來并跨時空傳播。 7 、根據與社會存在關系的疏密程度,可將社會意識形態(tài)區(qū)分為基層意識形態(tài)和高層意識形態(tài),前者包括政治理論、法權觀念等,后者包括哲學、文學、藝術、宗教等。 8 、基層意識形態(tài)與社會存在保持著密切聯系,是經濟基礎的集中體現,但它的產生和發(fā)展仍然要經過社會心理這一中間環(huán)節(jié)起作用;高層意識形態(tài)是更高的更遠離物質經濟基礎的意識形態(tài),具有較強的獨立性,但它與社會存在之間的中介是社會心理和基層意識形態(tài)。 9 、狹義的文化排除人類社會-歷史生活中關于物質創(chuàng)造活動及其結果的部分,專注于精神創(chuàng)造活動及其結果,主要是心態(tài)文化,又稱“小文化”。 10、1871年,英國文化學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書中提出了狹義文化的早期經典界說,即文化是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任何人作為一名社會成員而獲得的能力和習慣在內的復雜整體。 文化有兩種,一種是生產文化,一種是精神文化??萍嘉幕巧a文化,生活思想文化是精神文化。任何文化都是為生活所用,沒有不為生活所用的文化。任何一種文化都包含了一種生活生存的理論和方式,理念和認識。 在社會生活中,人們形成了共同的認識,理念和思想,遵循著一定的規(guī)則,規(guī)范和秩序,這就是文化。 來源于《中國文化概論》大綱緒論部分。 文化就是人們關注、探討感興趣事物的現象和氛圍。 根據人們探討某個事物人數的多寡則可以把文化分成大文化和小文化。即: 相對于其他文化,人們關注、探討感興趣事物的人數多的現象和氛圍就是大文化;而人們關注、探討感興趣事物的人數少的現象和氛圍就是小文化?!灾袊腋W研究 文化是人類群體創(chuàng)造并共同享有的物質實體、價值觀念、意義體系和行為方式,是人類群體的整個生活狀態(tài)。政化(即不同時期的執(zhí)政者倡導的文化)是文化和先導,有什么樣的政化,就有什么樣的文化。
文化的本質是讓人民更懂得、運用到生活中、收益自己收益社會、做一個懂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