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留學生因為平時喜愛祖國傳統(tǒng)文學詩詞,用一首唐代進士王翰的七言絕句《涼州詞》回擊對方,原詩: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聊一聊關(guān)于“酒”印象深刻的詩詞?
中國的酒文化可以說源淵流長,釀酒技術(shù)爐火純青,中原一帶可以說是酒的故鄉(xiāng)。杜康釀酒被后人尊稱之為酒的鼻祖。酒,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尋常百姓,時不時整上兩口,有人悶頭大睡,有人興高采烈。有人裝瘋賣傻,有人飄飄欲仙。飲酒之后的人們可以說是花樣百出,難以形容。古代文人騷客飲酒是一種雅興,帶酒的詩篇保留和傳承下來的是汗牛充棟,不計其數(shù)。
詩仙太白若沒有酒,估計其創(chuàng)作數(shù)量及質(zhì)量要大打折扣。還有作為政治家、軍事家的一代英雄曹孟德的“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本博從媒體上看到我們的留學生與歐洲留學國的商人激辯有關(guān)中國人不會造葡萄酒一事。那位留學生因為平時喜愛祖國傳統(tǒng)文學詩詞,用一首唐代進士王翰的七言絕句《涼州詞》回擊對方,原詩: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該詩一開頭就點明了早在中國唐朝時代,中國人就已經(jīng)熟練地用葡萄釀酒了,那時的歐洲國家還在菇毛飲血呢!當然了,還有兩首以同一標題即:《清明》的七言絕句對本博印象深刻,這兩首詩一是唐朝被后人尊稱為小杜的《清明》: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詩人清明時節(jié)看到人們上墳祭祀先人,氣氛極為凄涼,為了消解愁悶就要喝杯酒了。另一首《清明》是北宋一位叫王禹偁的人所作,此人官至 知制誥。該詩如下: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這首詩反映作者被貶官之后的遭遇,清明時節(jié),別人踏青吃酒,采花插柳,而自己從鄰居那里借來燈火,讀書從晚到天亮,好不凄殘與悲哀。
酒是人們生活的點綴品。民間有無酒不成席的說法,也就是說現(xiàn)代人親朋好友相聚,只要吃飯,哪有不喝酒的?只是因駕車和公務在身的人懾于法規(guī),只好忍痛割愛吧。對于飲酒的人而言,會喝者喝出的是美味,是一種享受,能喝出仕途,喝出金錢,喝出友情,喝出……。而不會喝酒的人,喝出的是苦澀,喝出的是病體,喝出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喝出自己早見閻王。
霍去病苛待士兵,毫不體恤將士疾苦,為何其部隊卻能碾壓匈奴?
霍去病將軍苛待士兵,毫不體恤士兵,既是事實,也是一種正?,F(xiàn)象。自古治軍就有兩大不同的流派:1,為了共同的信念而戰(zhàn)。此種情形下,主帥愛惜士兵,視將士為手足,生死與共。例如辛棄疾、陸游丶袁崇煥、岳飛丶韓世忠丶關(guān)云長等千古名將,就是典型代表。2,為了各自利益而共同征戰(zhàn)。此種情形下,主帥不怎么善待士兵,更不會體恤部下,只有主帥與其部分部下,私交甚好時,才另當別論。
霍去病將軍征匈奴,只是為了建功立業(yè),為了揚名天下?;羧ゲ④姷牟肯拢詷芬庾冯S霍去病將軍,也是為了獲取軍功丶財富。說穿了,霍家軍是虎狼之師,霍去病將軍猶如狼王。狼有其行事規(guī)則,狼王不會體恤部下,要人關(guān)懷的部下,也不配追隨狼王。狼要成功,只有靠自己,渴望得到他人照顧、同情的不是狼,而是狗。實際上,成吉思汗的行事規(guī)則,也與霍去病將軍一致。
蒙古男丁想獲得領地、奴隸、牛羊丶錢財,就得追隨可汗去打仗。戰(zhàn)勝了,才能分得想要的東西。在征戰(zhàn)中,成吉思汗同樣不會體恤任何部下,即便是他的兒子,他也不會徇私。一個時刻渴望他人體恤關(guān)懷的人,不應去參軍,更不應上戰(zhàn)場。軍人不需要同情,男人不需要憐憫。當然,除了以上兩種情形外,還有一種很糟的情形。那就是主將與士兵,沒有共同信念,也沒有共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