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何尊青銅器的簡介
何尊(He Zun,ritual wine vessel),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國家一級文物,是中國西周早期一個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貴族所作的祭器。1963年出土于陜西省寶雞市寶雞縣賈村鎮(zhèn)(今寶雞市陳倉區(qū)),收藏于中國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尊內底鑄有銘文12行、122字銘文,其中“宅茲中國”為“中國”一詞最早的文字記載,其中提到周武王在世時決定建東都于洛邑,即“宅茲中國”,與《尚書》中的《洛誥》、《召誥》等文獻記載可相互證,起到了證實補史的作用,為西周歷史的研究和青銅器的斷代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銘文中“宅茲中國”,是目前所知“中國”一詞的最早出現(xiàn)。
何尊銘文記述了周成王營建(或曰遷都、相宅)成周、舉行祭祀、賞賜臣子的一系列活動。其中記錄了天子對于宗小子何的訓誥之辭,還引用了周武王克商后在嵩山舉行祭祀時發(fā)表的禱辭,即“宅茲中國,自之乂民”。定都天下之中以統(tǒng)治萬民,這是周王朝開國之君革故鼎新、接受天命的宣言,也勾勒了周天子定鼎洛邑、治理天下的宏偉藍圖。
尊高38.8厘米,口徑28.8厘米,重14.6公斤。圓口棱方體,長頸,腹微鼓,高圈足。腹足有精美的高浮雕獸面紋,角端突出于器表。體側并有四道扉棱。造型渾厚,工藝精美。
2. 商代青銅尊
商代分為商代前期和后期,這兩個時期的差別很大,必須分開說 商代到西周時期青銅器合金成分變化一覽表商代前期:容器錫青銅:含錫量較夏代增長但仍屬中等三元青銅:錫鉛含量較低或中等。
高鉛存在。
銅器中鉛含量高多高于錫 工具:(僅盤龍城一件)含錫量中等,鉛較低商代后期:容器:錫銅器:為主要成分,以含錫量高與中高等偏高者為多三元青銅:地位次于錫青銅,其中以高錫與含錫量中等偏高為絕大多數(shù),銅器錫含量多高于鉛鉛銅器:少量, 含鉛量多較高 武器:錫青銅:為主要成分。
含錫量中等偏高者為多三元青銅:較少,含錫量多較低鉛青銅:為另一主要成分。
高鉛與含鉛量中等者為多工具:錫青銅:較少,含錫量高三元青銅:為主要成分。
含錫量高而含鉛量低者為多西周容器:錫青銅:地位次于三元青銅,以含錫量高與中等偏高者為多三元青銅:為主要成分。
高錫與含錫量中等偏高者為多,銅器錫含量多高于鉛武器: 錫青銅:教師和,含錫量皆中等三元青銅:為主要成分,含錫量較低或中等,含鉛量較低、中等或高鉛青銅:較少。
含鉛量皆高。
從器類、文飾、銘文等來看,商代青銅器分早中晚三期商早期: 器類:爵、斝、盉、觚、鼎、盤、罍、鬲文飾:饕餮紋為主紋饕餮尾部上卷 細線條,線條簡單,平雕效果粗線條(類似淺浮雕)有乳丁文飾風格:簡單質樸單層花紋浮雕高浮雕犧首裝飾銘文:出土文物尚無銘文商代中期:(武丁之前)器形:鼎、斝、爵、觚、罍、瓿、卣、盤、(新器類是卣和瓿)文飾:紋飾向細密、繁復方向發(fā)展出現(xiàn)了高浮雕繼承商早期的線條新出現(xiàn)了魚紋、龜紋商代晚期:(武丁以后)器形:新出現(xiàn)器形 甗、尊、斗文飾: 饕餮紋為主,漸漸流行尾部下卷的饕餮紋出現(xiàn)蟬紋、勾連云雷紋、夔紋、小鳥紋文飾風格:前段饕餮紋與蟬紋等圖案開始用云雷紋襯地作底,中段文飾細密化,出現(xiàn)“三層花紋”(即地紋、浮雕和浮雕上的花紋),器身飾扉棱,辦扳部、提梁兩端飾獸首銘文:包括祭祀的日名、廟號、族名和作器者名西周青銅器 器形:西周早期:鼎、簋、爵、觶、觚、尊、卣、 斝觚由必出到少見,罍亦不多見 爵觶是西周早期墓葬中獨特的組合形式西周中期:爵、觶、尊、卣已經不見,壺成為唯一酒器 單純的食器組合中,鼎簋組合成為主流西周晚期: 簠、盨出現(xiàn),反映了食器的分工更加細 匜出現(xiàn)并取代了盉文飾:西周早期早段:繼承商代特點早期晚段:向素樸發(fā)展中期早段:出現(xiàn)S形顧龍紋、大型鳳鳥紋、網紋等新文飾中期晚段:素樸風格,商代繁復的扉棱減少,集群紋飾演變?yōu)槲娘棊с懳模鹤謹?shù)量增多,內容多為克商建邦、平亂、分封、征伐等政治內容,字數(shù)最多的青銅器毛公鼎就屬西周晚期,499字
3. 青銅器何尊,1963年出土于陜西
何尊,1963年出土于陜西省寶雞市寶雞縣賈村鎮(zhèn)(今寶雞市陳倉區(qū)),收藏于中國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尊內底鑄有銘文12行、122字銘文,其中宅茲中國為“中國”一詞最早的文字記載,記述的是周成王繼承周武王遺志,營建成周(今河南洛陽)之事。尊高38.8厘米,口徑28.8厘米,重14.6公斤,國家一級文物,是中國西周早期一個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貴族所作的祭器。
4. 青銅何尊高清圖片
1963年在陜西雞賈村出土的一口古代的青銅灑器,叫何尊。該酒器上有銘文。原文是: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則遷告于上天曰:“余其宅茲中國,自之辟民”。
余其宅茲意思是我已經占據(jù)了這個地方的意思。
整句意思是周武王在攻克了商的王都以后,就舉行了一個莊嚴的儀式報告上天:“我已經據(jù)有中國,自己統(tǒng)治了這些百姓?!?/p>
5. 何尊青銅器的簡介和作品
何尊。西周成王時器,通高39、口徑28.6厘米, 一九六三年陜西寶雞賈村鎮(zhèn)出上。此尊造型凝重,紋飾華美,鑄造工藝精湛,銘文歷史價值極高,是西周早期青銅器中出類拔萃的一件藝術瑰寶。
器體橢方,口圓而外侈,四面中線均隆起透雕棱脊。口下以棱脊為間隔,飾仰葉獸體紋,其下為蛇紋,腹部飾牛頭紋,牛角外卷,角尖翹出器壁之外,頗富立體感,圈足上飾以虎頭紋。通體以云雷紋填地,富有變化。
6. 中國二字最早見于青銅器何尊
中國一詞最早見于西周初年的青銅器“何尊”銘文中的“余其宅茲中國,自之辟民”,同時又以“華夏”、“中華”、“中夏”、“中原”、“諸夏”、“諸華”、“神州”、“九州”、“海內”等的代稱出現(xiàn)?!叭A夏”一詞最早見于周朝《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
《書經》曰:“冕服采裝曰華,大國曰夏”?!渡袝x》注:“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叭A”,是指華麗、興旺;也有說上古華、夏同音,本一字?!蹲髠鳌吩唬骸爸袊卸Y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華是指漢服,夏指行周禮的大國。
故中國有禮儀之邦、衣冠上國之美譽。而漢語中的“中國”一詞,最早指西周京畿地區(qū),后演變?yōu)辄S河流域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區(qū),中國以外則稱為四夷,所謂“天子有道,守在四夷”。中國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國,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
漢代始建蠻夷邱,并使?jié)h字文化圈正式成型,南北朝建四夷館,明代四夷館,內分八館,曰:韃靼、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緬甸。自近代的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中國作為東亞文化宗主的局勢逐步被打破了。擴展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由來,抗戰(zhàn)時期,毛澤東曾經多次闡述將來所要建立的“中華民主共和國”的含義。1948年12月30日,毛澤東為新華社寫的1949年新年獻詞《將革命進行到底》明確宣布:“一九四九年將要召集沒有反動分子參加的以完成人民革命任務為目標的政治協(xié)商會議,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并組成共和國的中央政府?!?1949年6月16日,新政協(xié)籌備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通過的《新政治協(xié)商會議籌備會組織條例》第三條第五款為“提出建立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政府之方案”。 同年6月19日,新政協(xié)籌備會第四小組討論時。
清華大學教授張奚若對“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國號提出質疑。他表示國名太長,建議去掉“民主”兩字。最后采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同年9月27日,政協(xié)一屆全會通過決議正式定國號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并且去掉國號后面“中華民國”的簡稱。
7. 青銅器何尊圖片
何尊(He Zun,ritual wine vessel),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國家一級文物,是中國西周早期一個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貴族所作的祭器。1963年出土于陜西省寶雞市寶雞縣賈村鎮(zhèn)(今寶雞市陳倉區(qū)),收藏于中國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尊內底鑄有銘文12行、122字銘文,其中宅茲中國為“中國”一詞最早的文字記載,記述的是周成王繼承周武王遺志,營建成周(今河南洛陽)之事。
尊高38.8厘米,口徑28.8厘米,重14.6公斤。圓口棱方體,長頸,腹微鼓,高圈足。腹足有精美的高浮雕獸面紋,角端突出于器表。體側并有四道扉棱。造型渾厚,工藝精美。
8. 何尊青銅器用途
1982年12月25日,我國發(fā)行了《西周青銅器》特種郵票,其中第一枚“何尊”是1963年在陜西省寶雞市賈村鎮(zhèn)出土的西周時期青銅器,現(xiàn)藏寶雞市博物館,為我國古代最先有銘文“中國”的青銅器。
何尊為盛酒器,約鑄于3000多年前的周成王五年(公元前十一世紀)。因為此器自銘為何所造,故名“何尊”。何父是周文王的舊臣,為周王朝宗族,造此器特為記載周成王誥賞的榮寵。此尊高38.8厘米,口徑28.6厘米,重14.78公斤,上部為喇叭形圓口,下部呈方形,周壁四條扉棱從口部延伸到底部,通體以獸面紋為主,飾以云雷紋襯底。尊內底有銘文12行,計122字。內容記述:成王五年,開始勘察地形,營建成周,成王祭祀武王,并誥誡宗小子,訓畢,賞何貝三十明,何因以鑄尊。其中寫道:“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于天,曰:余其宅茲中國,自之薛民?!奔匆蛭渫踉诳松桃院?,決定在洛陽建都以統(tǒng)治全國。由于何尊有明確紀年,又有關于營建成周的記述,與歷史文獻相印證,是研究西周歷史最早期的重要文物,從中可以看出“中國”一詞西周初年就已出現(xiàn),這件何尊就成為銘記有“中國”一詞的最早期的青銅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