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無酒不成席是中國禮儀的一大特點
在中國,有句話來形容喝酒的,那就是無酒不成席,所以在餐桌上,酒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中國的酒類有很多,有白酒、米酒、紅酒、洋酒等等種類,每一種酒的度數(shù)都是不一樣的。在中國酒的歷史,可以上溯到人類社會發(fā)展史的上古時期?!妒酚洝分斜阌屑q王“以酒為池,懸肉為林”,“為長夜之飲”的記載,《詩經(jīng)》中“為此春酒,以介眉壽”的詩句,都以人類不同的社會活動表明中國酒的興起已有五千年的歷史了。
2. 中國人無酒不成席
所謂的無魚不成席,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看就是說宴席上必須有魚。沒有魚,就稱不上是宴席。
其實這句話的完整版是“無雞不成宴,無魚不成席”。意思就是說,如果宴席沒有雞和魚,那么這就不算是一場宴席。這個習(xí)俗在農(nóng)村尤其明顯,在農(nóng)村幾乎每逢重要的節(jié)日或是接待賓朋,宴席上一定要有雞和魚。即使家里面沒有人愿意吃雞或者吃魚,也要做好擺到飯桌上,哪怕其他的菜做的差強(qiáng)人意,也要把雞和魚做好,家里的老人十分重視這兩種菜,對色香味都會非常挑剔。
之所以這兩樣食材有著如此高的地位,是因為雞是農(nóng)村里最好養(yǎng)活的家禽,過去窮苦人家,日子再難也會想法養(yǎng)只雞過年宰殺,雞肉人們最容易獲取到的主菜。一直以來雞就代表著吉祥、歡樂、美好等祝福的意思,也正因為這樣正式的宴席上都會有雞肉。農(nóng)村里日常也會宰殺一只老母雞來補(bǔ)養(yǎng)身體,吃雞也已經(jīng)融入了飲食習(xí)慣,就算在自家里請客也肯定會有雞招待。
而魚則是因為魚可諧音譯為余,我國民間在節(jié)日、婚禮等隆重的喜慶宴席上做這道菜,寓意吉慶有余,富貴有余。年夜飯上做這道菜,寓意年年有余,圖的就是一個好兆頭。因而慢慢的就有了“無雞不成宴,無魚不成席”的俗語。
3. 俗話說無酒不成席為什么
自掛東南枝
出自:《孔雀東南飛》,原題為《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與《木蘭辭》并稱樂府詩雙璧。創(chuàng)作時間大致是東漢獻(xiàn)帝建安年間,作者不詳,全詩340多句,1700多字,是中國漢樂府民歌中最長的一首敘事詩?!犊兹笘|南飛》主要記敘了劉蘭芝嫁到焦家為焦母不容而被遣回娘家,兄逼其改嫁。新婚之夜,蘭芝投水自盡,焦仲卿亦殉情而死。從漢末到南朝,此詩在民間廣為流傳并不斷被加工,終成為漢代樂府民歌中最杰出的長篇敘事詩。其中大量運用鋪陳的寫作手法,敘述了焦仲卿與劉蘭芝之間的愛情悲劇。
4. 中國人飲酒自古以來就講究 和酒禮
飲酒包括飲料之類的酒,比如說青島啤酒,山東啤酒,還有可口可樂等等的一些飲料。
酒是指白酒之類的酒,比如說貴州茅臺,瀘州老窖,谷酒,玉米酒,高粱酒等等的自酒。它們的區(qū)別是價格不同。一般飲酒價格比酒價格要低很多,酒的價格比飲酒的價格要高很多。一斤酒幾千幾萬,一斤飲酒一般都只要幾塊。
5. 無酒不成席的意思是什么
菜不擺三意思就是宴請人吃飯,不要只上三盤菜,三為單數(shù),上的菜應(yīng)為雙數(shù),寓意好事成雙,一般情況下,小三牲包括豬、魚、雞。大三牲包括牛、羊、豬,如果招待客人只擺三盤菜,讓人感覺自己成了被祭祀的對象,就跟在自己面前插上三炷香一樣讓人難以接受。
筷不成五是宴席不能準(zhǔn)備五雙筷子,而是筷子長短要一致。在古人眼中,雖然賓客有長幼尊卑之分,但同桌吃席要統(tǒng)一標(biāo)準(zhǔn),餐具、食物等一定要一樣,否則會讓客人感覺被區(qū)別對待,而心生不滿。
席不成六是不要六人坐一桌吃席,是因為寓意不吉。古代一般宴請都是八仙桌或圓桌,如果只有六人吃席,那么從整體布局上看,正好是像烏龜?shù)念^尾加四個爪子,極具諷刺意味,于是民間便有了“六人莫坐烏龜席”一說。
拓展資料
俗語具有口語性和通俗性的語言單位,是通俗并廣泛流行的定型的語句,簡練而形象化,大多數(shù)是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出來的。反映人民生活經(jīng)驗和愿望。
俗語,也稱常言,俗話,這三者是同義詞。俗語一詞,已經(jīng)普遍用作語言學(xué)的術(shù)語;常言一詞,帶有文言的色彩;俗話一詞,則有口語的氣息。俗語使人們的交流更加方便且具有趣味性,具有地方特色。
6. 對無酒不成席的理解
酒在歷史上出現(xiàn)的很早,估計在原始社會末期就已經(jīng)有酒了,當(dāng)然那時候酒還屬于奢侈品,只有君主,貴族能夠享用;大規(guī)模普及要等封建社會(秦漢),晉朝的“竹林七賢”喜歡縱歌飲酒。到了唐朝已經(jīng)可以“斗酒詩百篇”。無酒不歡!
但是現(xiàn)在人們熟悉的酒席要等到明朝以后才慢慢流行多人一桌共食(之前都是分餐制,日本至今沿用這一習(xí)俗)。所以這句話應(yīng)該是明朝出現(xiàn)的。
7. 中國宴席特征 講究什么,講究什么禮儀
右刀左叉,當(dāng)用餐用一半時,有事要臨時出去一下(如上洗手間、接聽電話等),必須刀和叉呈八字形擺放在盤子的兩邊,刀口要向內(nèi),服務(wù)員就明白你呆會兒還會來就餐,不會把東西撤走。
當(dāng)用完餐時,把刀叉放在一邊,服務(wù)員自然就會把餐具撤走。吃西餐時切記不能悶不吭聲,這是對人不禮貌,但也不能高談闊論,而是平靜的交談!
8. 簡述中國在酒文化方面有哪些禮儀
一、交際語言的差異
日常打招呼,中國人大多使用“吃了嗎?” “上哪呢?”等等,這體現(xiàn)了人與人之間的一種親切感。可對西方人來說,這種打招呼的方式會令對方感到突然、尷尬,甚至不快,因為西方人會把這種問話理解成為一種“盤問”,感到對方在詢問他們的私生活。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們只說一聲“Hello”或按時間來分,說聲“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而英國人見面會說:“今天天氣不錯?。 ?/p>
稱謂方面,在漢語里,一般只有彼此熟悉親密的人之間才可以“直呼其名”。但在西方,“直呼其名”比在漢語里的范圍要廣得多。在西方,常用“先生”和“夫人”來稱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對十幾或二十幾歲的女子可稱呼“小姐”,結(jié)婚了的女性可稱“女士”或“夫人”等。在家庭成員之間,不分長幼尊卑,一般可互稱姓名或昵稱。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媽媽的名字。對所有的男性長輩都可以稱“叔叔”,對所有的女性長輩都可以稱“阿姨”。這在我們中國是不行的,必須要分清楚輩分、老幼等關(guān)系,否則就會被認(rèn)為不懂禮貌。
中西語言中有多種不同的告別語。如在和病人告別時,中國人常說“多喝點開水”、“多穿點衣服”、“早點休息”之類的話,表示對病人的關(guān)懷。但西方人絕不會說“多喝水”之類的話,因為這樣說會被認(rèn)為有指手畫腳之嫌。比如他們會說“多保重”或“希望你早日康復(fù)”等等。
二、餐飲禮儀的差異
中國人有句話叫“民以食為天”,由此可見飲食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國人將吃飯看作頭等大事。中國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過了對營養(yǎng)的注重,只要好吃又要好看,營養(yǎng)反而顯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飲食比較講究營養(yǎng)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種科學(xué)的飲食觀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營養(yǎng)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他們的飲食多是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講究味的享受。
在餐飲氛圍方面,中國人在吃飯的時候都喜歡熱鬧,很多人圍在一起吃吃喝喝,說說笑笑,大家在一起營造一種熱鬧溫暖的用餐氛圍。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會上,中國人在餐桌上并沒有什么很特別的禮儀。而西方人在用餐時,都喜歡幽雅、安靜的環(huán)境,他們認(rèn)為在餐桌上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禮儀,不可以失去禮節(jié),比如在進(jìn)餐時不能發(fā)出很難聽的聲音。
中西方宴請禮儀也各具特色。在中國,從古至今大多都以左為尊,在宴請客人時,要將地位很尊貴的客人安排在左邊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在西方則是以右為尊,男女間隔而座,夫婦也分開而座,女賓客的席位比男賓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邊的女賓客拉開椅子,以示對女士的尊重。另外,西方人用餐時要坐正,認(rèn)為彎腰,低頭,用嘴湊上去吃很不禮貌,但是這恰恰是中國人通常吃飯的方式。吃西餐的時候,主人不提倡大肆的飲酒,中國的餐桌上酒是必備之物,以酒助興,有時為了表示對對方的尊重,喝酒的時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
三、服飾禮儀的差異
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場合通常穿保守式樣的西裝,內(nèi)穿白襯衫,打領(lǐng)帶。他們喜歡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方女士在正式場合要穿禮服套裝。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環(huán)的習(xí)俗。西方國家,尤其是在美國,平時人們喜歡穿著休閑裝,如T恤加牛仔服。
當(dāng)今中國人穿著打扮日趨西化,傳統(tǒng)的中山裝、旗袍等已退出歷史舞臺。正式場合男女著裝已與西方并無二異。在平時的市井生活中,倒會看到不少人穿著背心、短褲、拖鞋等不合禮儀的服飾。
9. 中國人飲酒自古以來就講究什么和酒禮
中國人做生意,自古講究“和氣生財”,這是商人們在經(jīng)商謀利中逐漸形成的共識,并成為了一經(jīng)久不衰的經(jīng)商之道。
和氣生財就是互惠互利,平等協(xié)調(diào)。才能彼此共贏。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要講究以誠為本,誠信待人。再加上天時,地利,人和。相信一定會財源滾滾。
10. 無酒不成席是中國禮儀的一大特點嗎
不成席原句是強(qiáng)歡雖有酒,冷酌不成席,出自《和子由除日見寄》,作者宋代蘇軾的詩詞。
原文:
薄官驅(qū)我西,遠(yuǎn)別不容惜。方愁后會遠(yuǎn),未暇憂歲夕。強(qiáng)歡雖有酒,冷酌不成席。秦烹惟羊羹,隴饌有熊臘。念為兒童歲,屈指已成昔。往事今何追,忽若箭已釋。感時嗟事變,所得不償失。府卒來驅(qū)儺,矍鑠驚遠(yuǎn)客。愁來豈有魔,煩汝為攘磔。寒梅與凍杏,嫩萼初似麥。攀條為惆悵,玉蕊何時折。不憂春艷晚,行見棄夏核。人生行樂耳,安用聲名籍。胡為獨多感,不見膏自炙。詩來苦相寬,子意遠(yuǎn)可射。依依見其面,疑子在咫尺。兄今雖小官,幸忝佐方伯。北池近所鑿,中有汧水碧。臨池飲美酒,尚可消永日。但恐詩力弱,斗健未免馘。詩成十日到,誰謂千里隔。一月寄一篇,憂愁何足擲。
作者: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與辛棄疾并稱“蘇辛”。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進(jìn)士及第。宋神宗時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tuán)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學(xué)士、侍讀學(xué)士、禮部尚書等職,并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zhí)政被貶惠州、儋州。
北宋中期文壇領(lǐng)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枯木怪石圖卷》等。
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在常州(今屬江蘇)逝世,享年六十五歲。宋高宗時追贈太師。宋孝宗時追謚“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