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eau,杜霍酒莊為什么便宜

出身名門的杜甫,晚年為何總是靠朋友接濟,他的錢都去哪了?

官三代杜甫,模仿李白出門游歷,花了他爹大半輩子的工資;旅游途中,追星李白,求仙問道,基本耗盡家財;高考落榜,仕途不順,把最后的錢都用來打點權貴了。杜甫,少年風發(fā),游山玩水;中年落魄,仕途不順;晚年流浪,病逝舟中。這個與李白執(zhí)掌語文課本半壁江山的男人,了解他之后,你會明白,什么叫大寫的窮。杜甫是個官三代。

杜甫,出生于公元712年,字子美,號少陵野老,是唐代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與李白合稱“李杜”,倆人也是非常好的朋友。杜甫自小聰敏好學,十四五歲,就開始寫詩,并在同齡人中嶄露頭角,展示了鮮有的老成。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九齡書大字,有作成一囊。性豪業(yè)嗜酒,嫉惡懷剛腸。脫略小時輩,結交皆老蒼。杜甫的天賦也得益于他詩書世家的背景,杜甫的祖父杜審言是“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曾受武則天的賞識,被召入京師,授著作佐郎。

杜甫的父親杜閑,在唐玄宗時期,為朝議大夫,兗州司馬,官至五品。而杜甫一家,是晉代大文學家,亦是名將杜預的后代,可謂是官宦世家。杜甫自小長在洛陽,有機會受到各種文化的熏陶。五歲的時候,在河南郾城看過公孫大娘舞劍,在洛陽聽過李龜年唱歌,在北邙山看過吳道子的畫,這些都在杜甫的詩中一一體現(xiàn)過。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

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羧玺嗌渚湃章?,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年少時期的杜甫,過著肆意瀟灑的生活,他的所見所聞,也為他日后的詩歌創(chuàng)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礎。與李白不同的是,杜甫的社會階層比較高,有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格,完全沒有為自己的未來憂愁過。十五歲的杜甫,還是少兒心性,日日奔跑玩耍,上樹摘果,日子愜意快活。

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十九歲時,杜甫不愿再困守于洛陽,于是,他背上行囊,帶著盤纏,辭別了姑姑,出了洛陽。從此之后,花錢似乎成了杜甫的主要目的。公元731年,杜甫從洛陽出發(fā),一路游到了郇瑕(今山西臨猗),后又漫游吳越。為了進入仕途,23歲的杜甫回到了洛陽,準備參加科舉考試,然而不幸落榜。

但是,杜甫沒有沉浸在高考落榜的失落中,依舊打包好行囊,準備進行第二次遠游。當時,杜甫的父親已經(jīng)被擢升為兗州司馬,杜甫借著探親的名義,來到兗州,過了幾年裘馬清狂的快意生活。期間,杜甫漫游齊趙大地,在登上泰山后,杜甫望著綿延遼闊,氣勢磅礴的泰山,不禁胸起狂瀾,直抒心中抱負,吟誦下《望岳》一詩。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首詩,流傳千年,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怕困難,奮勇向前,終有一天,會站在勝利的頂點。年少時的杜甫,與“詩圣”杜甫的形象,無法完全重合,少年不知愁滋味,意氣風發(fā),鮮衣怒馬。從19歲的少年出游,到29歲的看遍山河。十年的遠游生活,讓杜甫平添了一份成熟,他回到了洛陽,在首陽山下建造了陸渾山莊。

期間,杜甫與司農少卿楊怡的女兒楊氏一見鐘情,很快兩人就結為夫妻?;楹?,兩人恩愛異常,過了幾年簡單而幸福的日子,還生育了二子一女。公元744年,已經(jīng)33歲的杜甫遇到了被“賜金放還”的李白,兩人雖然未曾見過,但是神交已久,相見恨晚,一同結伴游覽了洛陽名勝。兩人同行半年,一起呼鷹捉兔,打獵喚狗,好不快活,臨別之際,兩人相約,下一次在商丘會面。

同年秋天,兩人如約而至,來到商丘。在這里,他們遇到了41歲的高適,文壇三杰,風云際會,一起游覽了名勝古跡。三人相約在古吹臺賦詩,留下了千金買壁的千古佳話。兩人分手后,杜甫去了齊州。當時的北海太守李邕,聽聞杜甫在山東,于是星夜兼程,趕去齊州,拜會杜甫。李邕設宴與歷下亭上,許多文人墨客皆來作陪。當年的李邕,已經(jīng)68歲高齡,早已名滿天下,而33歲的杜甫,初出茅廬。

得李邕的賞識,對杜甫來說也算是知遇之恩。李邕不僅賞識杜甫的才華,更是對杜甫的祖父,杜審言贊賞有加,流露出崇拜之情,這讓杜甫志得意滿,引以為豪。席間,杜甫吐露出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但是,李邕有感于當時的官場黑暗,奸相李林甫當?shù)?,勸說杜甫不如寄情山水,快意生活。但是,當時的杜甫只想,入仕為官,一展抱負,即便是龍?zhí)痘⒀ǎ惨リJ一闖。

然而,他不知道,李邕口中的李林甫會成為他一生的夢魘。半年后,杜甫與李白又不期而遇,結伴游覽了齊魯大地,還去東蒙山訪仙求道。期間,杜甫寫下了《贈李白》,而李白則寫下《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杜甫的詩中,盡顯了對于李白的贊揚,每日與李白痛飲狂歌,空度余日,瀟灑肆意,這大概是杜甫最快樂的日子了。

這是杜甫的第一階段,少年意氣風發(fā),踏遍祖國的大好河山,洞房花燭夜,他鄉(xiāng)遇故知,人生三大幸事,他得遇其二,可以說,這是杜甫最為輕松愜意的時期。他的家族,他的父親,不僅在財力上給予支持,在情感上也給予支持,這是杜甫最大的資本,也是杜甫的后路。相比于李白,十幾年,仕途上的求而不得,對于還年少的杜甫來說,機會唾手可得,他完全有科舉的資格,順利進入仕途,為官作宰。

但是,現(xiàn)實與理想,總是背道而馳。困守長安數(shù)十年。公元745年,在李白的一句“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后,杜甫與李白瀟灑分別,至此再未見面。與李白在山東分別后,35歲的杜甫終于意識到,該是建功立業(yè)的時候了,于是去了長安,想要再次通過科舉進入仕途。公元747年,恰逢唐玄宗頒布詔令,欲廣求天下之士,命通一藝以上皆詣京師。

不同于科舉考試,這次的“制舉”,是皇帝親自命題,選拔非常人才。這次的考試,唐玄宗首次將詩賦加入了考試中。自視甚高的杜甫覺得,自己的機會終于來了,于是應詔,參加了考試。就在杜甫摩拳擦掌,積極應考的時候,有一個人卻憂心忡忡,此人就是李林甫。李林甫位居宰相之職,卻無大才,完全靠著諂媚逢迎的手段,坐上了高位。

他深知,此次考試,由皇上親自過問,如果有考生大加抨擊他的惡行,那他的官位與性命就有可能不保。于是,他向唐玄宗建議,先由郡縣太守甄選,然后送入京師復審,再由唐玄宗選拔。唐玄宗聽完后,采納了李林甫的建議,并任命他為主考官,全權負責,結果也不出所料。當年,包括杜甫在內的所有學子,全部名落孫山。這樣的結果讓唐玄宗十分氣憤,于是問責李林甫,李林甫向唐玄宗諫言道:“沒有一個考生入選,并非壞事,反而要向陛下道喜。

這說明了陛下圣明,舉國上下,無一入選,只能說明賢才已被朝廷盡攬,野無遺賢。這正是,太平盛世,國君圣明的象征?!碧菩诼犃T,仰天長笑,此事也就不了了之。第二次科考落榜,有感于科舉入仕的無望,杜甫心灰意冷。但是,他沒有放棄,準備走第二條路——舉薦。這是杜甫為了仕途,千金?散盡?的動機。杜甫初到長安,因著祖父與父親的盛名,加之杜甫自身的才華,結交了許多權貴,如駙馬鄭潛曜、汝陽王李琎等,杜甫寫詩相贈,希望能得到舉薦,順利入仕。

剛開始,權貴們十分欣賞杜甫的才華,常常設宴款待他,所謂“招要恩屢至,崇重力難任”,便是如此。而權貴們的盛情款待,也讓杜甫見識到了上層貴族奢靡的生活。于是,在鄭駙馬的宴會中,杜甫寫下“春酒杯濃琥珀薄,冰漿碗碧瑪瑙寒?!碑敃r,剛擢升為尚書左丞的韋濟十分欣賞杜甫的才華,杜甫聽聞后,向韋濟連續(xù)進獻了兩首詩,將自己的困境與抱負一一道來。

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李邕求識面,王翰愿卜鄰。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此意竟蕭條,行歌非隱淪。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但是,欣賞不等于要提攜,杜甫的詩如石沉大海,沒有得到一絲回應。

一年又一年地沉寂,讓權貴們逐漸失去了耐心,于是放棄了杜甫。無法成為權貴們的座上賓,杜甫的生活一下子拮據(jù)起來,但是為了入仕,杜甫不愿離開長安。為了繼續(xù)生活下去,杜甫不得不沿街賣藥,寄宿于朋友家中。生活于長安的底層,百姓們的艱辛窘迫與達官顯貴們的驕奢淫逸形成鮮明對比,不斷叩擊著杜甫敏感的內心。杜甫意識到,曾經(jīng)政治清明的盛唐,已漸漸被貪圖享樂的腐化之風所取代,政治風氣逐漸黑暗。

此時的宰相李林甫,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越加變本加厲地打壓人才,而此次的矛頭更是指向了,時年70歲的北海太守李邕。因政治理念不同,李林甫誣陷李邕賄賂,并派遣親信前往北海,將李邕殺害。李林甫此舉震驚朝野,杜甫聽聞李邕被殺的消息備受打擊。李邕生前的勸諫猶在耳邊,而自己立下的誓言也時刻銘記于心,自己究竟該何去何從?公元751年,是杜甫來到長安的第五個年頭。

這年,宮里傳出了唐玄宗要封禪泰山的消息,昭告天下,希望自己的豐功偉績能與天地共鑒。杜甫終于看到了機會!他揮毫潑墨,寫就了三《大禮賦》,進獻給了唐玄宗。唐玄宗讀罷杜甫的詩歌,只覺字字珠璣,贊賞有加,問道:“如此賢能,為何沒有入朝為官?!庇谑牵鸥Υt院。杜甫因獻上三《大禮賦》名動京師,得知他在集賢院參加筆試,學士們?yōu)橐伙柶湮牟?,將集賢院圍得水泄不通。

憶獻三賦蓬萊宮,自怪一日聲烜赫。集賢學士如堵墻,觀我落筆中書堂。在杜甫的《莫相疑行》中,將這一盛況,描寫得淋漓盡致。當時的李白以為自己終于能得皇帝賞識,入仕指日可待。但是,他低估了李林甫想要打壓異己的決心。集賢院筆試后,李林甫向唐玄宗諫言,如果此時重用杜甫,就會有人質疑野無遺賢的結果,有損玄宗的圣明。

唐玄宗為了保住自己的英明,聽信了李林甫的讒言,給了杜甫一個“參列選序”的資格,等到有合適的職位,再提拔重用不遲。這一等,又是五年。44歲的杜甫終于被唐玄宗再次想起來,給了他一個河西尉的官職。河西尉這個官職,是個九品小官,主要的職務是司法捕盜、審理案件、判決文書、征收賦稅等雜事。按理說,這個職位非常符合杜甫,貼近百姓生活,能為民請命,從基層干起。

但是,由于當時大唐的政治已經(jīng)逐漸黑暗化,這個職位,已經(jīng)演變成,服從上級命令,催逼黎民百姓的角色。于是,杜甫寫下“不作河西尉,凄涼為折腰”,拒絕上任。之后,杜甫被改任為右衛(wèi)率府兵曹參軍,說到底,只是個看管兵器和鑰匙的。長安的十年,曾經(jīng)“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的滿腔自信,在杜甫看盡了朝堂的黑暗和人性的冷漠后,被現(xiàn)實擊潰,四散分離。

但是,為了生計,杜甫還是接受了這個學而無用的卑微官職。在上任前夕,他準備回鄉(xiāng)看望自己的妻兒。一路行至家門前,長安十年的孤獨與凄涼不禁涌上心頭,還未感傷,家中傳來了婦人的驚呼。原來,是杜甫的小兒子因為沒有錢,被活活餓死了。悲憤之余,杜甫怒從胸起,揮筆寫下了千古名詩《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聲聲含淚,字字泣血,道出了杜甫對人間苦難的同情與憤懣。他尚且身有官職,兒子還被餓死,那底層的黎民百姓又當如何?這是杜甫的第二階段,困守長安的數(shù)十年,讓他對現(xiàn)實的理解越加深刻。如果說,生逢盛世,年少時期的杜甫還如李白一般,有著壯志未酬的豪情。那么,在經(jīng)歷了種種磨難后,杜甫的詩已經(jīng)有了質的轉變。

他不再關心自己命運的起落,也不再在乎上位者的垂青。他將目光轉向了跟他一樣,苦苦掙扎的黎民百姓,他看到的是虛華盛世下的艱難困苦。然而,這警示鐘聲般的疾呼,又有幾人能聽到呢?更令杜甫始料未及的是,一個月后,一場叛亂將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大唐,將大唐從盛唐美夢中驚醒,杜甫從此也進入了人生最黑暗的時刻。安史之亂,被俘于長安。

公元755年11月,安祿山以討伐楊國忠為借口,起兵攻打大唐,直逼洛陽,史稱“安史之亂”。為了躲避戰(zhàn)亂,杜甫帶著妻兒一路逃到了鄜州(今陜西富縣)。公元756年6月,唐玄宗帶著楊貴妃逃出長安,直奔西蜀。在馬嵬坡上,唐玄宗的隨行將士陳玄禮兵變,斬殺了楊國忠,并逼迫楊玉環(huán)自盡,史稱“馬嵬驛兵變”。不久之后,太子李亨在靈武自行登基稱帝,史稱唐肅宗,遙尊唐玄宗為太上皇。

流亡在外的杜甫,得知新皇登基,大唐中興有望,于是收拾行囊,準備去投靠唐肅宗。但是,杜甫沒有見到唐肅宗,而是一出城,就被叛軍俘虜?shù)搅碎L安,同時期被俘虜?shù)介L安的還有詩人王維,被嚴加看管。但是,杜甫因為官職小,沒有被限制自由。陷落長安的這一年中,杜甫看著長安的斷壁殘垣,百姓流離失所,不禁悲從中來,寫下了那首著名的《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眼見山河破碎,百姓們貧困交加,可即便如此,賦稅依舊日益加重,民不聊生??芍^是“民墜涂炭,無所控訴”。公元757年2月,安祿山被兒子安慶緒以及手下合謀殺死。眼見叛軍內亂,杜甫趁機悄悄逃出了長安,想要去鳳翔,投奔唐肅宗。

這次的出逃,是冒著生命危險的。一路上,杜甫不敢走大路,只敢在小路密林中穿行,這是一次冒著生命的賭博。死去憑誰報,歸來始自憐。這是杜甫在行路時寫下的,可見這次的出逃,杜甫是賭上了性命。長途跋涉,經(jīng)歷磨難,杜甫來到了鳳翔,見到了唐肅宗。唐肅宗感念于杜甫的鐵骨錚錚,給了杜甫左拾遺的職位。根據(jù)《新唐書·百官志二》記載:門下省有左拾遺六人,從八品上,掌供奉諷諫,大事廷議,小則上封事。

雖然是個小官,但是只要能夠一展心中理想,杜甫還是欣然接受了。本以為入朝為官,自己只要保持原則,便能深得重用。但是,人在局中,往往身不由己,杜甫很快就卷入了一場政治漩渦中。當時的宰相房琯,因被人誣告,撤去職位。房琯是杜甫的同僚兼好友,為了營救房琯,杜甫上奏唐肅宗,認為誣陷房琯的人,品行太過惡劣。激烈的措辭引得唐肅宗大怒,將杜甫貶到了華州。

同年9月,郭子儀收復長安,在宰相張鎬的勸說下,唐肅宗撤銷了對杜甫的懲罰,重新任命為左拾遺。但是此后,唐肅宗對杜甫不再信任,更不會重用他。杜甫的日子已經(jīng)過得越發(fā)艱難了,此時的他已經(jīng)身無分文,想要吃酒,只能典當衣服,于是有了“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公元758年6月,因著房琯一案,杜甫還是受到牽連,被貶到華州,任司功參軍,這次被貶,讓杜甫萌發(fā)了對朝廷的失望。

杜甫一步三回頭的出了長安,在回華州的路上,杜甫眼見因安史之亂帶來的災難,百姓流離,餓殍遍野,憂國憂民的杜甫寫下了《三吏》《三別》,杜甫也因此達到了詩歌藝術的巔峰。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殘酷的現(xiàn)實,讓杜甫意識到,他的理想根本不可能實現(xiàn)。而連年的戰(zhàn)亂,讓底層的百姓苦苦掙扎求生。

在親眼見到官吏殘酷鎮(zhèn)壓和逼迫百姓后,杜甫對朝堂完全失望了。公元759年,47歲的杜甫辭去了華州司功參軍一職,帶著妻兒一路顛沛流離,來到了成都。他希望,能夠在成都過上一段安穩(wěn)的日子。這是杜甫的第三個階段,他渴望建功立業(yè),但是一再成為政治的犧牲品。在見過了安史之亂和災荒帶來的連年災禍時,看著朝廷無所作為,欺壓百姓時,杜甫對政治,對大唐徹底的失望了。

他辭去夢寐以求的官位,帶著妻兒,企圖尋找一處寧靜之所,歸隱山林,肆意生活,只求得一份心靈上的慰藉。安于草堂,病逝舟中。來到成都的杜甫,在好友嚴武的幫助下,在浣花溪畔,蓋了一間草堂。雖然生活貧困,但是對于杜甫來說,這是難得的寧靜日子,吾心安處是故鄉(xiāng)。第二年春天,當春雨淅淅瀝瀝地敲打著窗沿,發(fā)出叮叮咚咚的樂聲,與戰(zhàn)亂中的北方相比,這一刻顯得尤為舒暢,于是,杜甫提筆寫下了《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然而,同年八月,秋風怒號,草堂的茅草幾乎被北風卷走,大雨滂沱,草堂里幾乎沒有一處地方是干的。在漆黑的夜幕中,杜甫哀嘆著自己永遠無法安定的人生,以及像他一樣身似浮萍的天下寒士。他疾呼道: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公元761年,成都少尹徐知道叛亂,杜甫不得不舍棄草堂,再次帶著妻兒奔走逃難。2年后,杜甫的好友嚴武被任命為尹劍南節(jié)度使,他去信杜甫,希望他能回到草堂居住。杜甫帶著妻兒回到成都,仍居于草堂。眼見杜甫的日子越發(fā)艱難,嚴武將杜甫推薦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有了嚴武的庇護,杜甫的生活總算是有了保障。

但是,寄人籬下的生活,杜甫也漸漸不滿于幕僚之間的勾心斗角,于是向嚴武再次辭職了。失去工作的杜甫,生活一落千丈,無以為繼。一個本該裘馬輕狂的文人,此時卻要為五斗米折腰,讓他苦悶不已。更讓他難受的是,他的家人時時挨餓,已顧不得父子綱常。癡兒不知父子禮,叫怒索飯?zhí)鋿|門。不得已之下,年過半百的杜甫,只得向好友高適求助,他寫信于高適道:百年已過半,秋至轉饑寒。

為問彭州牧,何時救急難。即便是借錢,杜甫也不曾失了文人的氣節(jié),或許是與高適的友誼深厚,杜甫這次借錢,借的是理直氣壯,只問高適,“我都年過半百了,你什么時候來救的急?”公元765年,嚴武病逝,沒有了朋友的庇護,杜甫離開了成都,于次年到達了夔州。在都督柏茂林的幫助下,杜甫得以在這里住下,為公家代管屯田,自己也租下了一些田地,成為了一個農民。

在夔州的兩年時間里,杜甫的創(chuàng)作熱情到達了頂峰,創(chuàng)作出四百多首詩歌。這一年,重陽佳節(jié),杜甫已經(jīng)患上了非常嚴重的肺病,登高遠望,秋風瑟瑟,無邊落木,一派蕭條之景。感念于生活的困頓,人生的苦況,杜甫揮筆寫就了《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公元770年,59歲?的杜甫思念故鄉(xiāng),一路沿著湘江漂泊,想要回到洛陽。此時,杜甫已經(jīng)是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他北望著長安洛陽,感嘆著天高地闊,何以為家。他回望湘江,滔滔江水,浩浩湯湯,何處可以容身。在夕陽的映照下,他飽經(jīng)風霜的面頰顯得格外滄桑沉郁,微微顫抖的雙手,理了一下早已霜白的鬢邊,吟誦起他的千古絕唱。

公孫仍恃險,侯景未生擒。書信中原闊,干戈北斗深。畏人千里井,問俗九州箴。戰(zhàn)血流依舊,軍聲動至今。連年的顛沛流離,貧困疾病,早已將這位曾經(jīng)意氣風發(fā)的詩人折磨得奄奄一息,但他始終掛念著祖國,以及那些受苦受難的天下黎民。這年冬天,詩圣杜甫,帶著他未曾實現(xiàn)的理想,病逝在湘江的一條小船上。這樣的結局,只能道一句:可憐,可悲,可嘆!如此落魄的杜甫,他的錢去哪里了?杜甫生于官宦世家,爺爺杜審言是武則天的寵臣,但是因神龍革命,與張易之深交而被流放嶺南。

在古代,流放是一項僅次于死刑的刑罰,杜審言被革去官職,其產業(yè)也是被充公的。即便是后期恢復了修文館直學士,這也不是肥差,所以杜甫家其實已經(jīng)沒有什么留存下來的祖產了。到了父親杜閑時期,杜甫家中可以算是小康階級的。杜閑官至五品,在唐玄宗時期,不光有俸祿,還有俸米和田地。按照當時五品官員的俸祿,杜閑一年有200石俸米和9200錢。

按照當時的一斗米十五錢的單位換算,杜閑的年薪大概在4萬錢左右。而且,杜閑要養(yǎng)活五子一女,其實分到杜甫身上的錢并不多。所以說,杜甫雖然是官三代,但其實是個不太富裕的官三代,只比平民百姓生活得好一些。與“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的李白相比,杜甫家的經(jīng)濟條件根本不在一個階層。從19歲出門游歷,到29歲回洛陽結婚生子,再到33歲遇到李白,再次出游,這十四年間,杜甫沒有收入,所能依靠的僅僅是父親的收入,和祖父留下的家產。

李白第一年游歷天下,就花費了30萬,可想而知,杜甫游歷十年需要花費多少錢?在遇到李白后,杜甫作為李白的小迷弟,追星花錢必不可少。當時的李白被賜金放還,雖然得到了一大筆錢,但是李白生性豪邁,千金一擲。李白有個蹭吃蹭喝的毛病,以此也可以看出,杜甫與李白雖然結為知己,相較于高適而言,其實李白更像是一個前輩,杜甫卑微追星,要支援李白的地方肯定不會少。

杜甫35歲入長安,求取功名,四處碰壁,與李白一樣,他希望靠著舉薦能順利入仕,但是想要結交權貴,必然是要一擲千金,打通門路,廣交人脈的。所以,杜甫最后的錢都用來打點門路了。在長安困守的十年間,杜甫在被權貴舍棄后,他的生活一下子就沒有了來源,可見是千金散盡。這時期的杜甫差點淪為乞丐,為了生存,沿街賣藥,寄宿朋友家中,與百姓一起搶折價米。

也正是這十年的生活,讓杜甫漸漸看清了現(xiàn)實的殘酷,從一個理想主義者轉變?yōu)楝F(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一生都不在乎錢財,最后卻為錢財所困,孤獨漂泊,病逝于一條小船里??偠灾鸥Φ囊簧缢娭兴鶎懙哪菢樱好M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杜甫少年游歷,足跡遍布大半個中國,游覽天下名勝,踏過山川河流,一身才華,半生顛沛。

后人將杜甫稱為“詩圣”,何為圣?孟子有云: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圣。一言以蔽之,德才兼?zhèn)?,謂之圣。杜甫的圣,在于他嫉惡如仇,對于朝廷的腐敗和社會的黑暗,都敢于冷靜地揭露和尖銳的批判,也在于他甘愿為受苦受難的人民,敢于犧牲自己。如果說,謫仙李白,繡口一吐,半個盛唐,那么詩圣杜甫,便是那個敢于吐盡人間疾苦詞,憂國憂民的實踐者。

窮人何必為難窮人,外賣員送餐遭保安用棍打死,大家怎么看?

相信大多數(shù)人都刷到了這條消息,事情經(jīng)過就不在闡述。我想說的是這位打人保安,你都55歲了,就一傻B玩藝,腦子里裝的豆腐渣。你說你拿著可憐的幾千工資,卻去做了萬惡之徒都可能不敢干的事。持鐵棍打死人,這下好了,即使不判死刑,這輩子可能也是在牢中度過了?,F(xiàn)在出了這樣的事,你的聘用單位老板肯定會說,是讓你來蹲門邊看門,不是叫你去打死人,屬于你個人行為。

可憐死者才43歲,應當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環(huán)境。這樣一個家的頂梁柱倒了,整個家也就塌了,死者家庭有多少人就會有多少人處于悲痛中。這樣的情況下丟命,被害者家庭肯定會獲得一定的經(jīng)濟賠償。無論他的外賣單位,兇手保安的聘用單位,還是兇手本人都應該有賠償責任。反之兇手及其家人比受害者還可憐!現(xiàn)在是和諧社會,做什么事都得以和為貴,暴力解決不了問題。

保安和外賣員都屬于底層工作者,本應互相體諒對方的不容易,既便外賣員或許也有錯誤,保安出于身在崗位職責,處理不了的可以向你的上級領導匯報,或者報警處理,沒必要武力解決。本人不是看不起保安,所有勞動者都應得到尊重,像這次事件這種沒腦,且沖動的保安畢竟少數(shù)。我出于工作的原因,經(jīng)常出入各個小區(qū),都得和保安物業(yè)管理人員打交道,他們大多數(shù)都很配合都很友善。

網(wǎng)上有些葡萄酒為什么賣得比實體店便宜?是勾兌酒的可能性大嗎?

葡萄酒的好壞主要看葡萄酒的等級。每個國家的紅酒等級表示方式都是不一樣的,下面來介紹以下各國法國紅酒等級區(qū)分:1、法國的等級設定從高到低為法定地區(qū)葡萄酒-AOC ,優(yōu)良地區(qū)餐酒-VDQS ,地區(qū)餐酒-VDP,普通餐酒-VDT。2、意大利等級設定從高到低為優(yōu)質法定產區(qū)葡萄酒-DOCG ,法定產區(qū)葡萄酒-DOC ,地區(qū)餐酒-IGT ,普通餐酒-VDT。

3、西班牙等級設定從高到低為優(yōu)質法定產區(qū)特級葡萄酒-DO Pago ,優(yōu)質法定產區(qū)-DOC/DOCa ,法定產區(qū)-DO ,地區(qū)餐酒-VdlT ,普通餐酒-VdM。4、德國等級設定從高到低為特別優(yōu)質葡萄酒-QmP ,優(yōu)質產區(qū)葡萄酒-QbA ,地區(qū)餐酒-Landwein ,日常餐酒-Deutscher Tafelwein。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