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帝多少白酒,清朝皇帝都喝什么酒

1,清朝皇帝都喝什么酒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而酒文化的沉淀尤為厚重,正所謂民以食為天,酒文化的在古代中的加持,使得其的意義變得更加的有深度,也使得我們中華文化又有了新的提煉,新的沉淀。在古代中,對酒蒸餾的技術(shù)雖然沒有現(xiàn)代那么的發(fā)達,但卻其卻有了一套自己的制酒技術(shù)。而對于酒的區(qū)分也有其一定時期的講究,就拿《西游記》對于“葷酒”和“素酒”的定義來看,酒文化在中華文化中以及是多種多樣并根深蒂固。(據(jù)民間傳聞,經(jīng)過蒸餾的酒杯成為“葷酒”,而沒有經(jīng)過蒸餾的酒則被稱為“素酒’)清朝的制酒技術(shù)在經(jīng)歷了長時間的沉淀后變得尤為成熟,雖然努爾哈赤為了部族能夠恪守軍機,對于飲酒有了書面上的限制,但酒的美味和制作還是成為了滿清皇室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因為這無外乎是推進了中國制酒技術(shù)的發(fā)展,今天我就為大家介紹幾位清朝皇帝愛喝的酒。愛喝馬奶酒的康熙皇帝馬奶酒的誕生雖然是蒙古人所創(chuàng)造,滿清人對其也是尤為熱愛的,因為努爾哈赤所率領(lǐng)的滿清人和蒙古人一樣,都是常年身居于外的游牧民族,由于糧食短缺、物質(zhì)匱乏,所以努爾哈赤在進行起兵的時候就禁止?jié)M人用糧食進行釀酒,這樣做的目的便是為了節(jié)約糧食,能夠有更多的糧草來供需滿清士兵們?nèi)スコ锹缘???缮院镁频臐M清人從蒙古人哪里學會了不用糧食釀酒的方法來滿足自己對于酒的需求,這個酒就是馬奶酒。據(jù)說康熙皇帝就尤為喜歡飲用馬奶酒,即使其是一個很少飲用酒(糧食蒸餾的酒)的皇帝,卻也戒不掉對馬奶酒的喜愛和依賴。馬奶酒被譽為蒙古的“八珍”,而且因為其特殊的制作方式(草本植物釀造)可避免一些酒的副作用,較多飲用也是被認為可以的,而且長期的飲用馬奶酒可達到驅(qū)寒、舒筋以及活血的作用。愛喝龜齡集酒的雍正皇帝雍正皇帝是一位具有遠大抱負的皇帝,具有勤政愛民、心性仁厚的優(yōu)良品德,也正因其的一番作為和打好了基礎,才促使了康乾盛世的出現(xiàn)。就按照常理來說,他是不飲酒的,可我還是查出了其喜歡飲酒的種類,這種酒便是一種中藥大補的龜齡集酒。龜齡集酒是利用中草藥的特性所釀造而出的養(yǎng)生大補酒,有著固本補腎的作用、大補元陽的作用,而且其不僅是作用優(yōu)良,而且其口感柔和、顏色清澈,其味道更是一等一的好,這便導致了從不飲酒的乾隆皇帝卻對這龜齡集酒尤為偏愛。愛喝玉泉酒的乾隆皇帝乾隆皇帝是康熙皇帝的孫子,是雍正皇帝的兒子,也正是其在位的時候,出現(xiàn)了康乾盛世的繁榮局面。據(jù)說乾隆皇帝比較喜好玉泉酒,對于此酒的味道更是由衷的贊不絕口;玉泉酒的制作是很講究的,其所用的糧食材料是來自黑龍江的上品高粱小麥,在經(jīng)過了古法的制作和蒸餾后,其所特有的醇香之感便會在唇齒中四散開來,能夠讓滿清人感受到其老家的味道。(滿清的龍興,也就是起源之地便在東北,所以在此說為老家的味道)。而且長期的飲用玉泉酒可對身體有很好的益處,并延年益壽。我只是簡單的為大家介紹了清朝祖孫三代皇帝愛喝的酒種類,并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有所了解。

清朝皇帝都喝什么酒

2,乾隆杯200毫升一瓶是什么酒啊

乾隆死后是嘉慶繼位皇帝。嘉慶帝颙琰,清高宗弘歷第十五子。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初名永琰,母孝儀純皇后魏佳氏。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被密建為皇儲。五十四年(1789)被封為嘉親王。六十年(1795年)九月,被正式宣布立為皇太子。第二年正月初一日,受乾隆帝禪位即帝位。其后,朝政仍被太上皇乾隆帝控制,颙琰暫時居住在毓慶宮。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乾隆帝死后,開始親政 。2. 乾隆杯白酒42度乾隆42歲這一年是乾隆十七年。3. 乾隆杯60度濃香型白酒2l戰(zhàn)國時代邯鄲是趙國的都城,當時建造的“叢臺”是趙武靈王飲酒尋樂,觀賞歌舞 的宮廷御苑。叢臺酒由此得名,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歷代帝王將相,文人墨客游經(jīng)邯鄲,多喜登臺覽古,飲酒賦詩。唐代著名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曾 在此留下贊美邯鄲佳釀的千古絕唱。清代乾隆皇帝于“叢臺”行宮飲酒作樂,即興 書下“擊鞠呼盧待羅綺,美酒十千醉不辭”的詩篇。叢臺酒是以華北特產(chǎn)的優(yōu)質(zhì)高梁為主要原料,稻殼為輔料,配以大麥或小麥制中溫 曲,為糖化發(fā)酵劑,經(jīng)傳統(tǒng)的土制老窖低溫發(fā)酵,精心釀制而成。叢臺酒屬于濃香型大曲酒。酒度為五十三度。具有無色透明,入口綿軟,落口甜凈,醇香濃郁,回味悠長等特點,顯示出濃香型的獨特。4. 乾隆杯38度濃香型白酒價格紫氣東來鳳凰樓原名翔鳳樓,是康熙皇帝二十年重修的,乾隆皇帝八年的時候,更名鳳凰樓,樓前門洞上方的金字橫匾,紫氣東來,是乾隆皇帝題寫的。5. 乾隆杯38度濃香型白酒價格 乾隆是正常壽終正寢的可能性大,沒有被誰滅亡。 1,乾隆38年就已將颙琰立為秘密繼承人,且于乾隆60年9月正式冊立為皇太子。并于翌年正月初一正式禪位于嘉慶,此時乾隆皇帝已85歲,嘉慶才35歲,嘉慶沒必要急著親政而加害乾隆。 2,乾隆當太上皇的4年中,雖然已年老體衰,但還是實際的掌權(quán)人,具體的大小事務均交由和珅處理,嘉慶基本沒實權(quán)。且嘉慶處于乾隆和和坤的監(jiān)視之下,嘉慶想弒父,親政的可能性等于0,也沒有必要。 3,和坤礙于乾隆面子,對嘉慶表面上也得客客氣氣,而且軍官都是?;庶h,和坤也翻不身。再過幾年乾隆就九十多歲,嘉慶才四十多,不急這幾年,也不可能弒父。 所以,乾隆可能是老死的,沒人滅亡他。6. 乾隆杯38度濃香型白酒怎么樣四川沒有“八大名酒”之說,但有“六朵金花”之說,分別是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沱牌曲酒、全興大曲、郎酒。1、五糧液五糧液,四川省宜賓市特產(chǎn),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chǎn)品。以五糧液為代表的中國白酒,有著3000多年的釀造歷史,堪稱世界最古老、最具神秘特色的食品制造產(chǎn)業(yè)之一。五糧液運用600多年的古法技藝,集高粱、大米、糯米、小麥和玉米等之精華,在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下釀造而成。2、瀘州老窖四川瀘州老窖(jiào)是中國最古老的名酒之一,“濃香鼻祖,酒中泰斗”。瀘州老窖酒的釀造技藝,發(fā)源于古江陽,是在秦漢以來的川南酒業(yè)發(fā)展這一特定歷史時空氛圍下,逐漸孕育,興于唐宋,并在元、明、清三代得以創(chuàng)制、雛型、定型及成熟的。兩千年來,世代相傳,形成了獨特的、舉世無雙的酒文化。3、劍南春劍南春是中國傳統(tǒng)白酒品牌,產(chǎn)于四川省綿竹市,因綿竹在唐代屬劍南道,故稱“劍南春”。其主要原料為糯米、大米、玉米、小麥、高粱、水,主要產(chǎn)品有劍南春酒、珍藏級劍南春、金劍南、東方紅等。4、沱牌曲酒沱牌舍得酒業(yè)坐落在川中射洪子昂故里,牌曲酒以優(yōu)質(zhì)高粱、糯米為原料,以優(yōu)質(zhì)小麥、大麥制成大曲為糖化發(fā)酵劑, 老窖作發(fā)酵池,采用高、中溫曲,續(xù)糟混蒸混燒,貯存勾兌等工藝釀制而成。沱牌曲酒具有窖香濃郁、清洌甘爽、綿軟醇厚、尾凈余長,尤以甜凈著稱的獨特風格,屬濃香型大曲酒。酒度為38度、54度。5、全興大曲成都全興大曲的前身是成都府大曲,據(jù)史料記載:全興燒坊始建于清代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當時就以酒香醇甜、爽口尾凈而遠近傳聞,暢銷各地。全興老字號作坊正式建于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迄今已有160多年的歷史了。全興大曲,酒質(zhì)呈無色透明,清澈晶瑩,窖香濃郁,醇和協(xié)調(diào),綿甜甘洌,落口爽凈。 系濃香型大曲酒。酒度分38度、52度、60度三種。6、郎酒郎酒,四川省古藺縣二郎鎮(zhèn)特產(chǎn),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chǎn)品。郎酒地處赤水河畔二郎鎮(zhèn),地處醬香白酒釀造優(yōu)質(zhì)地帶。赤水河自古有“美酒河”之稱,孕育了中國兩大醬香白酒,茅臺青花郎。此外郎酒還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自然儲酒溶洞——天寶洞,醇化生香,陳化老熟。7. 乾隆杯38度濃香型白酒9瓶裝1773年。1773年,中國農(nóng)歷癸巳年,生肖蛇年,屬清朝乾隆三十八年。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男,清朝第六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禪位后又繼續(xù)訓政,實際行使最高權(quán)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zhí)掌國家最高權(quán)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最長壽的皇帝。8. 乾隆杯39度濃香型優(yōu)級白酒白酒,是中國酒類(除了果酒、米酒外)的統(tǒng)稱,又稱燒酒、老白干、燒刀子等。中國白酒具有以酯類為主體的復合香味,以曲類、酒母為糖化發(fā)酵劑,利用淀粉質(zhì)(糖質(zhì))原料,經(jīng)蒸煮、糖化、發(fā)酵、蒸餾、陳釀和勾兌而釀制而成。1.五糧華冠 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2.茅臺國酒 中國貴州茅臺酒廠有限責任公司3.李渡古灶 江西李渡酒業(yè)有限公司4.杏花汾香 山西汾酒股份有限公司5.瀘州老窖 瀘州老窖集團有限公司6.西鳳朝陽 陜西省鳳翔縣西鳳酒廠7.劍南春濃 四川劍南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8.董酒典藏 貴州遵義振業(yè)董酒(集團)有限公司9.古井歲貢 安徽古井貢酒股份有限公司10.古越龍山 浙江古越龍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11.張裕望重 煙臺張裕集團有限公司12.龍巖沉缸 福建省龍巖沉缸釀酒有限公司13.青島名啤 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14.生力譽港 香港生力啤酒有限公司15.金星海量 海南金星啤酒有限公司16.新天秀莊 新天國際葡萄酒業(yè)有限公司17.香格里拉 云南香格里拉酒業(yè)股份有限公司18.沱牌綿長 中國四川沱牌集團有限公司19.洋河品位 江蘇洋河酒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沐陽分公司20.雙溝醉猿 中國江蘇雙溝酒業(yè)集團有限公司21.事事全興 全興大曲 四川成都全興集團有限公司

乾隆杯200毫升一瓶是什么酒啊

3,清朝皇帝的一天怎么過的3點起床7點上朝9點請安14點晚膳

現(xiàn)今討論清朝皇帝,多數(shù)讀者都會說: “清朝無昏君!” 的確,清朝十二位皇帝沒有出現(xiàn)一位傳統(tǒng)認知上的昏君。 清朝十二位皇帝,有好大喜功的乾隆,有庸庸碌碌的道光,有淪為傀儡的光緒...... 唯獨沒有出現(xiàn)昏君。 縱使是簽訂了喪權(quán)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的道光皇帝,你說他庸可以,你說他無能也可以,但你說他昏,這著實有些說不去。 就個人品行而言,道光在清朝乃至中國歷代帝王中,絕非昏君,更非是貪暴、淫逸之君,相反其“儉德”為史學家所津津稱道,可以說是歷朝歷代最為節(jié)儉的皇帝之一,治理朝政長也稱得上勤奮,若按照封建 社會 的傳統(tǒng)道德標準來衡量道光,道光也大概不失為一位有德之君。 后來的光緒皇帝,雖然自登基的那刻就被慈禧太后徹底架空,淪落為傀儡皇帝。 但是,他從未放棄自強之心,每日都在想著如何中興大清,而非沉湎于酒色之中,每日按時學習治國之道,批閱可有可無的奏折(重要奏折都交由慈禧批閱)。 親政后,光緒立刻起用維新人士,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百日維新??芑实勰茏龅焦饩w這樣,幾十年沒有放棄過自強,幾十年如一日履行著皇帝的責任,世所罕見。 很多人都會很疑惑,清朝為什么沒有出現(xiàn)昏君? 看看清朝皇帝每日的工作安排,其實就能知道清朝十二帝為什么沒有出現(xiàn)昏君的原因。 清代皇帝的生活起居延續(xù)入關(guān)前滿族的習慣,早睡早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最早3點,清朝皇帝就得從暖和的被窩中爬起來,在女仆和太監(jiān)的服侍下梳洗打扮,根據(jù)之后要參加的活動,穿戴好禮服、朝服、常服、雨服或行服等不同的冠服,佩戴不同的服飾,如禮服用于祭祀,朝服用于朝會,然后綁好辮子。 值得一提的是,現(xiàn)在很多清宮劇中,皇帝的身邊會有許多年輕宮女在旁服侍著,事實上這與 歷史 事實不符。 清代皇帝絕大多數(shù)時候是不用年輕宮女的,而是用年紀在40-50歲左右的女仆,這些女仆多數(shù)具有以下特點:年紀偏大,家中無子女,喪偶。 清朝皇帝之所以不用年輕宮女,其目的就是杜絕皇帝被美色所迷惑,荒廢朝政,所以這才用那些年老色衰的女仆。 歷史 證明這個祖制的確很有效,清朝鮮有好色的皇帝。 除此,雍正之前,清朝皇帝多住在乾清宮。雍正之后,因為雍正長住養(yǎng)心殿的緣故,他之后的所有清朝皇帝都不約而同選擇在養(yǎng)心殿常住,成為定制。 雍正為什么不愿住在乾清宮,而是選擇住在養(yǎng)心殿呢? 一、雍正怕睹物思人,康熙在世時多數(shù)時候都常住于乾清宮,雍正住在這里怕于心不忍; 二、乾清宮停放過順治、康熙二位皇帝的遺體,雍正是一個被漢文化影響很深的皇帝,住在停放過遺體的房間,心中不免有些芥蒂; 三、住在養(yǎng)心殿比住在乾清宮要方便太多。 養(yǎng)心殿位于內(nèi)廷區(qū)南緣西側(cè),北與西六宮(皇帝妻妾居所,包括永壽宮、翊坤宮、儲秀宮、咸福宮、長春宮和啟祥宮)相連,南側(cè)緊鄰御膳房、庫房,東面隔街是通往乾清宮的月華門,與外朝三大殿(太和、中和和保和殿)、慈寧宮(皇太后居所)緊密聯(lián)通,來去方便。 雍正后,作為清朝的權(quán)力中心——軍機處,它也設在養(yǎng)心殿南側(cè)的內(nèi)右門外,近在咫尺。 可以這么說,清帝住在養(yǎng)心殿,無論是生活,還是在理政,都要比住在乾清宮方便很多。 從乾清宮或養(yǎng)心殿醒來后,在女仆和太監(jiān)服侍下,清帝穿戴齊整后,迎接他們的就是早膳。 康熙之前,由于上早朝的時間最早是5點,所以康熙之前的皇帝早上是不吃早餐的,直接就去上早朝,肚子若是餓了,就喝一碗羹湯,暫時填下肚子。 康熙之后,由于上早朝時間改到7點到8點,所以之后皇帝便有時間可以吃早膳,再去上朝。 與我們現(xiàn)在一天吃早中晚三餐不同,清代皇帝每天是兩頓正餐,上午6點早餐,下午2點晚餐,中午的時候如果肚子餓了,就叫人準備一些茶水和小點心。 除此,晚上睡覺前,如果肚子餓了,也可以吃些茶點。 同樣,關(guān)于清帝吃飯的問題,現(xiàn)如今的清宮劇也有錯誤的地方,最明顯的錯誤就是皇帝吃飯時,飯桌上總會出現(xiàn)妃嬪或是皇子皇女,事實上清朝皇帝吃飯從來都是一個人在桌子上吃。 清朝祖制,不管是早還是晚,清帝每餐連菜帶主食一共48道,一半是看食,一半是自己吃。 看食,就是拿來看卻不吃的,比如用來祭祀的“寄神肉”,就是每天殺兩頭豬,切一盤肉片,這道菜多數(shù)時候是只看不吃的,擺在那里只是為了讓皇帝知道一餐一飯不忘祖先創(chuàng)業(yè)艱難。 皇帝吃的那一半,多數(shù)都是一些滋補的肉和季節(jié)性的時令菜,所有的菜與宮外用的沒啥區(qū)別,唯一的區(qū)別就是精致些,但味道可能還沒有宮外好。 與此同時,清朝皇帝很少吃海鮮,包括魚,由于清朝皇帝是滿族人,雖然入關(guān)后被漢化,但是在飲食上仍然保留著濃重的關(guān)外特色,喜歡吃野味,像鹿肉、狍子肉、野雞、野鴨這些。 家畜肉類以羊肉居多,牛肉次之,豬肉很少。家禽中以鴨肉最多,鵝肉次之,再次是雞肉。 當然,在吃飯上,有一位清朝皇帝例外,那就是道光。 道光作為封建時代少見的節(jié)儉皇帝,他在位期間就沒管什么祖宗成例,下令每頓飯不許超過四個菜,有時甚至只要一碗豆腐燒豬肝。 清朝皇帝雖然是九五之尊,但是在吃飯上的規(guī)矩也很多,因為是祖制的關(guān)系,他們也不太敢反抗,只能是老老實實聽從。 每次吃飯,清朝皇帝的身邊都會出現(xiàn)侍膳的太監(jiān),這些太監(jiān)除了幫皇帝夾菜,還有一個任務,那就是一旦皇帝對某個菜連夾兩次,就要立刻將它撤掉,決不允許皇帝貪食。 清朝皇帝之所以立下這樣組制,其一是害怕皇帝被人下毒,畢竟如果被人知道皇帝特別喜歡吃一道菜,那么別有用心之人只要往這道菜動手腳,皇帝就很危險; 其二是防止皇帝貪食,吃多了容易傷身體,皇帝的 健康 可是事關(guān)江山社稷。 因為清朝祖制對皇帝的正餐控制極其嚴格,所以常常出現(xiàn)年幼的皇帝吃不飽的情況。 溥儀他就在《我的前半生》說:餓得到太監(jiān)屋里搶東西吃,抓起一個肘子就拼命往嘴里塞。 除此,清朝皇帝的菜譜基本上都是固定的,代代相傳,基本沒啥改變,無非是47種主食,47種熱鍋,59種熱菜,26種湯,烹調(diào)方法也基本一致。 如此,如果皇帝吃膩了,就只能是自己單點。 都說“王天下者,食天下”,在很多人的腦海中,皇帝肯定是無所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只要世間有的他都能得到,其實也不盡然。 道光皇帝曾經(jīng)想單點一道叫“面片湯”的菜肴,卻愣是沒吃上。 道光把想單點“面片湯”的想法告訴內(nèi)務府,內(nèi)務府回話,如果道光想吃面片湯,那就得先在御膳房添建專門的片湯灶,需銀6萬兩,后再請專門做片湯的師傅等費用1萬5千兩,合銀至少要花費近8萬兩。 道光作為最“摳門”的皇帝之一,一聽居然要這么貴,就說不用這么費事,直接命太監(jiān)去前門外飯館花40文買一大碗就可以。誰料,太監(jiān)沒有買,反而是說那家賣面片湯的飯店關(guān)門了。 關(guān)不關(guān)門不知道,但是道光肯定是沒有面片湯吃了,要想吃只能花重金在御膳房請師傅做,但對于道光來說,花這錢他實在是很心疼,所以道光注定吃不上面片湯。 道光對此那也是毫無脾氣,只能是對天感嘆: “朕向來不為口腹之欲濫費國帑,但朕貴為天子,而思食一湯不能得,可嘆也。” 現(xiàn)在清宮劇,一提到上早朝,就是皇帝坐在乾清宮的大殿上,然后與朝中重臣商討國事。 然而,事實上影視劇中演繹得都是錯誤的,完全就是戲說,清朝皇帝上早朝可不是在乾清宮,而是另有去處。 清朝皇帝上早朝有一個專業(yè)名詞——御門聽政。 清朝“御門聽政”最初的地點在太和門(紫禁城內(nèi)最大的宮門,也是外朝宮殿的正門)。 但是,因為太和門距離清朝初期幾位皇帝居住的乾清宮較遠,來往費時費力,實在是很不方便,所以康熙時改在乾清門(紫禁城內(nèi)廷的正宮門,后面就是帝后寢宮以及妃嬪、皇子、公主居住生活區(qū)域),始成定制。 因此御門聽政,也被人稱為“乾清門聽政”。 最初,御門聽政開始的時間,初為卯時,即早上5點到7點。 對大臣們來說,從家里出來,或騎馬,或坐轎,或走路,到午門外集合等候宣召,再步行至乾清門,家里離紫禁城近的最快也要2個多小時,離得遠的,3個多小時都是再正常不過的。 也就是說官員們要想準點到達乾清門,最遲3點鐘就得起床,不然絕對不可能趕得到乾清門上早朝,封建時代,上早朝要是遲到,那可是重罪。 二三點起床,若是夏天還好,要是冬天那可就是很受罪了,大冷天的,還要二三點起床,對于年輕官員來說都是一種煎熬,更別說是老年官員。 如此,頗能體諒臣子的康熙,他不忍自己的臣子如此受累,便下了一道很是人性化的諭旨: “朕御朝太早,各官于四五鼓趨赴朝會,殊為勞瘁,自后,每日御朝聽政,春夏以辰初刻,秋冬以辰正刻?!? 意思就是從今天開始,春夏兩季上朝時間推遲一個小時,改為7點。秋冬兩季上朝時間推出二個小時,改為8點。自此,御門聽政的時間就被確定在7到8點。 當然,雖然時間被推遲,但是在乾清門聽政仍然是一件“苦差事”。在敞開的門洞里聽政,夏天還好說,頂多就是熱一些,忍一忍就過去了,但是冬天可就十分不好過。 到了冬天,滴水成冰,皇帝坐在洞內(nèi)被冷風吹得那是冷颼颼的,雖然御座后面會拉起一道布幔來抵擋住寒風,前面也會放上兩個炭火盒,可該冷還是冷,炭火盒和布幔根本沒啥用處。 當時,為避免皇帝批字的墨汁凍住,內(nèi)務府還特意給皇帝制作了一方暖硯,硯臺下面是一個景泰藍的鐵盒,注入開水給硯臺加溫,避免墨汁結(jié)冰,拉不開筆。 說完上朝的這些事,很多人肯定有這么一個疑問: 清朝皇帝上早朝,說的是滿語,還是漢語? 眾所周知,清朝是一個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國家,清朝皇帝是滿族人,而清朝大臣絕大多數(shù)是滿族和漢族人。 清朝早期,由于夠資格上朝的朝廷官員多數(shù)是滿族人,所以在早期,清朝皇帝上朝時說的是滿語,少數(shù)有資格上朝的漢族官員也必須學會說滿語。 順治入關(guān)后,隨著漢族官員逐漸在朝堂上占據(jù)大多數(shù),加之清朝要想以少數(shù)統(tǒng)治多數(shù)就必須要主動融入漢文化中,所以漢語逐漸成為清朝皇帝上朝的專用語言。 至雍正朝,清朝上下在上朝的時候就多是說漢語,只有在私下召見時,皇帝才會對人下菜,需要說滿語就說滿語,需要說漢語就說漢語,主要是根據(jù)官員的身份和所奏的內(nèi)容來決定。 因為統(tǒng)治的需要,自順治入關(guān)后,清朝的每一位皇帝都需要同時掌握滿語和漢語兩種語言。清朝的每一位皇子從小就接受滿漢兩種教育,既有滿族師傅,也有漢族師傅。 滿族師傅主要教滿語和武功騎射,漢族師傅則是教漢語和文化課。 這里額外提下,清朝的皇子教育是中國封建時代最嚴格的,清朝皇子的教育制度有著以下幾個顯著特點: 一、入學年齡早,皇子虛歲六歲便要入尚書房(上書房)讀書; 二、上課時間早,皇子每日寅時(3—5點)便要準時出現(xiàn)在書房,開始早讀; 三、學習內(nèi)容多,除儒家典籍外,還要學習漢語、蒙古語、滿語及騎射、琴棋書畫等; 四、嚴格要求,清朝皇帝會隨時突擊檢查皇子學習情況,一旦不合格,或斥責,或責罰。 正如清人趙翼所說:“本朝家法之嚴,即皇子讀書一事,已迥絕千古?!? 清朝皇帝能不出昏君,很大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從小就受到嚴格的教育, 嚴格的教育,雖不能完全保證每代清朝皇帝的能力都很強,但基本還是可以確?;实勰芰Φ南孪蓿粗辽俨换?,能正常處理朝政,當一個守成之君。 御門聽政結(jié)束后,接下來迎接清朝皇帝的就是學習。 清朝的皇帝可以說是封建時代學習最刻苦的皇帝。 沒有當皇帝前,身為皇子每天都要起早貪黑學習,當了皇帝還是不能松懈,要繼續(xù)學習,此謂之“經(jīng)筵日講”。 自康熙后,清帝每日都要選內(nèi)臣御前進講漢儒經(jīng)學典籍,隔數(shù)月,就要舉行大典交流進講。 連當了皇帝每天都要抽出時間學習,也難怪清朝的皇帝沒有出現(xiàn)胡作非為不理政事的昏君。 去長輩處問安,這是清朝皇帝每天必做的功課,有時一天還要去問兩次安。 若是說能力,清朝皇帝可能有很多比不上其他王朝的皇帝,但若是說孝順,歷朝歷代沒有幾位皇帝能與清朝皇帝相比。 比如康熙皇帝,每次陪同祖母孝莊太皇太后外出,無論是乘車乘轎,還是晴天雨天,只要遇到山路崎嶇或是道路泥濘,康熙必定下來親自扶著孝莊車橋的車轅或是轎桿而行。 同時,康熙對自己的嫡母孝惠皇太后也是關(guān)懷備至,大到個人生活,小到抬轎子的人選,康熙都是親力親為。 再比如乾隆,乾隆對自己的母親崇慶皇太后那是有言必遵,有一次崇慶偶然對身邊的人提及順天府東有一座廢寺應當重修。乾隆得知此事后,立即遣員撥款修蓋,并告誡太后身邊的太監(jiān),今后有事應事先看出,不應讓太后勞神指派。 除此,乾隆四次南巡,四次東巡,三次巡幸五臺,二次詣盛京,一次巡幸中州,以及謁東陵,獵木蘭,皆讓崇慶皇太后同行,那是形影不離,時時刻刻在旁盡孝。每年遇崇慶太后生日,乾隆也必定親率王公大臣行禮慶賀,六十、七十、八十慶典,一次比一次隆重。 晚膳與早膳大致相當,沒有什么大區(qū)別,唯一的不同可能就是餐桌上的食物與早膳不一樣。 值得一說的是,清朝皇帝也有吃年夜飯的傳統(tǒng),也就是在除夕這天會有一頓不一樣的晚膳。因為要準備年夜飯的關(guān)系,除夕這頓晚膳會推遲到正申時(16點)正式開吃。 清朝的年夜飯擺在保和殿或乾清宮,皇帝一人一桌,桌子與皇帝寶座之間擺著一張長條幾,桌子上擺著皇帝御用的菜點,皇帝用膳時由侍膳太監(jiān)把菜點取到長條幾上,供皇帝用膳。 清朝年夜飯上的食物大多都是滿族傳統(tǒng)食物,所用食材也多是清朝祖地東北所產(chǎn),比如關(guān)東鵝、野豬肉、鹿尾、鹿肉、野雞等。 除了皇帝這一桌,還會有太后、妃嬪、皇子皇女陪著皇帝吃年夜飯。 與皇帝那桌63道冷熱菜相比,這些人的桌上要少很多,比如乾隆朝只有24道冷熱菜,其他時候雖有加減,但相差無幾,也就是二十幾道。 宴席開始后,侍膳太監(jiān)會先用對盒給皇帝盛上湯和飯,皇帝的對盒有兩對,左邊一對裝著燕窩紅白鴨子腰湯、粳米干飯,右邊一對裝著燕窩鴨腰湯、鴨子豆腐湯。 接著,侍膳太監(jiān)會按等級給妃嬪們送湯和飯,妃嬪們所用對盒為一對,裝著粳米飯和羊肉臥蛋粉湯。宴席過后,還有酒宴,就是邊看表演邊喝酒。清朝皇帝酒膳一桌分5路共40道菜,妃嬪們的酒膳每桌降為15道菜。 酒宴過后會再進果茶,之后年夜飯結(jié)束。 吃完晚膳后,接下來的時間就任由皇帝自己安排,可以批閱奏折,可以讀書,也可以 娛樂 。 因愛好不同,所以清朝皇帝在這個點干的事情也不一樣。 比如康熙,他就喜歡在這個點讀書: “朕聽政之暇,即于宮中披閱典籍,殊覺義理無窮,樂此不疲?!?康熙曾對身邊的人說,你們只知道我學識豐厚,但不知我在背后下了多大的功夫,下朝以后,我把全部空余的時間幾乎都用來讀書學習。 比如雍正,他是 歷史 上出了名的勤政皇帝,與被譽為工作狂的明太祖朱元璋不相上下。下朝后,除了請安、用膳,雍正把大多數(shù)時間都用來辦公、批閱奏折。 雍正時期,雍正為了加強皇權(quán),將康熙朝允許上密折的人數(shù)從130余人擴大到1000多人,如此他每天要批閱的奏章少則二十三件,多者五六十件,對于這些密折,雍正從來不假手于人,都是親力親為,親自批閱。 更讓人頗有些敬佩的是,雍正批閱密折不是隨便看看,隨便批示幾個字,他都是一個字一個字看過去,批語有時候甚至比密折本身的文字還多,有時候多達幾百上千個字。 再比如乾隆,在康熙、雍正打下的盛世基礎后,國庫充盈的乾隆在閑暇時更注重于 娛樂 ,寫字、畫畫、做佛事、看戲、釣魚、打獵、養(yǎng)狗,生活愜意無比,比康熙、雍正舒服多了。 清朝皇帝喜歡早睡早起,所以到20點差不多就是睡覺的時間,當然像雍正這樣的工作狂,他是時常通宵批閱奏折的,但清朝多數(shù)皇帝都在這時就寢。 依慣例,清帝用完晚膳后,敬事房太監(jiān)就會送來擺放著許多妃嬪名字的托盤,讓皇帝選擇。 如果皇帝有興趣,就可以選一個妃子在就寢前與自己共赴巫山,如果沒有,那就是直接拒絕翻牌,之后就直接在20點左右于養(yǎng)心殿睡下。 皇帝選了妃子后,20點左右,敬事房太監(jiān)就會把妃子送到皇帝寢宮侍寢。 以上就是清朝皇帝的一天,由此可見,清朝沒有昏君不是沒有道理的,畢竟一個對皇子教育那么重視,又十分講孝道的王朝,培養(yǎng)出來的皇帝再怎樣也差不到哪里去。

清朝皇帝的一天怎么過的3點起床7點上朝9點請安14點晚膳

推薦閱讀

清代皇帝喝什么酒,清朝皇帝喝什么酒
大清花白酒是多少度(清代白酒多少度)
道光黃袍39度多少錢,一瓶難求的中華老字號道光廿五酒
清代皇帝筆試裝什么酒,清朝皇帝喝什么酒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