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朝的酒杯圖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0&word=%CC%C6%B3%AF%B5%C4%BE%C6%B1%AD%CD%BC這上面都是
2,古代酒杯都叫什么分別是什么樣的啊
● 爵 juéㄐㄩㄝˊ ◎ 古代飲酒的器皿,三足,以不同的形狀顯示使用者的身份。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a992e31f83854a1c314e156d.jpg 樽 [zūn]基本解釋: 古代的盛酒器具。http://www.57tour.net/gb/57tour_tu/200902/20090225221213588.jpg
3,漢朝皇帝用的酒杯是什么樣子的
朱元璋,唐太宗,唐玄宗,等等我最喜歡
喝一盅酒鐘,酒器,即盛酒容器的一種,盛行于漢代。許慎《說文解字》曰:“鐘,酒器也。從金重聲?!?古有“堯舜千鐘”的說法,后來“鐘”也和“盅”相通。鐘的形制似鼓腹細(xì)項(xiàng)的瓶但形體大于瓶,主要用于盛酒或貯糧。而“鐘”亦作為古代容量單位,可裝受六斛四斗,通常是“十釜為一鐘”。孟子曰:“萬鐘于我何嘉焉?”以示視不義之財(cái)如糞土。
4,古人喝酒的酒杯為什么是那個樣子的
酒器蛋殼黑陶高酒杯:中國古代酒器與古代藝術(shù)有著不可分割的關(guān)系,幾乎從酒器一出現(xiàn),人們就十分注重酒器的造型與裝飾,也非常講究酒器的材料,早在新石器時代,便有了肖形酒器,如鷹形陶尊、豬形陶尊、狗形陶尊、人形陶瓶、龜形陶壺等,制作工藝生動逼真,情趣別致。山東省日照市東海峪遺址,1973年-1975年出土了一批精美的陶器,其中以一件蛋殼黑陶高酒杯最為著名,被文博界公認(rèn)為是山東龍山文化罕見的精品。金器高26.5厘米,由杯身、高柄和底座三部分組成,由一根楞管將三部分連接起來,中部的柄腹被透雕中空。陶質(zhì)非常細(xì)膩,通體漆黑、光亮。器壁極薄,尤以杯口沿部分最薄??脊艑W(xué)家形象稱之為“蛋殼高柄杯”,以贊嘆其造型之精工,技藝之高超。全器重量僅40克左右,不到一兩,據(jù)測定,這種蛋殼高柄杯的吸水率只有萬分之四十三,如此精美的陶器,出自4千多年前的東楚人手中,讓現(xiàn)代人大跌眼鏡。由于燒制它的陶窯迄今未發(fā)現(xiàn),此種黑陶高柄酒器的制作工藝迄今是謎。風(fēng)鳥柱銅斝:日本泉屋博物館,收藏一件中國商代晚期的青銅斝酒器,十分珍貴。說它珍貴,主要是此酒器在造型裝飾方面有著不同凡響的構(gòu)思與設(shè)計(jì)。斝柱上鑄一對風(fēng)鳥,鳥形體娟秀,頭高昂,眼圓睜,喙尖直,雙翅并攏,遍體斑紋,花冠舒展飄逸。觀其神態(tài),似是雛風(fēng)初飛,梧桐歇翅,形象煞是可愛。青銅酒器有高高樹立的雙柱,柱上設(shè)置風(fēng)鳥,這種裝飾在商代鳳毛麟角,極為罕見。斝的頸部,纖細(xì)的云雷紋襯出粗重的饕餮紋。斝的腹部,利用本身造型特點(diǎn),裝飾三個立體的饕餮頭,雙角勾彎,二目圓睜,巨吻張開,形象雄壯、可怖。絕妙的是,三棱錐狀足恰似饕餮口中的巨齒,使人不禁聯(lián)想到大象的門齒和猛獸的獠牙。饕餮口中的吐露尖齒,在商代青銅器中十分罕見,為不可多得的商代酒器。司母辛奇獸銅觥:在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的青銅器中,有一件樣子很奇特的盛酒器,高36厘米,重8.5公折,銘文“司母辛”,其形象似獸非獸,似鳥非鳥,怪誕難解。該器裝酒的容器伯各尊乍看似馬驢之形,然而卻又頭生一對大彎角,前肢奇蹄,雙肩及前肢飾卷龍紋,后肢有鱗紋如禽鳥腿,下為鳥爪壯足,臀部正中為鳥面紋,兩側(cè)有巨翼,恰作獸尾,首作獸頭,蓋背獸角之后雕一條卷尾巨龍,龍生獸耳,槌狀角,三角紋鱗,龍背有扉棱,空白處填充二虎一夔。從整體形狀看,盛酒器銅觥應(yīng)是四足奇獸。若再仔細(xì)觀看,其頭、蹄似馬驢,角似牛,其后肢及臀部像鳥;府視側(cè)如蟒龍伏于獸背,究竟是何等神獸,有待考古家進(jìn)一步考證。但古人豐富的想象力,巧奪天工的工藝不得不嘆服商代藝術(shù)家的浪漫與巧思。成化斗彩高土杯:明代成化的酒杯是我古代酒器中盛開的一朵艷麗之花,其彩色花紋題材廣泛,情趣高雅,紋飾新穎,色彩柔和,淡雅,為酒器之最。史載至明萬歷年間就創(chuàng)下“成杯(成化斗彩杯)一雙,值錢十萬”,“成窯(成化窯的酒杯)酒杯,每對至博銀百金”的高紀(jì)錄。北京故宮博物館收藏的一件斗彩高土酒杯,高3.87厘米,口徑6.1厘米,足2.7厘米。胎質(zhì)細(xì)膩、輕薄,形如仰鐘,直口微敞,口下漸收斂,淺圈足。底部有青花楷書“大明成化年制”之字款。器里光素,釉質(zhì)潔白。杯身繪兩組人物紋飾,一組為王羲之,王坐于岸旁觀鵝,一待童捧書站立。王頭部手部及下身衣著俱系青花,上身衣服輪廓青花填以礬紅。僮兒頭部足部及手捧圖書均用青花,衣服填淺水綠色。鵝的全身用青花勾畫后再加赭彩。水用青花加綠色,待童身后垂柳一株,樹干用青花輪廓,加以赭色,苔點(diǎn)用青花,柳枝是在青花上再敷綠彩。坡石均青花,石邊草竹俱加綠彩。另一組為伯牙攜琴訪友,伯牙雙手下垂,一侍童腋下夾琴相隨。伯牙頭部青花,衣服用青花勾輪廓后全加水綠彩,但袖部領(lǐng)部絲絳及足部均露出原來的青花。待童衣服為礬紅色,黃色結(jié)帶,頭足及手與琴都是青花。待童身后松樹一棵,其著彩一如垂柳。松側(cè)點(diǎn)綴野菊五株,全是用青花畫好以后再加以綠色的干,黃色的花。全器斗彩豐富多樣,色彩運(yùn)用靈活自如,尤其是對人物的描寫,描畫精工。四人衣服的著色采用礬紅和水綠二色交替的技法,給人一耳目一新的感覺。由于衣服均以平涂的方法施彩,形成有表無里的一色單衣,故有“成窯一件衣”之說。碧筒杯和鞋杯:在中國古代的酒器中,號稱雅中之雅者是碧筒杯,而俗中最俗的則是“鞋杯”。據(jù)唐人段成式《酉陽雜俎》記載,三國時魏國鄭士懿在盛夏率賓客避署于歷城,取荷葉盛酒,用簪子把荷葉刺穿,使與葉莖相通,從荷葉莖的末端吸荷葉中的酒,“酒味雜蓮氣,香冷勝于水”,雅稱“碧筒杯”。另據(jù)記載,宋元時期有飲客用妓女的鞋載酒引酒,名日:“鞋杯”、“金蓮杯”,不少無聊文人樂此不疲,因此酩酊大醉,有人為此還寫了幾首歪詩:“借足下權(quán)為季雅,向尊前滿注流霞。沾唇分外香,入掌些兒大,鸚鵡鸕鶿總讓它,把一個知味人醉殺”。詞中的季雅、流霞、鸚鵡、鸕鶿皆古代有名的酒器。
三足
是用流的部分喝酒至於柱,有兩個說法。第一,是擋住胡須用的第二,可以放濾酒的布,或者放小藥包,讓酒添加一些香味。
我覺的是裝飾。
我覺得它代表一個時期的特點(diǎn)
父辛爵,西周早期(約公元前900-800年)飲酒器,通高22.3cm,長17.5cm,略深9.8cm。重1.05kg。該器寬流、長尾、深腹、圈底,下呈三刀狀足。近流口處設(shè)帽形柱,流飾垂冠鳳紋。記“木羊氏為父辛器”。器身飾直棱紋配以長尾鳳鳥紋等。 父辛爵系莊白一號窖藏出土,一級文物,父辛為人名,爵為器名。西周穆王時,木羊氏為父辛作飲酒器。木羊氏是徽氏家族的一支。 父辛爵1976年于陜西扶風(fēng)莊白家村出土?,F(xiàn)藏于陜西周原博物館。 在杯口兩嘴之間分別還有兩個高高的紐扣狀的突起物:"近流口處設(shè)帽形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