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如何熬成白酒,中藥的酒制醋制

1,中藥的酒制醋制

酒黃芩、酒大黃、酒蓯蓉醋柴胡、醋鱉甲、醋龜板
期待看到有用的回答!

中藥的酒制醋制

2,怎樣在家自制白酒

將糯米浸泡數(shù)小時后,上鍋蒸熟,涼至30來度時,放入酒曲與一點涼開水,攪拌均勻后,蓋蓋密封,保溫二\三天,即可制成甜白酒.
自制白酒需要先準(zhǔn)備好各種原料,具體為:釀酒用的糧食,酒曲。釀酒工具,具體為:發(fā)酵設(shè)備,蒸餾設(shè)備,冷卻設(shè)備。首先,按發(fā)酵工藝的不同,把糧食處理好,熟料發(fā)酵需要把糧食煮熟,攤涼,冷卻到30度以下后加入酒曲。生料發(fā)酵可以直接把糧食和酒曲按比例混合。例如使用傳成酒械的傳成牌高產(chǎn)酒曲,熟料發(fā)酵每百斤糧食加入五兩酒曲,生料發(fā)酵用七兩酒曲即可。視溫度和發(fā)酵方式的不同,發(fā)酵期需要八天至兩個月不等。發(fā)酵完成后,就可以使用蒸餾設(shè)備進(jìn)行蒸餾,現(xiàn)在通常采用蒸汽蒸餾設(shè)備,這樣不會把發(fā)酵好的酒培燒糊,避免了出現(xiàn)糊味。蒸餾出來的酒蒸汽用冷卻設(shè)備冷卻下來,就可以得到我們要的白酒了。以上只是制白酒的簡單方法流程介紹,具體的方法比較復(fù)雜,工藝也有多種,建議還是找專業(yè)的老師給你做培訓(xùn),親自動手操作才能學(xué)會。
是自己喝還是為了銷售?自己喝在網(wǎng)上搜索就可以了,有很多。為了銷售還是請個師傅吧。做酒不是那么容易的。分很多種工藝。
酒曲加糧食加水封口放數(shù)天就有酒了

怎樣在家自制白酒

3,五指毛桃酒是怎么制做的

五指毛桃酒釀造方法:它包括由糯米、甜酒、30~45度米酒、五指毛桃浸漬液為原料的釀造五指毛桃甜酒液的配方比和由紅曲、人參、黃精、陳皮、菊花、紅棗等中藥與45~60度米酒浸泡制備中藥酒液的配方比,以及其制備五指毛桃浸漬液、五指毛桃甜酒液的釀造、中藥酒液的制備和最后制成五指毛桃酒的釀造工藝步驟。本發(fā)明釀造的五指毛桃酒,色澤金黃、酒氣芳香、味甘甜醇厚、藥香與酒香協(xié)調(diào)、口感特好、有較好的保健功能和療效、食養(yǎng)和藥補(bǔ)價值較高。 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五指毛桃甜酒液釀造原料配方比(重量百分比):糯米48~58甜酒0.55~0.7530~45度米酒15~20五指毛桃浸漬液25~32(二)中藥浸泡酒液原料配方比(重量百分比):紅曲1.8~2、5人參0.38~0、65黃精1.2~1.5陳皮0.38~0、65菊花0.68~0、9紅棗1.82~2、545~60度米酒91.5~93.5五指毛桃酒釀造工藝步驟為(原料配方比均為重量百分比):(1)把洗凈的42-48的五指毛桃根片在蒸氣機(jī)中蒸1~2小時,用吹風(fēng)機(jī)干燥1.5~2、5小時,粉碎后,用45~60度米酒52~58浸泡40~60天,去渣獲得五指毛桃浸漬液;(2)按上述(一)的五指毛桃甜酒液釀造原料配方比(重量百分比)的48~58的糯米用清水浸泡24小時,蒸熟,攤開淋飯,溫度降至18℃~20℃時,拌入甜酒曲粉末0.55~0.75,裝入釀酒缸,經(jīng)過34~38小時開始發(fā)酵后,加入30~45度米酒15~20和五指毛桃浸漬液25~32,保溫20℃~28℃糖化發(fā)酵25~30天后,壓榨取得五指毛桃甜酒液,(3)按上述(二)的中藥浸泡酒液原料配方比(重量百分比)把紅曲1.8~2、5、人參0、38~0、65、黃精1.2~1.5、陳皮0.38~0、65、菊花0.68~0、9、紅棗1.8~2、5裝入大瓦缸,用45~60度米酒91、5~93.5密封浸泡2~4個月,過濾得中藥酒液;(4)將五指毛桃甜酒70-80與中藥材酒液20~30混合在一起,裝進(jìn)多個瓦酒壇中,用木炭暗火烤煮40~60小時:(5)經(jīng)過冷卻24小時,澄清、滅菌、過濾,制得五指毛桃酒。

五指毛桃酒是怎么制做的

4,中藥怎么熬要具體點的答案

怎么熬中藥,如何服中藥?(1)中藥的煎煮是有一定要求的,具體有:①每次將一劑中藥飲片材料放入煲內(nèi),加入清水,觀察加水能否浸滿藥面,不足時可稍加水量。②一般浸泡半小時使中藥飲片的有效成分易于煎出(如趕時間,此步驟可略去)。③先用猛火煎至充分沸騰1-3分鐘。然后收至小火,煎20-30分鐘使之成一碗,用消毒紗布或咖啡格濾渣倒入杯內(nèi),溫?zé)岱?。④一次將藥物煎好后,可以將首劑和再煎的藥物混勻,以便藥效均衡?(2)服藥方法也是給藥護(hù)理中重要的護(hù)理內(nèi)容。清代徐靈胎曾指出:“方雖中病,而服之不得法,非特乏功,反而有害?!闭f明了服藥方法的重要性。在臨床實踐中也確有因服藥方法不符合要求而影響治療效果的。因此,在護(hù)理上必須正確執(zhí)行各種服藥方法。 ①湯劑的服法大致分為4種:分服:即是將每天1劑中藥,分2-3次等量分服。對老人小兒服藥有困難的也可采用少量多數(shù)或濃煎后服用。頓服:將1劑湯藥1次服下,以取其量大力峻、快速起效之作用。連服:是指在短時間內(nèi)連續(xù)給予大劑量藥物的服用方法。意在短時間內(nèi),使體內(nèi)達(dá)到較高的藥物濃度。②中成藥服服法一般分送服、沖服、調(diào)服、含化及喂服等。送服:是將藥放入口內(nèi),用溫開水或藥引、湯劑送服。沖服:即將藥物放入杯內(nèi),用溫開水、藥引等沖成懸混液后服用。調(diào)服:是將一些散劑用溫開水或白酒、醋等液體調(diào)成糊狀后口服。如安宮牛黃丸、紫雪丹等均用此法給藥。含化:是將丸、丹劑含在口中,讓藥慢慢溶化,緩緩咽下。如六神丸、喉癥丸、救心丹等。喂服:本法主要用于嬰幼兒、年老體弱或急危重癥病人。是指將中成藥溶成液狀,逐口喂給病人的一種方法。 (3)中醫(yī)用藥護(hù)理除了注意煎藥和服藥方式外還應(yīng)該注意以下內(nèi)容:①服藥溫度:服藥溫度一般是指服用中藥湯劑的藥液溫度或用于送服的、酒等溫度而言。常有熱服、溫服和冷服之分。熱服:是將剛煎好的藥液趁熱服下。常用于寒證。溫服:是將煎好的湯劑或送藥的水等放溫后再服用。一般湯劑均采用溫服。冷服:將煎好的湯劑放冷后服下。常用于熱證。②服藥劑量:用藥的劑量一般應(yīng)該由醫(yī)生根據(jù)具體情況具體決定。③服藥后應(yīng)注意休息,觀察藥物效果,觀察有不良反應(yīng)。尤其是服用峻烈或有毒性的藥物,更須嚴(yán)密觀察和記錄。④空腹服中藥易胃腸反應(yīng),如腹鳴、便前腹痛、大便稀爛,故適于大便硬結(jié)或便秘患者。如有胃病,宜進(jìn)食后一小時后服用。⑤對中西藥合用的病人,應(yīng)告訴中西藥服用的方法的間隔時間。⑥體虛、年老、胃寒易嘔吐或兒童,藥物可分兩次服用(相距時間可酌情)。⑦注意食物對藥效的影響,中醫(yī)歷來有“藥食同源”之說。這是因為藥性和食性都有“四氣”(寒、熱、溫、涼)和“五味”(辛、甘、酸、苦、咸)相同內(nèi)容和區(qū)別。同時某些食物本是藥物,既可食用,又當(dāng)藥用。如大棗、蓮子、桂圓、百合、山藥、赤小豆、海帶、甲魚、桑葚、黑芝麻、峰蜜等。既然食性和藥性有共同的性味,凡是食性與藥性相順應(yīng),食物能增強(qiáng)藥物的作用;食性與藥性相反,食物便會降低藥物的作用??傊澄锏恼_選擇,對提高藥物的療效,促進(jìn)病人早日康復(fù),具有與用藥同等重要的位置,飲食因素還可能對中藥的吸收有多種多樣的影響,要充分利用有利的食物因素來提高藥物的療效,減少妨礙吸收的因素。
煎前浸泡:首次煎煮(一煎)一般藥物浸泡30分鐘,以種子、果實為的主的藥物可浸泡一小時;再次煎煮(二煎)時,不用再浸泡。一煎加水量超過藥物2-5厘米,二煎加水液面淹沒藥物即可。 煎煮次數(shù):一般煎煮兩次。一次久煎不能代替兩次分煎。 煎煮火候:一般未沸前用大火(武火),沸后用小火(文火)保持微沸狀態(tài)。對于解表、芳香類藥物等,宜用大火急煎,以免藥性揮發(fā),藥效降低;對于滋補(bǔ)藥,多宜小火久煎,使藥物有效成分盡出。 煎煮時間:一般藥物,一煎應(yīng)沸后再小火煎20-25分鐘,二煎沸后再小火煎15-20分鐘;解表、芳香類藥一煎10-15分鐘,二煎10分鐘;滋補(bǔ)藥一煎30-40分鐘,二煎25-30分鐘。煎藥并非越久越好。 特殊煎服:藥包中注有“先煎”的小包藥,先煎30分鐘,再加入群藥;注有“后下”的小包藥,在群藥煎好前5---10分鐘投入再煎;注有“包煎”的小包藥,用紗布包扎好投入藥群中一起煎;注有“烊化”的小包藥,用煎好的藥液與“烊化”藥物煎煮溶解后服用;注有“沖服”的小包藥,用煎好的藥湯沖服。

5,給個跌打藥酒的方子

[ 配 方 ] 當(dāng)歸、生地、五加皮各30克,破故紙、紫荊皮、十大功勞、猴姜、薏苡仁、廣木香、羌活、莪術(shù)、桃仁、川芎、桂仲各24克,虎骨(酥炙)36克,好酒10公斤。 [ 制 法 ] 將上藥浸于酒中,容器封固,隔水加熱約1.5小時,取出后靜置數(shù)日,壓榨過濾后即可飲用。 [ 功 效 ] 跌打損傷,包括打撲、毆打、閃壓、運(yùn)動損傷等。 [ 服 法 ] 每次服0.5~1兩 [ 注 意 ] 說明:如傷情復(fù)雜,嚴(yán)重時,應(yīng)采取相應(yīng)措施,此酒只是起到輔助治療作用。也適用于風(fēng)濕性筋骨疼痛等癥。
如何配制藥酒 許多家庭在購選成品藥酒的同時,還喜歡自己動手配制藥酒,保持著每年配制的飲用的習(xí)慣。自行配制的特點,除較為經(jīng)濟(jì)實惠外,還可根據(jù)個人體質(zhì)情況、特點先用藥物,這樣更有針對性、收效更加顯著。但是,如果對藥性、劑量不清楚,又不懂藥酒配制常訓(xùn),最好在中醫(yī)師的指導(dǎo)下配藥,不可自己盲目濫造?,F(xiàn)簡單介紹藥酒配制方法如下: (1)藥材處理:制備酒劑的藥材一般都要切成薄片或搗碎成粗顆粒。根據(jù)醫(yī)生處方購于藥店的中藥,多已加工炮制,無須特別處理。來自民間驗方的中藥,首先要弄清其品名、規(guī)格、要防止因同名異物或異名同物而搞錯藥材,更要警惕假冒偽劣中藥材。鮮藥、生藥往往還需要先行加工炮制。 (2)酒的選擇:所選之酒,應(yīng)根據(jù)個人身體情況選擇。一般認(rèn)為浸泡藥酒以50-60度的米酒及優(yōu)質(zhì)燒酒較為合適。因為酒的濃度過低,有效成分不易浸出,會影響治療效果,而且藥酒的易變質(zhì)。但酒的濃度過高,藥材所含的少量水分反被吸收,使藥料質(zhì)變堅硬,有效萬分亦難析出。對于不善飲酒者,亦可用低度白酒、黃酒和米酒、但浸出時間及次數(shù)宜適當(dāng)延長和增加。 (3)冷浸法:引法比較常用,系將藥村碎成片或粗粉,置于帶蓋的陶、瓷罐或帶塞玻璃瓶等非金屬的容器中。處方若未規(guī)定酒的用量,可按藥物的白酒以1:5~10比例,即100~200克藥材加1000毫升白酒浸入,密閉放置,每天搖蕩1~2次,浸漬7天后,可改為每周1次振蕩攪拌,1個月左右,藥性析出,酒色濃郁,即可壓去渣取酒,貯入瓶中,慢慢飲用。其渣可加酒再浸泡1次。可采用飲1杯,加入1杯,直至藥味清淡為止。若所制藥酒需加糖或蜜矯味著色,可將砂糖用等量白酒溫?zé)崛芙?、過濾、將藥液與糖液混合攪勻,再過濾即可得飲用藥酒。 (4)熱浸法(煮酒法)先以藥料和酒同煮一定時間,然后再放冷貯存,這是一種古老的制作藥酒的方法,此法既能加快浸取速度,又能使一些成分容易浸出,但煮酒時一定要注意防火安全。可采用隔水煮燉的間接加熱方法,即把藥料和酒先放在小鋁鍋或搪瓷罐等容器中,然后再放在另一盛水的大鍋里煮燉。時間不宜過長,否則酒會揮發(fā),見藥面出現(xiàn)泡沫時,立即端離灶火,然后趁熱時密封,靜置15天左右,吸取上面清液,壓出殘渣中的余酒,合并靜置澄清,過濾即可。 (5)煎煮法:將原料碾成末后,全部放入沙鍋內(nèi),加水高出藥面10厘米,浸泡6小時,加熱煮沸1~2小時,過濾,再復(fù)煎一次,合并兩次濾液,靜置8小時,取上清液加熱濃縮成稠狀清膏(一般生藥5公斤,煎成2公斤左右)。待冷后加入與清膏等量的酒,各勻,放入壇內(nèi),密封7天左右,取上清液過濾即煎煮。 (6)釀酒法:將原料加水煎熬,過濾去渣,濃縮成藥汁。有些藥特,如桑椹、梨、楊梅等,可以直接壓榨,取得藥汁,再將糯米蒸煮成飯,把糯米飯、藥汁和酒曲拌勻,置于干凈的容器內(nèi),加蓋密封,置保溫處,盡量少與空氣接觸,保持一定的溫度,約4-6天即成。 以上幾種制作方法中,以冷浸法操作最為簡單,不需要特殊設(shè)備,適宜于家庭自己配制,所以較為常用。 蓯蓉酒 [ 配 方 ] 肉蓯蓉60克,肉豆勞動、山萸肉各30克,朱砂10克,白酒1200克。 [ 制 法 ] 先將朱砂細(xì)研為末,備用,再將其袋子余各藥粗碎,盛入細(xì)紗布袋,置于壇中,加白酒,然后將朱砂末撒進(jìn),攪勻,加蓋密封,置陰涼處。每日搖動數(shù)下,經(jīng)7天后即可開封飲用。 [ 功 效 ] 溫補(bǔ)脾腎,養(yǎng)分精血,安神。適用于脾腎兩虛引起的腰酸遺精,脘腹作痛,食欲不振,泄瀉,兼見心神不寧等癥。 [ 服 法 ] 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空腹飲服10~15毫升。 [ 注 意 ] 不宜久服,病愈即止。
1、鹿角酒方:鹿角一枚,長五寸,燒紅,置500毫升60度以上白酒中,浸一宿飲之?!吨夂髠浼狈健?/div>

6,誰能告訴我中藥怎么熬

泡茶的話很多比較難以浸出的藥物成分,就不容易釋放,而在高溫的煎煮下就相對要容易很多 正確的服用方法是這樣的 中藥的煎法 一、煎藥容器以砂鍋、搪瓷器皿、不銹鋼為宜,嚴(yán)禁用鐵器。 二、中藥入煎前應(yīng)先用冷水浸泡20分鐘左右。煎藥用水量一般以浸過藥面1-3厘米。 大劑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藥物可適當(dāng)增加用水量。 三、煎藥時間應(yīng)根據(jù)藥性而定,一般藥為30分鐘。解表藥、清熱藥、芳香類藥物不宜久煎,沸后煎15-20分鐘。滋補(bǔ)藥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鐘。煎藥時要攪拌藥料2-3次。每劑中藥一般煎二次,第二次煎時間可略短。 四、煎藥量:兒童每劑50-100毫升。成人每劑150-200毫升。 五、特殊藥物的煎煮方法: 1、“先煎藥”:煮沸10-15分鐘,再加入其它藥同煎。 2、“后下藥”:在一般藥即將煎至預(yù)定量時,投入同煎5分鐘即可。 3、“溶化藥”:應(yīng)在其它藥煎至預(yù)定服唬戶杠鞠蘄角擱攜功毛藥量,取藥汁,微火煎煮,不斷攪拌溶解即可。 4、“沖服藥”:將沖服藥調(diào)入煎好藥汁或開水中沖服。 5、其它特殊藥物按醫(yī)囑煎煮。 中藥的服法: 一、每天煎一劑,每劑煎二汁,早、晚各服一汁,一般在飯后服為宜。 二、丸藥一般每天服二次,服時最好將藥烊開服用,便于吸收增強(qiáng)療效。 未煎藥需妥善保管,防止受潮、變質(zhì)。 怎么熬中藥,如何服中藥?--ZT 怎么熬中藥,如何服中藥? (1)中藥的煎煮是有一定要求的,具體有:①每次將一劑中藥飲片材料放入煲內(nèi),加入清水,觀察加水能否浸滿藥面,不足時可稍加水量。②一般浸泡半小時使中藥飲片的有效成分易于煎出(如趕時間,此步驟可略去)。③先用猛火煎至充分沸騰1-3分鐘。然后收至小火,煎20-30分鐘使之成一碗,用消毒紗布或咖啡格濾渣倒入杯內(nèi),溫?zé)岱?。④一次將藥物煎好后,可以將首劑和再煎的藥物混勻,以便藥效均衡?(2)服藥方法也是給藥護(hù)理中重要的護(hù)理內(nèi)容。清代徐靈胎曾指出:“方雖中病,而服之不得法,非特乏功,反而有害?!闭f明了服藥方法的重要性。在臨床實踐中也確有因服藥方法不符合要求而影響治療效果的。因此,在護(hù)理上必須正確執(zhí)行各種服藥方法。 ①湯劑的服法大致分為4種:分服:即是將每天1劑中藥,分2-3次等量分服。對老人小兒服藥有困難的也可采用少量多數(shù)或濃煎后服用。頓服:將1劑湯藥1次服下,以取其量大力峻、快速起效之作用。連服:是指在短時間內(nèi)連續(xù)給予大劑量藥物的服用方法。意在短時間內(nèi),使體內(nèi)達(dá)到較高的藥物濃度。②中成藥服服法一般分送服、沖服、調(diào)服、含化及喂服等。送服:是將藥放入口內(nèi),用溫開水或藥引、湯劑送服。沖服:即將藥物放入杯內(nèi),用溫開水、藥引等沖成懸混液后服用。調(diào)服:是將一些散劑用溫開水或白酒、醋等液體調(diào)成糊狀后口服。如安宮牛黃丸、紫雪丹等均用此法給藥。含化:是將丸、丹劑含在口中,讓藥慢慢溶化,緩緩咽下。如六神丸、喉癥丸、救心丹等。喂服:本法主要用于嬰幼兒、年老體弱或急危重癥病人。是指將中成藥溶成液狀,逐口喂給病人的一種方法。 (3)中醫(yī)用藥護(hù)理除了注意煎藥和服藥方式外還應(yīng)該注意以下內(nèi)容:①服藥溫度:服藥溫度一般是指服用中藥湯劑的藥液溫度或用于送服的、酒等溫度而言。常有熱服、溫服和冷服之分。熱服:是將剛煎好的藥液趁熱服下。常用于寒證。溫服:是將煎好的湯劑或送藥的水等放溫后再服用。一般湯劑均采用溫服。冷服:將煎好的湯劑放冷后服下。常用于熱證。②服藥劑量:用藥的劑量一般應(yīng)該由醫(yī)生根據(jù)具體情況具體決定。③服藥后應(yīng)注意休息,觀察藥物效果,觀察有不良反應(yīng)。尤其是服用峻烈或有毒性的藥物,更須嚴(yán)密觀察和記錄。④空腹服中藥易胃腸反應(yīng),如腹鳴、便前腹痛、大便稀爛,故適于大便硬結(jié)或便秘患者。如有胃病,宜進(jìn)食后一小時后服用。⑤對中西藥合用的病人,應(yīng)告訴中西藥服用的方法的間隔時間。⑥體虛、年老、胃寒易嘔吐或兒童,藥物可分兩次服用(相距時間可酌情)。⑦注意食物對藥效的影響,中醫(yī)歷來有“藥食同源”之說。這是因為藥性和食性都有“四氣”(寒、熱、溫、涼)和“五味”(辛、甘、酸、苦、咸)相同內(nèi)容和區(qū)別。同時某些食物本是藥物,既可食用,又當(dāng)藥用。如大棗、蓮子、桂圓、百合、山藥、赤小豆、海帶、甲魚、桑葚、黑芝麻、峰蜜等。既然食性和藥性有共同的性味,凡是食性與藥性相順應(yīng),食物能增強(qiáng)藥物的作用;食性與藥性相反,食物便會降低藥物的作用??傊澄锏恼_選擇,對提高藥物的療效,促進(jìn)病人早日康復(fù),具有與用藥同等重要的位置,飲食因素還可能對中藥的吸收有多種多樣的影響,要充分利用有利的食物因素來提高藥物的療效,減少妨礙吸收的因素。
一、特殊處理的藥物 1,先煎。目的為了增加藥物的溶解度,降低藥物毒性,充分發(fā)揮療效。先煎的藥物有:(1)有毒藥物:烏頭,附子,雪上一支蒿,商陸等。(2)礦物類,動物骨類:生石膏,穿山甲,珍珠母等。應(yīng)先煎15~30分鐘。 2,后下。目的為了減少揮發(fā)油的損耗,使有效成分免于分解破壞。后下藥物:(1)薄荷,木香,青蒿,玫瑰花,大黃,鉤藤,番瀉葉等。一般在煎好前10~15分鐘入藥即可。 3,烊化(溶化)。應(yīng)于其他藥物煎得慮出液后,再入藥液中溶化。有阿膠,龜膠,鹿膠,蜂蜜,硭硝等。 4,另煎。貴重藥材應(yīng)另煎。如:羚羊角,人參等。 5,包煎。花粉淀粉等應(yīng)包煎。二、火候 一般應(yīng)“先武后文”三、煎藥時間解表藥:頭煎時間:10~20分鐘。二煎時間:10~15分鐘滋補(bǔ)藥:頭煎時間:30~35分鐘。二煎時間:20~25分鐘一般藥:頭煎時間:20~25分鐘。二煎時間:15~20分鐘四、服藥 1、服藥溫度一般藥物宜溫服,嘔吐或中毒病唬戶杠鞠蘄角擱攜功毛人所服湯劑宜冷服,解表藥宜熱服。 2、服藥時間滋補(bǔ)藥宜飯后服,安神藥宜臨睡前服,解表藥宜趁熱服并覆蓋衣被,令其出汗 3、服藥劑量成人一次150ml,每日2次。兒童一次75ml,每日2次。還有湯劑煎煮器具應(yīng)用瓷器,陶瓷等,不銹鋼也行。千萬別用銅或鐵具。

7,中藥的正確熬制方法

先用自來水泡半小時。泡的水不要丟了(中藥是不需要洗的)。就用泡的水的藥去熬。先用大火熬到沸騰。沸騰后該小火,用小火熬20到30分鐘。然后將藥汁瀝出。在用同樣的方法熬第二遍(泡藥的過程可以省略)。將第一次和第二次的藥汁混合在分成兩份。就可以了。
一、煎藥容器以砂鍋、搪瓷器皿、不銹鋼為宜,嚴(yán)禁用鐵器?! 《?、中藥入煎前應(yīng)先用冷水浸泡20分鐘左右。煎藥用水量一般以浸過藥面1-3厘米。 大劑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藥物可適當(dāng)增加用水量?! ∪?、煎藥時間應(yīng)根據(jù)藥性而定,一般藥為30分鐘。解表藥、清熱藥、芳香類藥物不宜久煎,沸后煎15-20分鐘。滋補(bǔ)藥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鐘。煎藥時要攪拌藥料2-3次。每劑中藥一般煎二次,第二次煎時間可略短。  四、煎藥量:兒童每劑50-100毫升。成人每劑150-200毫升?! ∥?、特殊藥物的煎煮方法:  1、“先煎藥”:煮沸10-15分鐘,再加入其它藥同煎?! ?、“后下藥”:在一般藥即將煎至預(yù)定量時,投入同煎5分鐘即可?! ?、“溶化藥”:應(yīng)在其它藥煎至預(yù)定服藥量,取藥汁,微火煎煮,不斷攪拌溶解即可?! ?、“沖服藥”:將沖服藥調(diào)入煎好藥汁或開水中沖服?! ?、其它特殊藥物按醫(yī)囑煎煮。  中藥的服法:  一、每天煎一劑,每劑煎二汁,早、晚各服一汁,一般在飯后服為宜?! 《?、丸藥一般每天服二次,服時最好將藥烊開服用,便于吸收增強(qiáng)療效?! ∥醇逅幮柰咨票9?,防止受潮、變質(zhì)?! ≡趺窗局兴帲绾畏兴??  (1)中藥的煎煮是有一定要求的,具體有:①每次將一劑中藥飲片材料放入煲內(nèi),加入清水,觀察加水能否浸滿藥面,不足時可稍加水量。②一般浸泡半小時使中藥飲片的有效成分易于煎出(如趕時間,此步驟可略去)。③先用猛火煎至充分沸騰1-3分鐘。然后收至小火,煎20-30分鐘使之成一碗,用消毒紗布或咖啡格濾渣倒入杯內(nèi),溫?zé)岱?。④一次將藥物煎好后,可以將首劑和再煎的藥物混勻,以便藥效均衡。 ?2)服藥方法也是給藥護(hù)理中重要的護(hù)理內(nèi)容。清代徐靈胎曾指出:“方雖中病,而服之不得法,非特乏功,反而有害?!闭f明了服藥方法的重要性。在臨床實踐中也確有因服藥方法不符合要求而影響治療效果的。因此,在護(hù)理上必須正確執(zhí)行各種服藥方法。 ?、贉珓┑姆ù笾路譃?種:分服:即是將每天1劑中藥,分2-3次等量分服。對老人小兒服藥有困難的也可采用少量多數(shù)或濃煎后服用。頓服:將1劑湯藥1次服下,以取其量大力峻、快速起效之作用。連服:是指在短時間內(nèi)連續(xù)給予大劑量藥物的服用方法。意在短時間內(nèi),使體內(nèi)達(dá)到較高的藥物濃度。②中成藥服服法一般分送服、沖服、調(diào)服、含化及喂服等。送服:是將藥放入口內(nèi),用溫開水或藥引、湯劑送服。沖服:即將藥物放入杯內(nèi),用溫開水、藥引等沖成懸混液后服用。調(diào)服:是將一些散劑用溫開水或白酒、醋等液體調(diào)成糊狀后口服。如安宮牛黃丸、紫雪丹等均用此法給藥。含化:是將丸、丹劑含在口中,讓藥慢慢溶化,緩緩咽下。如六神丸、喉癥丸、救心丹等。喂服:本法主要用于嬰幼兒、年老體弱或急危重癥病人。是指將中成藥溶成液狀,逐口喂給病人的一種方法?! ?3)中醫(yī)用藥護(hù)理除了注意煎藥和服藥方式外還應(yīng)該注意以下內(nèi)容:①服藥溫度:服藥溫度一般是指服用中藥湯劑的藥液溫度或用于送服的、酒等溫度而言。常有熱服、溫服和冷服之分。熱服:是將剛煎好的藥液趁熱服下。常用于寒證。溫服:是將煎好的湯劑或送藥的水等放溫后再服用。一般湯劑均采用溫服。冷服:將煎好的湯劑放冷后服下。常用于熱證。②服藥劑量:用藥的劑量一般應(yīng)該由醫(yī)生根據(jù)具體情況具體決定。③服藥后應(yīng)注意休息,觀察藥物效果,觀察有不良反應(yīng)。尤其是服用峻烈或有毒性的藥物,更須嚴(yán)密觀察和記錄。④空腹服中藥易胃腸反應(yīng),如腹鳴、便前腹痛、大便稀爛,故適于大便硬結(jié)或便秘患者。如有胃病,宜進(jìn)食后一小時后服用。⑤對中西藥合用的病人,應(yīng)告訴中西藥服用的方法的間隔時間。⑥體虛、年老、胃寒易嘔吐或兒童,藥物可分兩次服用(相距時間可酌情)。⑦注意食物對藥效的影響,中醫(yī)歷來有“藥食同源”之說。這是因為藥性和食性都有“四氣”(寒、熱、溫、涼)和“五味”(辛、甘、酸、苦、咸)相同內(nèi)容和區(qū)別。同時某些食物本是藥物,既可食用,又當(dāng)藥用。如大棗、蓮子、桂圓、百合、山藥、赤小豆、海帶、甲魚、桑葚、黑芝麻、峰蜜等。既然食性和藥性有共同的性味,凡是食性與藥性相順應(yīng),食物能增強(qiáng)藥物的作用;食性與藥性相反,食物便會降低藥物的作用。總之,食物的正確選擇,對提高藥物的療效,促進(jìn)病人早日康復(fù),具有與用藥同等重要的位置,飲食因素還可能對中藥的吸收有多種多樣的影響,要充分利用有利的食物因素來提高藥物的療效,減少妨礙吸收的因素。  一、特殊處理的藥物  1,先煎。目的為了增加藥物的溶解度,降低藥物毒性,充分發(fā)揮療效。先煎的藥物有:(1)有毒藥物:烏頭,附子,雪上一支蒿,商陸等。(2)礦物類,動物骨類:生石膏,穿山甲,珍珠母等。應(yīng)先煎15~30分鐘。  2,后下。目的為了減少揮發(fā)油的損耗,使有效成分免于分解破壞。后下藥物:(1)薄荷,木香,青蒿,玫瑰花,大黃,鉤藤,番瀉葉等。一般在煎好前10~15分鐘入藥即可?! ?,烊化(溶化)。應(yīng)于其他藥物煎得慮出液后,再入藥液中溶化。有阿膠,龜膠,鹿膠,蜂蜜,硭硝等?! ?,另煎。貴重藥材應(yīng)另煎。如:羚羊角,人參等?! ?,包煎?;ǚ鄣矸鄣葢?yīng)包煎?! 《?、火候  一般應(yīng)“先武后文”  三、煎藥時間  解表藥:頭煎時間:10~20分鐘。二煎時間:10~15分鐘  滋補(bǔ)藥:頭煎時間:30~35分鐘。二煎時間:20~25分鐘  一般藥:頭煎時間:20~25分鐘。二煎時間:15~20分鐘  四、服藥  1、服藥溫度  一般藥物宜溫服,嘔吐或中毒病人所服湯劑宜冷服,解表藥宜熱服?! ?、服藥時間  滋補(bǔ)藥宜飯后服,安神藥宜臨睡前服,解表藥宜趁熱服并覆蓋衣被,令其出汗  3、服藥劑量  成人一次150ml,每日2次。兒童一次75ml,每日2次?! ∵€有湯劑煎煮器具應(yīng)用瓷器,陶瓷等,不銹鋼也行。千萬別用銅或鐵具。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