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亳州古井酒神廣場流光溢彩,古井貢酒舉辦的第八屆桃花春曲節(jié)在萬眾矚目中盛大啟幕!古井貢酒作為中國老八大名酒之一,將千年非遺技藝“桃花春曲”與京東超市的
“永利臻典——中國葡萄酒大賽”承載甄選中國葡萄酒頂尖佳釀、表彰優(yōu)秀釀酒人才、將中國葡萄酒推向更廣闊國際舞臺的愿景。近900款佳釀競逐最高榮譽,永利推動中國葡萄酒
2025年乙巳蛇年翩然而來。回望過去二十余載中,2001辛巳蛇年與2013癸巳蛇年誕生的一些波爾多佳釀已然進入適飲巔峰,于沉淀中漸漸嶄露其獨有魅力。香奈兒旗下的
飛天茅臺酒是一款醬香型白酒,采用高溫制曲,二次投料,堆積發(fā)酵的生產(chǎn)工藝,一般一年為一個生產(chǎn)周期。取酒后經(jīng)過勾兌、陳貯而成。其酒味呈醬香、窖底香、醇甜香而具獨特風格。酒體完美,香氣幽雅,酒味豐滿、醇厚。
聚山川之靈氣,蘊日月之精華,
開醬香之先河,樹白酒之典范。
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歷屆國家名酒評比之冠,尊為國酒。
原料:高粱、小麥、水
度數(shù):55%(V/V)
包裝:紙箱、彩盒、乳白玻璃瓶
自1951年茅臺酒廠建廠以來,幾十年間,茅臺酒幾次推陳出新,開發(fā)了上千種品類的酒品。其中最經(jīng)典的“五星”(金輪)和“飛天”,也幾次迭代,才創(chuàng)造出了今天最廣為人知的經(jīng)典造型。
60年代初,形制類似于解放初期的土陶瓶茅臺酒還在內(nèi)銷的“金輪牌”中使用,而且造型有多種變化。
60年代初的土陶瓶不再像早期一樣為上下兩節(jié)或三節(jié)形,而是整體瓶身為一體柱形,瓶肩邊緣有兩圈細細環(huán)形紋路。瓶體釉色為黃褐色,瓶底既沒有上釉,也沒有足圈,非常質(zhì)樸。
到了60年代中期,土陶瓶的瓶肩上出現(xiàn)了三級環(huán)形臺階,造型跟后來的特需黃醬非常接近。
60年代中后期“金輪牌”茅臺酒(陶瓷瓶)
60年代后期,又出現(xiàn)了深醬色和黃醬色的陶瓷瓶裝茅臺酒。形制跟之前的土陶瓶茅臺很相似。既有矮頸平肩細紋圈的陶瓷瓶,又有三級環(huán)形臺階形瓶肩的陶瓷瓶,與土陶瓶不同的是,陶瓷瓶裝的茅臺酒,瓶底開始上釉,而且有了足圈。
60年代還有一款非常流行的酒瓶,就是白瓷瓶。茅臺酒廠首次推出白瓷瓶裝是在1957年,主要用于出口外銷。從那時起,出口的“金輪牌”和“飛天牌”茅臺酒就開始大量使用白瓷瓶灌裝。進入60年代后,也有部分內(nèi)銷的“金輪牌”茅臺酒使用白瓷瓶。
這一時期白瓷瓶的瓶型已經(jīng)有了經(jīng)典的三級環(huán)形臺階瓶肩,只是瓶底無足圈,造型偏渾樸。但白瓷光潤,獨有其美?,F(xiàn)存極少,每一瓶都是罕見的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