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竹,茅竹的介紹

本文目錄一覽

1,茅竹的介紹

茅竹,即茅竹,竹子的一種,禾本科竹亞科剛竹屬,單軸散生型。常綠喬木狀竹類植物,稈大型,高可達20米以上,粗達18厘米。另,茅竹亦作地名,指祁陽縣茅竹鎮(zhèn)。

茅竹的介紹

2,毛竹的植物形態(tài)是怎樣的

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為禾本科竹亞科植物,又名茅竹、楠竹、南竹、江南竹。是我國竹類植物中分布最廣的竹種,東起臺灣,西至云南東北部,南自廣東和廣西中部,北至安徽北部,河南南部都有分布。毛竹的地下莖屬單軸型,具粗壯橫走的竹鞭。竹稈散生直立,高6~15米,胸徑6~15厘米,最長節(jié)間可達45厘米,無枝節(jié)間圓筒形,稈環(huán)平,分枝節(jié)間側(cè)有溝槽,稈環(huán)突出。冬筍白黃色,3~4月出土為春筍,籜鞘厚革質(zhì),紫褐色或褐色。分枝高,每節(jié)主枝2枚,3次分枝,小枝單生,長3~7厘米,每小枝著生葉2~4片,二列狀排列;葉片披針形,長5~10厘米,寬0.5~1.2厘米。毛竹

毛竹的植物形態(tài)是怎樣的

3,毛竹好還是楠竹好

毛竹和楠竹,是同一樣植物。楠竹,正式名稱:毛竹,是禾本科剛竹屬植物。毛竹地下莖為單軸散生。竿高達20余米,粗者可達20余厘米,幼竿密被細柔毛及厚白粉,籜環(huán)有毛,老竿無毛,并由綠色漸變?yōu)榫G黃色;基部節(jié)間甚短而向上則逐節(jié)較長,中部節(jié)間長達40厘米或更長,壁厚約1厘米(但有變異);竿環(huán)不明顯,低于籜環(huán)或在細竿中隆起?;X鞘背面黃褐色或紫褐色,具黑褐色斑點及密生棕色刺毛;籜耳微小,繸毛發(fā)達;籜舌寬短,強隆起乃至為尖拱形,邊緣具粗長纖毛;籜片較短,長三角形至披針形,有波狀彎曲,綠色,初時直立,以后外翻。末級小枝具2至4葉;葉耳不明顯,鞘口繸毛存在而為脫落性;葉舌隆起;葉片較小較薄,披針形,長4至11厘米,寬0.5至1.2厘米,下表面在沿中脈基部具柔毛,次脈3至6對,再次脈9條。花枝穗狀,長5至7厘米,基部托以4至6片逐漸稍較大的微小鱗片狀苞片,有時花枝下方尚有1至3片近于正常發(fā)達的葉,當此時則花枝呈頂生狀;佛焰苞通常在10片以上,常偏于一側(cè),呈整齊的復瓦狀排列,下部數(shù)片不孕而早落,致使花枝下部露出而類似花枝之柄,上部的邊緣生纖毛及微毛,無葉耳,具易落的鞘口繸毛,縮小葉小,披針形至錐狀,每片孕性佛焰苞內(nèi)具1至3枚假小穗。小穗僅有1朵小花;小穗軸延伸于最上方小花的內(nèi)稃之背部,呈針狀,節(jié)間具短柔毛;穎1片,長15至28毫米,頂端常具錐狀縮小葉有如佛焰苞,下部、上部以及邊緣常生毛茸;外稃長22至24毫米,上部及邊緣被毛;內(nèi)稃稍短于其外稃,中部以上生有毛茸;鱗被披針形,長約5毫米,寬約1毫米;花絲長4厘米,花藥長約12毫米;柱頭3,羽毛狀。穎果長橢圓形,長4.5至6毫米,直徑1.5至1.8毫米,頂端有宿存的花柱基部。筍期4月,花期5至8月。毛竹開花時,枝葉發(fā)黃,在竹枝頂部,生出諸多如紡錘形的苞,大量消耗竹子養(yǎng)分。毛竹開花結(jié)實后,竹葉脫落,竹稈枯黃死掉,竹鞭失去萌芽力。毛竹生長快、成材早、產(chǎn)量高、用途廣。造林五到十年后,就可年年砍伐利用。一株毛竹從出筍到成竹只需兩個月左右的時間,當年即可砍作造紙原料。若作竹材原料,也只需三至六年的加固生長就可砍伐利用。經(jīng)營好的竹林,除竹筍等竹副產(chǎn)品外,每畝可年產(chǎn)竹材1500至2000公斤。分布自秦嶺、漢水流域至長江流域以南,黃河流域也有多處栽培。毛竹根系集中稠密,竹稈生長快,生長量大。因此,要求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年平均溫度15至20℃,年降水量為1200至1800毫米。對土壤的要求也高于一般樹種,既需要充裕的水濕條件,又不耐積水淹浸。板巖、頁巖、花崗巖、砂巖等母巖發(fā)育的中、厚層肥沃酸性的紅壤、黃紅壤、黃壤上分布多,生長良好。在土質(zhì)粘重而干燥的網(wǎng)紋紅壤及林地積水、地下水位過高的地方則生長不良。在造林地選擇上應選擇背風向南的山谷、山麓、山腰地帶;土壤深度在50厘米以上;肥沃、濕潤、排水和透氣性良好的酸性砂質(zhì)土或砂質(zhì)壤土的地方。毛竹林的林下植被有油茶、拎本、姜子、鵝掌楸、山礬、懸鉤子、紫金牛、柔毛繡球,還有木荷,絲栗拷等,草本植物主要為禾本科、莎草科和蕨類植物如里白、鐵芒箕等。有時,毛竹亦與杉木、長柄水青岡、頭狀四照花等組成各種類型的混交林。在這些混交林中,毛竹一般居于第二層,L層為形體較高大的馬尾松等。

毛竹好還是楠竹好

推薦閱讀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