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漢宣帝和許文君到底有沒有孩子在漢宣帝之后即位的是誰其母親是
宣帝第一個皇后是許氏平君,他們的兒子就是后來的元帝宣帝有五個兒子:許皇后生孝元帝,張婕妤生淮陽憲王欽,衛(wèi)婕妤生楚孝王囂,公孫婕妤生東平思王宇,戎婕妤生中山哀王竟。孝宣許皇后,元帝母也。父廣漢,昌邑人,少時為昌邑王郎。從武帝上甘泉,誤取它郎鞍以被其馬,發(fā)覺,吏劾從行而盜,當死,有詔募下蠶室。后為宦者丞。上官桀謀反時,廣漢部索,其殿中廬有索長數(shù)尺可以縛入者數(shù)千枚,滿一篋緘封,廣漢索不得,它吏往得之。廣漢坐論為鬼薪,輸掖庭,后為暴室嗇夫。時宣帝養(yǎng)于掖庭,號皇曾孫,與廣漢同寺居。時掖庭令張賀,本衛(wèi)太子家吏,及太子敗,賀坐下刑,以舊恩養(yǎng)視皇曾孫甚厚。及曾孫壯大,賀欲以女孫妻之。是時,昭帝始冠,長八尺二寸。賀弟安世為右將軍,與霍將軍同心輔政,聞賀稱譽皇曾孫,欲妻以女,安世怒曰:“曾孫乃衛(wèi)太子后也,幸得以庶人衣食縣官,足矣,勿復言予女事?!庇谑琴R止。時許廣漢有女平君,年十四五,當為內者令歐侯氏子婦。臨當入,歐侯氏子死。其母將行卜相,言當大貴,母獨喜。賀聞許嗇夫有女,乃置酒請之,酒酣,為言:“曾孫體近,下人,乃關內侯,可妻也。”廣漢許諾。明日,嫗聞之,怒。廣漢重令為介,遂與曾孫,一歲生元帝。數(shù)月,曾孫立為帝,平君為婕妤。是時,霍將軍有小女,與皇太后有親。公卿議更立皇后,皆心儀霍將軍女,亦未有言。上乃詔求微時故劍,大臣知指,白立許婕妤為皇后。既立,霍光以后父廣漢刑人不宜君國,歲余乃封為昌成君。知羰纖霍光夫人顯欲貴其小女,道無從。明年,許皇后當娠,病。女醫(yī)淳于衍者,霍氏所愛,嘗入宮侍皇后疾。衍夫賞為掖庭戶衛(wèi),謂衍:“可過辭霍夫人行,為我求安池監(jiān)?!毖苋缪詧箫@。顯因生心,辟左右,字謂衍:“少夫幸報我以事,我亦欲報少夫,可乎?”衍曰:“夫人所言,何等不可者!”顯曰:“將軍素愛小女成君,欲奇貴之,愿以累少夫?!毖茉唬骸昂沃^邪?”顯曰:“婦人免乳大故,十死一生。今皇后當免身,可因投毒藥去也,成君即得為皇后矣。如蒙力事成,富貴與少夫共之?!毖茉唬骸八庪s治,當先嘗,安寧?”顯曰:“在少夫為之耳,將軍領天下,誰敢言者?緩急相護,但恐少夫無意耳!”衍良久曰:“愿盡力?!奔磽v附子,赍入長定宮?;屎竺馍砗螅苋「阶硬⒑洗筢t(yī)大丸以飲皇后。有頃曰:“我頭岑岑也,藥中得無有毒?”對曰:“無有?!彼旒訜?,崩。衍出,過見顯,相勞問,亦未敢重謝衍。后人有上書告諸醫(yī)待疾無狀者,皆收系詔獄,劾不道。顯恐急,即以狀具語光,因曰:“既失計為之,無令吏急衍!”光驚鄂,默然不應。其后奏上,署衍勿論。許后立三年而崩,謚曰恭哀皇后,葬杜南,是為杜陵南園。后五年,立皇太子,乃封太子外祖父昌成君廣漢為平恩侯,位特進。后四年,復封廣漢兩弟,舜為博望侯,延壽為樂成侯。許氏侯者凡三人。廣漢薨,謚曰戴侯,無子,絕。葬南園旁,置邑三百家,長丞奉守如法。宣帝以延壽為大司馬車騎將軍,輔政。元帝即位,復封延壽中子嘉為平恩侯,奉戴侯后,亦為大司馬、車騎將軍。古文行不行?應該能看懂
... 沒有注意啊. . 他又跟我說...我怎么會知道呢. 呵呵. . . .下次問問....
是許平君吧再看看別人怎么說的。
2,三國演義中張翼怎么死的
蜀國滅亡后,張翼死于亂軍之中。 性別 男 生日 196年3月~257年12月 籍貫 [益州]犍為武陽 [今四川彭山縣] 容貌 暫無相關記載 官至 左車騎將軍 家族資料 父親 未知 母親 未知 配偶 未知 兄弟姐妹 暫無相關資料 子女 張微 官至廣漢太守 相關人物 諸葛亮 馬忠 姜維 鐘會 曾效力過的勢力 魏 蜀漢 劉焉|璋 簡明歷史傳記 張翼字伯恭。劉備領益州牧后用翼為書佐。后翼舉孝廉,受職江陽長,漢水之戰(zhàn)中,曾任趙云副將。后遷涪陵縣令,升官后歷職梓潼、廣漢、蜀郡太守;諸葛亮為治理南夷,任翼為庲降都督、綏南中郎將。翼性格保守,執(zhí)法不能變通,不得少數(shù)民族的歡心。耆率劉胄造反,張翼未攻破他就被召還,以馬忠代之,馬忠在先前的基礎上斬殺劉胄、平定南土。諸葛亮出武功山,張翼任前軍都督,率軍與魏軍接戰(zhàn),表現(xiàn)活躍。亮卒后受爵關內侯,后任尚書;進封都城亭侯,備受重用。張翼以國小民勞,與姜維的伐魏用武方略爭持,未果,隨軍征,但自此二人不睦。姜維大破王經,斬敵以萬計,張翼勸維見好便收,為維所拒,后維果然攻狄道不能克。張翼每隨征,均為不得已而行;蜀漢亡,張翼隨姜維降鐘會于涪;次年,鐘會反叛未能成功,翼也被亂軍所殺。 簡明演義傳記 蜀左車騎將軍。初仕劉璋,先主攻益州,璋差翼前至雒城助戰(zhàn)。翼與劉璝守城,后先主圍城,翼殺璝而降。及先主踐祚,起兵伐吳,以翼為中軍護尉。及先主崩,南蠻反,翼隨丞相亮平之,領扶風太守,隨之北伐,屢立戰(zhàn)功,遷征西大將軍。亮薨,翼隨姜維伐魏,數(shù)為先鋒。車騎將軍夏侯霸陣亡,翼為左車騎將軍,守陽安關。后蜀滅,翼隨維降。及鐘會反,魏平之,翼等亦死于亂軍之中。
張嶷 字: 伯岐 生卒: ? — 254 終屬: 蜀 籍貫: 益州巴西南充國[今四川南充] 官至: 蕩寇將軍 關內侯 張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國人也。弱冠為縣功曹。先主定蜀之際,山寇攻縣,縣長捐家逃亡,嶷冒白刃,攜負夫人,夫人得免。由是顯名,州召為從事。建興五年,丞相亮北住漢中,廣漢、綿竹山賊張慕等鈔盜軍資,劫掠吏民,嶷以都尉將兵討之。嶷度其鳥散,難以戰(zhàn)禽,乃詐與和親,克期置酒。酒酣,嶷身率左右,因斬慕等五十馀級,渠帥悉殄。尋其馀類,旬日清泰。拜為牙門將,屬馬忠,北討汶山叛羌,南平四郡蠻夷,輒有籌畫戰(zhàn)克之功。 初,越西郡自丞相亮討高定之后,叟夷數(shù)反,殺太守龔祿、焦璜,是后太守不敢之郡,只住(安定)〔安上〕縣,去郡八百馀里,其郡徒有名而已。時論欲復舊郡,除嶷為越巂太守,嶷將所領往之郡,誘以恩信,蠻夷皆服,頗來降附。北徼捉馬最驍勁,不承節(jié)度,嶷乃往討,生縛其帥魏狼,又解縱告喻,使招懷馀類。表拜狼為邑侯,種落三千馀戶皆安土供職。諸種聞之,多漸降服,嶷以功賜爵關內侯。 定莋、臺登、卑水三縣去郡三百馀里,舊出鹽鐵及漆,而夷徼久自固食。嶷率所領奪取,署長吏焉。嶷之到定莋,定莋率豪狼岑,盤木王舅,甚為蠻夷所信任,忿嶷自侵,不自來詣。嶷使壯士數(shù)十直往收致,撻而殺之,持尸還種,厚加賞賜,喻以狼岑之惡,且曰:“無得妄動,動即殄矣!”種類咸面縛謝過。嶷殺牛饗宴,重申恩信,遂獲鹽鐵,器用周贍。 在郡十五年,邦域安穆。屢乞求還,乃征詣成都。(夷民)〔民夷〕戀慕,扶轂泣涕。嶷至,拜蕩寇將軍。魏狄道長李簡密書請降,衛(wèi)將軍姜維率嶷等因簡之資以出隴西。既到狄道,簡悉率城中吏民出迎軍。軍前與魏將徐質交鋒,嶷臨陳隕身,然其所殺傷亦過倍。南土越西民夷聞嶷死,無不悲泣,為嶷立廟,四時水旱輒祀之。
簡明歷史傳記 張翼字伯恭。劉備領益州牧后用翼為書佐。后翼舉孝廉,受職江陽長,漢水之戰(zhàn)中,曾任趙云副將。后遷涪陵縣令,升官后歷職梓潼、廣漢、蜀郡太守;諸葛亮為治理南夷,任翼為庲降都督、綏南中郎將。翼性格保守,執(zhí)法不能變通,不得少數(shù)民族的歡心。耆率劉胄造反,張翼未攻破他就被召還,以馬忠代之,馬忠在先前的基礎上斬殺劉胄、平定南土。諸葛亮出武功山,張翼任前軍都督,率軍與魏軍接戰(zhàn),表現(xiàn)活躍。亮卒后受爵關內侯,后任尚書;進封都城亭侯,備受重用。張翼以國小民勞,與姜維的伐魏用武方略爭持,未果,隨軍征,但自此二人不睦。姜維大破王經,斬敵以萬計,張翼勸維見好便收,為維所拒,后維果然攻狄道不能克。張翼每隨征,均為不得已而行;蜀漢亡,張翼隨姜維降鐘會于涪;次年,鐘會反叛未能成功,翼也被亂軍所殺。 簡明演義傳記 蜀左車騎將軍。初仕劉璋,先主攻益州,璋差翼前至雒城助戰(zhàn)。翼與劉璝守城,后先主圍城,翼殺璝而降。及先主踐祚,起兵伐吳,以翼為中軍護尉。及先主崩,南蠻反,翼隨丞相亮平之,領扶風太守,隨之北伐,屢立戰(zhàn)功,遷征西大將軍。亮薨,翼隨姜維伐魏,數(shù)為先鋒。車騎將軍夏侯霸陣亡,翼為左車騎將軍,守陽安關。后蜀滅,翼隨維降。及鐘會反,魏平之,翼等亦死于亂軍之中。
3,劉備只有一個兒子嗎
還有兩個親生的:劉永和劉理。和一個義子:劉封。
劉永字公壽,先主子,后主庶弟也。章武元年六月,使司徒靖立永為魯王,策曰:“小子永,受茲青土。聯(lián)承天序,繼統(tǒng)大業(yè),遵修稽古,建爾國家,封于東土,奄有龜蒙,世為藩輔。嗚呼,恭聯(lián)之詔;惟彼魯邦,一變適道,風化存焉。人之好德,世茲懿美。王其秉心率禮,綬爾士民,是饗是宜,其戒之哉!”建興八年,改封為甘陵王。初,永憎宦人黃皓,皓既信任用事,譖構永于后主,后主稍疏外永,至不得朝見者十余年。咸熙元年,永東遷洛陽,拜奉車都尉,封為鄉(xiāng)侯。
劉理字奉孝,亦后主庶弟也,與永異母。章武元年六月,使司徒靖立理為梁王,策曰:“小子理,聯(lián)統(tǒng)承漢序,祗順天命,遵修典秩,建爾于東,為漢藩輔。惟彼梁土,畿甸之邦,民狎教化,易導以禮。往悉乃心,懷保黎庶,以永爾國,王其敬之哉!”建興八年,改封理為安平王。延熙七年卒,謚曰悼王。子哀王胤嗣,十九年卒。子殤王承嗣,二十年卒。景耀四年詔曰:“安平王,先帝所命。三世早夭,國嗣頹絕,聯(lián)用傷悼。其以武邑侯輯襲王位?!陛嫞碜右?,咸熙元年,東遷洛陽,拜奉車都尉,封鄉(xiāng)侯。
劉封者,本羅侯寇氏之子,長沙劉氏之甥也。先主至荊州,以未有繼嗣,養(yǎng)封為子。及先主入蜀,自葭萌還攻劉璋,時封年二十余,有武藝,氣力過人,將兵俱與諸葛亮、張飛等溯流西上,所在戰(zhàn)克。益州既定,以封為副軍中郎將。
初,劉璋遣扶風孟達副法正,各將兵二千人,使迎先主,先主因令達并領其眾,留屯江陵。蜀平后,以達為宜都太守。建安二十四年,命達從秭歸北攻房陵,房陵太守蒯祺為達兵所害。達將進攻上庸,先主陰恐難獨任,乃遣封自漢中乘沔水下統(tǒng)達軍,與達軍會上庸。上庸太守申耽舉眾降,遣妻子及宗族詣成都。先主加耽征北將軍,領上庸太守、員鄉(xiāng)侯如故,以耽弟儀為建信將軍、西城將軍,遷松為副軍將軍。自關羽圍樊城、襄陽,連呼封、達,令發(fā)兵自助。封、達辭以山郡初附,未可動搖,不承羽命。會羽覆敗,先主恨之。又封與達忿爭不和,封尋奪達鼓吹。達既懼罪,又忿恚封,遂表辭先主,率所領降魏。魏文帝善達之姿才容觀,以為散騎常侍、建武將軍,封平陽亭侯。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為新都郡,以]達領新城太守。遣征南將軍夏侯尚、右將軍徐晃與達共襲封。達與封書曰:“古人有言:‘疏不間親,新不加舊’。此謂上明下直,讒慝不行也。若乃權君譎主,賢父慈親,猶有忠臣蹈功以罹禍,孝子抱仁以陷難,種、商、白起、孝己、伯奇,皆其類也。其所以然,非骨肉好離,親親樂患也。或有恩移愛易,亦有讒間其間,雖忠臣不能移于君,孝子不能變之于父者也。勢利所加,改親為仇,況非親乎!故申生、衛(wèi)伋、御寇、楚建稟受形之氣,當嗣立之正,而猶如此。今足下與漢中王,道路之人耳,親非骨血而據勢權,義非君臣而處上位,征則有偏任之威,居則有副軍之號,遠近所間也。自立阿斗為太子已來,有識之人相為寒心。如使申生從子輿之言,必為太伯;衛(wèi)伋聽其弟之謀,無彰父之譏也。且小白出奔,入而為霸;重耳逾垣,卒以克復。自古有之,非獨今也。
“夫智貴免禍,明尚夙達,仆揆漢中王慮定于內疑生于外矣;慮定則心固,疑生則心懼,亂禍之興作,未曾不由廢立之間也。私怨人情,不能不見,恐左右必有以間于漢中王矣。然則疑成怨間,其發(fā)若踐機耳。今足下在遠,尚可假息一時;若大軍遂進,足下失據而還,竊相為危之。昔微子去殷,智果別族,違難背禍,猶皆如斯。今足下棄父母而為人后,非禮也;知禍將至而留之,非智也;見正不從而疑之,非義也。自號為丈夫,為此三者,何所貴乎?以足下之才,棄身來東,繼嗣羅侯,不為背親也;北面事君,以正綱紀,不為棄舊也;怒不致亂,以免危亡,不以徒行也。加陛下新受禪命,虛心側席,以德懷遠,若足下翻然內向,非但與仆為倫,受三百戶封,繼統(tǒng)羅國而已,當更剖符大邦,為始封之君。陛下大軍,金鼓以震,當轉都宛、鄧;若二敵不平,軍無還期。足下宜因此時早定良計?!兑住酚小姶笕恕?,《詩》有‘自求多?!P幸?。今足下勉之,無使狐突閉門不出?!狈獠粡倪_言。
申儀叛封,封破走還成都。申耽降魏,魏假耽懷集將軍,徒居南陽,儀魏興太守,封(真鄉(xiāng)侯)[員鄉(xiāng)侯],屯洵口。封既至,先主責封之侵陵達,又不救羽。諸葛亮慮封剛猛,易世之后終難制御,勸先主因此除之。于是賜封死,使自裁。封嘆曰:“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先主為之流涕。達本字子敬,避先主叔父敬,改之。
彭囗[音漾]字永年,廣漢人。身長八尺,容貌甚偉。姿性驕傲,多所輕忽,惟敬同郡秦子敕,薦之于太守許靖曰:“昔高宗夢傅說,周文求呂尚,爰及漢祖,納食其于布衣,此乃帝王之所以倡業(yè)垂統(tǒng),緝熙厥功也。今明府稽古皇極,允執(zhí)神靈,體公劉之德,行勿翦之惠,《清廟》之作于是乎始,褒貶之義于是乎興,然而六翮未之備也。伏見處士綿竹秦宓,膺山甫之德,履雋生之直,枕石漱流,吟詠云囗[音蘊]偃息于仁義之途,恬淡于浩然之域,高概節(jié)行,守直不虧,雖古人潛遁,蔑以加旃。若明府能招致此人,必有忠讜落落之譽,豐功厚利,建跡立勛,然后紀功于王府,飛聲于來世,不亦美哉!”
囗仕州不過書佐,后又為眾人所謗毀于州牧劉璋,璋髠鉗囗為徒隸。會先主入蜀,溯流北行。囗欲納說先主,乃往見龐統(tǒng)。統(tǒng)與囗非故人,又適有賓客,囗徑上床臥,謂統(tǒng)曰:“須客罷當與卿善談?!苯y(tǒng)客既罷,往就囗坐,囗又先責統(tǒng)食,然后共語,因留信宿,至于經日。統(tǒng)大善之,而法正宿自知囗,遂并致之先主。先主亦以為奇,數(shù)令囗宣傳軍事,指授諸將,奉使稱意,識遇日加。成都既定,先主領益州牧,拔囗為治中從事。囗起徒步,一朝處州人之上,形色囂然,自矜得遇滋甚。諸葛亮雖外接待囗,而內不能善,屢密言先主,囗心大志廣,難可保安。先主既敬信亮,加察囗行事,意以稍疏,左遷囗為陽江太守。
囗聞當遠出,私情不悅,往詣馬超。超問囗曰:“卿才具秀拔,主公相待至重,謂卿當與孔明、孝直諸人齊足并驅,寧當外授小郡,失人本望乎?”囗曰:“老革荒悖,可復道邪!”又謂超曰:“卿為其外,我為其內,天下不足?!背b旅歸國,常懷危懼,聞囗言大驚,默然不答。囗退,具表囗辭,于是收囗付有司。
囗于獄中與諸葛亮書曰:“仆昔有事于諸侯,以為曹操暴虐,孫權無道,振威暗弱,其惟主公有霸王之器,可與興業(yè)致治,故乃翻然有輕舉之志。會人來西,仆因法孝直自炫鬻,龐統(tǒng)斟酌其間,遂得詣公于葭萌,指掌而譚,論治世之務,講霸王之義,建取益州之策,公亦宿慮明定,即相然贊,遂舉事焉。仆于故州不免凡庸,優(yōu)于罪罔,得遭風云激矢之中,求君得君,志行名顯,從布衣之中擢為國士,盜竊茂才。分子之厚,誰復過此。囗一朝狂悖,自求菹醢,為不忠不義之鬼乎!先民有言,左手據天下之圖,右手刎咽喉,愚夫不為也。況仆頗別菽麥者哉!所以有怨望意者,不自度量,茍以為首興事業(yè),而有投江陽之論,不懈主公之意,意卒感激,頗以被酒,脫失‘老’語。此仆之下愚薄慮所致,主公實未老也。且夫立業(yè),豈在老少,西伯九十,寧有衰志,負我慈父,罪有百死。至于內外之言,欲使孟起立功北州,戮力主公,共討曹操耳,寧敢有他志邪?孟起說之是也,但不分別其間,痛人心耳。昔每與龐統(tǒng)共相誓約,庶托足下末蹤,盡心于主公之業(yè),追名古人,載勛竹帛。統(tǒng)不幸而死,仆敗以取禍。自我墮之,將復誰怨!足下,當世伊、呂也,宜善與主公計事,濟其大猷。天明地察,神祗有靈,復何言哉!貴使足下明仆本心耳。行矣努力,自愛,自愛!”囗竟誅死,時年三十七。
另:《三國演義》自殺殉國的不是太子,太子叫劉璇。是北地王劉堪。
一個親生的叫劉禪 一個義子叫劉封
劉封原姓寇
其他的沒了
正史劉備還有其他的兒子演義里沒有提到
叫劉泳 劉理.
一個親生的叫劉禪 一個義子叫劉封
劉封原姓寇
其他的沒了
<<三國演義>>中是這么說的.............
否,劉禪為甘夫人所生
另外,三國演義中劉備白帝城托孤的時候,還有劉泳,劉理在場,劉備讓三兄弟拜諸葛亮為義父。劉詠,劉理皆為吳夫人之子。
另外,還有一個劉封,是劉備的義子,早死。
可見,劉備共有四個兒子。
劉禪其實能力一般吧,也不是差到掉渣的那種,劉備的子孫好像有很多吧,兒子嘛就不知道了。呵呵
不對,劉備有三個兒子,可以到白帝城看一下,當時他的兩個兒子跟著劉備一起打的江南,后來劉備病危的時候,這兩個兒子跪在當場,當時劉嬋不在,因為他在替劉備管理國家大事,沒有隨同前往.
4,二十四孝圖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二十四孝圖》是一本傳統(tǒng)的宣揚
儒家“孝”道的兒童讀物,這里魯迅先生借兒時自己閱讀的感受,
揭示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對但是反對白話文,提倡復古的傾向予以尖銳的抨擊。
《二十四孝》是元代郭居敬編錄的歷代二十四個孝子從不同角度、不同環(huán)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由于后來的印本大都配以圖畫,故又稱《二十四孝圖》。為中國古代宣揚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讀物。
1、虞舜孝感動天 《孟子》、《荀子》、《史記·五帝本紀》均載:舜大孝,父頑、母囂、弟傲,他忍辱行孝,“順適不失子道?!薄八锤麣v山?!睗h·劉向首輯《孝子傳》載其孝行,但未言象、鳥助耕事。敦煌變文《舜子變》載,舜至歷山,“見百余頃空田,心中硬咽。種子犁牛,無處取之。天知至孝,自有群豬(象)與(以)嘴耕地開垅,百鳥銜子拋田,天雨澆溉?!北容^完整地表現(xiàn)了虞舜孝行的故事情節(jié),并以詩贊曰:“孝順父母感于天,舜子濤(淘)井得銀錢。父母拋石壓舜子,感得穿井東家連”。電峽墓磚雕表現(xiàn)的是后母虐待舜及舜扶犁驅象耕地、群鳥為之助耕一事,與敦煌《舜子變》文所載略有不同。另在河南東漢寧孝子墓刻石、山西北魏瑯琊王司馬金龍墓木板漆畫中有虞舜行孝故事情節(jié)。宋·林同《孝詩》贊云:“孩提知所愛,妻子俱而衰。大孝終身榮,子于舜見之?!保ā端膸烊珪贰皠e集”三,下引《孝詩》同此)。元·郭居敬《二十四孝》列其為孝子之一,并序詩曰:“隊隊春耕象,紛紛耘草禽。嗣堯登寶位,孝感動天心?!?2、閔子騫單衣奉親 閔子騫(前515--?),《史記》有傳,名損,春秋魯國人,孔子弟子。《論語·學而》載:“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于其父母昆弟之言?!笔拸V濟、師覺授《孝子傳》均載其孝行之事。敦煌遺書《孝子傳》載:“閔子騫,名損,魯人也。父娶后妻,生二子。騫供養(yǎng)父母,孝敬無怠。后母嫉子,所生親子,衣加棉絮,子騫與蘆花絮衣,其父不知。冬月,遣子御車,騫不堪甚,騫手凍,數(shù)失韁靷,父乃責之,騫終不自理。父密察之,知騫有寒色,父以手扶之,見衣甚薄,毀而觀之,始知非絮。后妻二子,純衣以棉。父乃悲嘆,遂遣其妻。子騫雨淚前白父言:‘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愿大人思之?!笐M而止,后母改過,遂以三子均平,衣食如一,得成慈母。孝子聞于天下?!保ㄍ踔孛竦染帯抖鼗妥兾募废聝跃戆恕缎⒆觽鳌?,下引同此) 3、老萊子戲采娛親 老萊子,周楚國人,事二親至孝。師覺授首列其為《孝子傳》人物之一,傳曰:“老萊子者,楚人。行年七十,父母俱存,至孝蒸蒸。常著斑爛之衣。為飲,上堂腳跌,恐傷父母之心,僵仆為嬰兒啼??鬃釉?;‘父母老,常言不稱老,為其傷老也。若老萊子者,可謂不失孺子之心矣’”。敦煌遺書《孝子傳》所載略同,只是更為形象生動?!缎⒃姟酚匈潱弧捌呤阎袎?,人生似此稀。絕憐老萊子,猶反作兒戲”。 4、睒子鹿乳奉親 睒子,又作剡子、閃子、郯子,春秋魯國人,孔子弟子。關于他的孝行故事最早見于郭居敬《二十四孝》中。實物雕刻表現(xiàn)較早的則是山西省壺關南村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墓和洛陽北宋崇寧五年(1106年)石棺線刻“二十四孝”圖。在敦煌寫本中有睒子行孝事跡的記載,但這里的睒子卻是印度迦夷國人,他孝養(yǎng)二盲父母的故事,見于多種佛經記載,主要有《佛說睒子經》、《六度集經》卷五《睒道士本生》等。作為佛教藝術題材的睒子本生故事則在新疆克孜爾千佛洞、云岡石窟第9窟、敦煌莫高窟第428窟、麥積山第127窟等北朝或以前的石窟壁畫中有較多的表現(xiàn)。佛教傳入中國后,與中國傳統(tǒng)儒學相結合,表現(xiàn)孝道思想的睒子為當時的人們所利用,并借之以提倡傳統(tǒng)孝道文化。甚至在隋唐之際,佛教徒借重儒學孝悌觀,創(chuàng)作《父母恩重經》偽經,借以宣傳孝道思想。敦煌遺書《父母恩重經》號14、闕40寫本附孝子事跡記載:“……迦夷國王入山游獵,挽弓射鹿,誤傷閃(睒)胸,二父母仰天悲嗶。由閃至孝,諸天下藥涂瘡,閃子還活。父母眼開,明睹日月。不慈不孝,天不感應。閃子更生,父母開目。人之孝順,百行為本” 。唐·智升《開元釋教錄》卷18引錄《父母恩重經》內容與此相同。郭居敬《二十四孝》載:“父母年老,俱患雙眼,思食鹿乳,剡子乃衣鹿皮,入鹿群內取鹿乳供親,獵者見而欲射之,剡子俱以情告,乃免?!?5.曾參行孝 曾參,又稱曾子(前505~前405年),春秋魯國人,與其父曾點同為孔子弟子。《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載:“曾參,南武城人,字子輿,少孔子四十六歲。孔子以為能通孝道,故授之業(yè)。作《孝經》,死于魯”。蕭廣濟首將其列入《孝子傳》中,但未言具體孝行。虞盤佑《孝子傳》曰:“樂正者,曾參門人也,來候參。參采薪在野,母嚙右指,旋頃走歸,見正不語,人跪問母何患。母曰:‘無’。參曰:‘負薪右背痛,薪墮地,何謂無?’母曰:‘向者客來無所使,故嚙指呼汝耳?!瘏⒛吮弧??!短接[》卷412“孝上”引《論語·孔子家語》記載有曾參為孝母而辭去在齊國做官的機會一事。 6.魯義姑姊舍子救侄 魯義姑姊,春秋魯國人,史籍稱其為“村野之婦人”。漢·劉向《古列女傳》卷五、明·解縉《古今列女傳》均載:齊國攻打魯國,魯義姑姊為救兄之子而置己子于不顧,齊將問其故,魯義姑姊以大義陳之,齊軍感悟而不再攻打魯國,“魯君聞之,賜婦人束帛百端,號曰義姑姊”。畫面所表現(xiàn)的是齊將與魯義姑姊問答的情節(jié),婦人所抱小兒與身后站立的一小兒應為一人,即兄之子,前立小兒為己子。她不但以義行救了自己一家,而且保全了魯國的安全,其義大哉。 7.原谷拖輿諫父 原谷,實名元覺,又稱圓覺、袁覺,清水電峽宋墓題記作“元角行孝”。雜《孝子傳》載:“原谷者,不知何許人。祖年老,父母厭患之,意欲棄之。谷年十五,涕泣苦諫,父母不從,乃作輿舁棄之。谷乃隨收輿歸。父謂之曰:‘爾焉用此兇具?’谷乃曰:‘恐后父老,不能更作,得是以取之耳’。父感悟愧懼,乃載祖歸供養(yǎng)。尅己自責,更成純孝。谷乃純孫。”此段記載又見于《太平御覽》卷519。敦煌遺書《搜神記》引《史記》曰:“孫元覺者,陳留人也。年始十五,心愛孝順。其父不孝,元覺祖父年老,病瘦漸弱,其父憎嫌,遂縛筐舉舁棄深山。元覺悲泣諫父。父曰:‘阿年老,雖有人狀,昏耄如此,老而不死,化成狐魅?!旒呆ǜ笚壷钌?。元覺悲泣大哭,隨祖父歸去于深山,苦諫其父。父不從。元覺于是仰天大哭,又將輿歸來。父謂覺曰:‘此兇物,更將何用?’覺曰:‘此是成熟之物,后若送父,更不別造’。父得此語,甚大驚愕:‘汝是吾子,何得棄我?’元覺曰:‘父之化子,如水之下流,既承父訓,豈敢違之?!副愕酶形?,遂即卻將祖父歸來,精勤孝養(yǎng),倍于常日??鬃訃@曰:‘孝子不違其親,此之為也。” 8.文帝親嘗湯藥 文帝,即漢文帝劉恒,高祖第三子?!稘h書·文帝紀》載: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帶,親供粢盛。坐罪不及父母,下哀矜之語,仁孝聞天下。郭居敬《二十四孝》列入孝子之一,并序詩曰:“仁孝臨天下,巍巍冠百王。莫庭事賢母,湯藥必親嘗”。 9.淳于緹縈舍己救父 淳于緹縈,《史記》、《漢書》有傳?!短接[》、《藝文類聚》分別引《史記》、《漢書》傳為孝女:“淳于緹縈者,齊人也。父淳于意為太倉令,生女五人,縈最小。父犯罪當刑,乃罵其女曰:‘生女不生男,緩急非有益也’。緹縈自傷涕泣。隨父至長安,詣北闕上書言:‘父為吏,齊中皆稱廉平。今坐法當刑,妾傷死者不可復生,刑者不可復續(xù)。雖欲改過自新,其道無由。妾愿沒為官奴,以贖父之刑,使得自新?!瘽h文帝悲憐其意,原其父罪”。(《太平御覽》卷415)。畫面表現(xiàn)的正是緹縈隨父至長安為父贖罪的情形。林同《孝詩》贊曰:“仁矣文皇詔,悲哉孝女書。至今民受賜,非但活淳于?!?10.劉平舍子救侄 劉平,字公子,東漢楚郡彭城人,本名曠,顯宗后改為平?!逗鬂h書》、《東觀漢紀》均有傳,王莽時任郡吏,守葘丘長,后舉孝廉,拜濟陽郡丞,九江郡全椒長?!案紩r,天下亂,平弟仲為賊所殺。其后賊忽復至,平扶侍其母,奔走逃難。仲遺腹女始一歲,平抱仲女而棄其子,母欲還取之,平不聽,曰:‘力不能兩活,仲不可以絕類’,遂去不顧”?!稏|觀漢紀》卷l7載劉平“以仁孝著聞”。他不但孝順父母,而且仁義救侄而棄己子?!缎⒃姟焚澰唬骸暗茴惸侨萁^,吾雛聽自生。劉平端為母,伯道特沽名?!?11.董永賣身葬父 董永與仙女的故事見諸于許多文獻記載,劉向《孝子傳》稱他為“前漢董永?!比龂翰苤病鹅`芝篇》贊道:“董永遭家貧,父老財無遺。舉假以供養(yǎng),庸作致甘肥。債家填門至,不知用何歸。天靈感至德,神女為秉機?!薄斗ㄔ分榱帧肪砹齽⑾颉缎⒆觽鳌份d有較完整的情節(jié):“董永者,少偏孤,與父居,乃肆力田畝,鹿車載父自隨。父終,自賣于富公以供喪事。道逢一女,呼與語曰:‘愿為君妻?!炀阒粮还?,富公曰:‘汝為誰?’答曰:‘永妻,欲助償債’。公曰:‘汝織三百匹,遣汝。一旬乃畢,女出門謂永曰:‘我天女也,天令我助子償人債耳。’語畢,忽然不見”。敦煌遺書記載董永及其孝行故事的有《父母恩重經》、《孝子傳》、《古賢集》,并有專門的《董永變文》。《孝子傳》除引詳細的董永事跡外,還說“天子征永,拜為御史大夫”。《古賢集》也云:“董永賣身葬父母,感得天女助機絲?!薄抖雷兾摹烦拈L達一百三十四句,其中也有董永拜別仙女一事,與墓葬雕繪情節(jié)一致。唐末五代時,董永傳說極盛,至宋代時又有小說《董永遇仙記》,董永行孝的故事已十分完善。 12.紫荊復萌(或田真兄弟) 周景式《孝子傳》最早記載“荊樹連陰”的故事:“古有兄弟忽欲分異,出門見三荊樹株接葉連,陰嘆曰:‘木猶欲聚,況我兄弟而欲殊哉!’遂還,相為雍和也。一曰田真兄弟?!?《太平御覽》卷416、959及《藝文類聚》卷89、《初學記》卷17所引與此同。唯《御覽》卷421“義中”引《續(xù)齊諧記》稍詳,與墓葬雕刻內容更為接近,并指出田真為西漢人,成帝時官至太中大夫,“田真兄弟三人,家巨富,殊不睦。忽共議分財。金銀珠物各以斛量,田業(yè)生貲,平均如一。唯堂前一株紫荊樹花葉美茂,共議欲破為三,人各一分,待明就截之。爾夕樹即枯死,狀火燃,葉萎枝摧,根莖焦焠。真至,擕門而望之,大驚,謂語弟曰:‘樹木同株,聞雷分析,所以焦悴,是人不如樹木也?!虮蛔詣?,便不復解樹。樹應聲遂更青翠,華色繁美。兄弟相感,更合財產,遂成純孝之門”。畫面表現(xiàn)的正是兄弟三人見樹枯死而感悟痛哭的情景。敦煌遺書《二十四孝押座文》載有“共樹共枝爭判割,同胞同乳忍分張”,當指此事。 13.姜詩孝母 姜詩,字士游,東漢廣漢雒(今四川廣漢縣)人?!稏|觀漢紀》卷17載:“詩性至孝,母好飲江水,令兒常取水,溺死。夫婦痛,恐母知,詐曰游學。歲歲作衣,投于扛中,俄而涌泉出舍側,味如江水,旦生鯉一雙。”《后漢書·姜詩妻傳》所載略同,言詩妻亦“奉順尤篤”,并記有姜詩遣妻一事。敦煌遺書引《孝女傳》所載與此基本相同。林同《孝詩》贊曰:“日常供鯉鲙,旦輒汲江流。兒溺言游學,妻還感珍羞”。清水電峽墓將死去的姜詩雕刻出來以表示姜詩的孝行,實則其妻亦屬孝婦。郭居敬列其為二十四孝之一。 14.蔡順拾葚供親 蔡順,字君仲,汝南安城(今河南汝縣東南)人,“以至孝稱”?!逗鬂h書》有傳?!稏|觀漢紀》卷16記:“王莽亂,人相食。順取桑椹,赤黑異器。賊問所以,云:‘黑與母,赤自食’。賊異之,遺鹽二斗,受而不食”?!缎⒆觽餮a遺》所載與此基本相同,也與墓葬雕刻完全一致。但是,雜家《孝子傳》所記又與前不同:“……母飲酒吐嘔顛倒,恐母中毒,嘗母吐驗之”。是為《初學記》所記“蔡順嘗毒”之事。林同《孝詩》記有其孝行事四件:‘賊疑拾椹異,母怪棄薪還。雷震輒圜冢,火飛因伏棺”。敦煌遺書引《后漢書》亦記有“拾椹”、“嘗毒”、“火起伏棺”、“雷震圜?!彼募⑿?。查《后漢書·蔡順傳》記載并無拾椹供親之事,而記“心痛悟母”、“聞雷哭墓”二事,與前述曾參“心痛悟母”及后述的王裒“聞雷泣墓”頗為相似。 15.趙孝舍己救弟 趙孝,又名趙孝宗,山西長子縣石哲金墓榜題“趙孝宗”?!逗鬂h書》有傳,沛國蘄(今安徽宿縣)人,父善,王莽時為田禾將軍,任孝為郎,傳曰:“及天下亂,人相食。孝弟禮為餓賊所得,孝聞之,即自縛詣賊,曰:‘禮久餓羸瘦,不如孝肥飽?!\大驚,并放之?!薄稏|觀漢紀》卷17、《初學記》卷17、《藝文類聚》卷20均有載,并記有“趙孝食蔬”的故事。墓中表現(xiàn)的均為其舍己救弟的情節(jié)。 16.曹娥哭泣 曹娥,《后漢書·曹娥傳》曰:“孝女曹娥者,會稽上虞人也。父盱,能弦歌,為巫祝。漢安二年五月五日,于縣江訴濤(迎)婆娑神,溺死,不得尸骸。娥年十四,乃沿江號哭,晝夜不絕聲,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至元嘉元年,縣令度尚改葬娥于江南道傍,為立碑焉”。《太平御覽》卷415“孝女”引《會稽典錄》與此相同。《孝詩》有贊詩。 17.茅生殺雞 茅生,即茅容,《后漢書》有傳,字季偉,東漢陳留人?!端囄念惥邸肪?0“孝”、《太平御覽》卷414“孝下”均引《郭林宗別傳》記曰:“茅容,……年四十余,耕于野。時與等輩避雨樹下,眾皆夷踞相對,容獨危坐愈恭。林宗行見之而奇其異,遂與共言,因請寓宿。旦日,容殺雞為饌,林宗謂為己設,既而以供其母,自以草蔬與客同飯。林宗起拜之曰:‘卿賢乎哉!’因勸令學,卒以成德?!碑嬅姹憩F(xiàn)的正是茅生殺雞的情節(jié)?!缎⒃姟焚澰唬骸半u乃為母設,蔬惟與客同,賢哉茅季偉,誤矣郭林宗。” 18.江革行傭供母 江革,字次翁,漢代齊國臨淄人(今山東臨淄),《后漢書》、《東觀漢紀》均有傳。晉陶潛《孝傳》有錄。傳曰:“江革,齊人也。漢章帝時,避賊負母而逃,賊賢之,不害,而告其路。竭力庸債,以致甘暖,和顏悅色,以盡歡心。欲親之安,自挽車以行。鄉(xiāng)人歸之,號曰江巨孝。位至五官中郎將,天子嘉焉,寵遇甚厚。告歸,詔書褒美。就家禮其終身,以顯異行?!?]敦煌遺書《孝子傳》有載,較略:‘江草(革)字次翁,齊國臨淄人也。老母年邁,次載母不使牛馬,乃自居轅中,挽車令不動搖,恐母不安。后漢人也?!彼洖槠洹靶袀蚬┠浮钡那楣?jié),并未證“負母逃難”事。墓葬所刻則為其負母避賊逃難的情節(jié)。郭居敬列其為二十四孝之一。 19.郭巨埋兒 郭巨,河內溫(今河南溫縣西南)人。漢劉向首輯郭巨入《孝子傳》中。宋躬《孝子傳》亦有載。敦煌遺書中發(fā)現(xiàn)附有孝子事跡的《父母恩重經》寫本中有“郭巨至孝,天賜黃金”之句。另有多件寫本單獨記其事,較劉向所記稍詳,但基本一致,并指出郭巨為東漢人。其中《搜神記》記其孝行曰:“昔有郭巨者,字文氣,河內人也。家貧,養(yǎng)母至孝。巨有一子,年始兩歲,巨語妻曰:‘今饑貧如此,老母年高,供勤孝養(yǎng),恐不安存。所有美味,每減與子,今母饑羸,乃由此小兒。兒可再有,母難重見。今共卿殺子,而存母命?!迯姆蜓裕桓矣羞`。其妻抱子往向后園樹下,欲致子命。巨身掘地,欲擬埋之,語其妻曰:‘子命盡未?’妻不忍即害,必稱已死。巨掘地得一尺,乃得黃金一釜,釜上有銘曰:‘天賜孝子之金。郭巨殺子存母食,遂賜黃金一釜。官不得奪,私不得取。’……” 敦煌《孝子傳》S.389(乙卷)序詩云:“郭巨專行孝養(yǎng)心,時年饑險苦來侵,每被孩兒奪母命,生埋天感賜黃金?!庇帧豆刨t集》曰:“郭巨夫妻生葬兒?!惫泳戳衅錇槎男⒅弧?20.王祥臥冰 王祥,字休微,東漢瑯琊(今山東諸城縣東南)人,官至漢光祿勛,晉武帝拜為太保,賜爵為公?!稌x書·王祥傳》載:祥性至孝,繼母朱氏不慈,猶令掃除牛下,祥愈恭謹,“父母有疾,衣不解帶,湯藥必親嘗,母常欲生魚,時天寒冰凍,祥將解衣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之而歸?!械つ谓Y實,母命守之,每風雨,祥輒抱樹而泣。其篤孝純至如此”。晉蕭廣濟首將其列入《孝子傳》中,《孝詩》贊其孝行曰:“風李應難守,冬魚未易求。剖冰不辭凍,抱樹可勝愁。”有的墓將此兩件孝行同時刻出。敦煌遺書《孝子傳》引《魏書》僅記其“守樹”、未言“臥冰求鯉”事。郭居敬列其為二十四孝之一。 21.丁蘭刻木事親 丁蘭,漢代河內(今河南武陟縣西南)人?!短接[》卷414“孝下”、“祿養(yǎng)”條引《孫盛逸人傳》曰:“丁蘭者,河內人也。少喪考妣,不及供養(yǎng),乃刻木為人,仿佛親形,視之若生,朝夕定省……?!辈苤病鹅`芝篇》贊曰:“丁蘭少失母,自傷早孤焭??棠井攪烙H,朝夕致三牲。暴子見陵侮,犯罪以無形。木人為泣血,免淚全其名?!倍鼗瓦z書中有“丁蘭木母,以靈感應”之句。敦煌寫本《孝子傳》記載甚詳。另P.3680寫本記曰:“丁蘭(刻)木作慈親,孝養(yǎng)之恩感動神,圖舍忽然修斬如,血流灑地真如人?!薄缎⒃姟芬灿匈?。郭居敬列其為二十四孝之一。 22.陸績懷桔 陸績,字公紀,吳郡吳人,仕吳為郁林太守,博學善政,見稱當時。《后漢書》、《三國志·吳書》均有傳。傳曰:“績年六歲,于九江見袁術。術出桔,績懷三枚,去,拜辭墮地,術謂曰:‘陸郎作賓客而懷桔乎?’績跪答曰:‘欲歸遺母?!g大奇之?!逼湫㈨樔绱?!《初學記》卷17亦引《吳志》記有“陸績懷桔”事。其故事畫最早見于北魏洛陽寧懋石室?!缎⒃姟焚澰唬骸瓣懤勺髻e客,懷桔欲何為。遺母當然事,袁公乃稱奇?!?23.孟宗哭竹 孟宗,字恭武,三國吳江夏(今湖北漢陽縣之魯山)人,本名宗,避孫皓字,易名仁。任吳令、鹽池司馬,累遷光祿卿、司空?!度龂尽菚芬冻荣t傳》曰:“宗母嗜筍,冬節(jié)將至。時筍尚未出,宗入竹林哀嘆,而筍為之出,得以供母,皆認為至孝之所致感?!?白居易《白氏六貼》亦稱:孟宗后母好筍,令宗冬月求之,宗入竹林慟哭,筍為之出。敦煌遺書《孝子傳》所載更略。又敦煌遺書《古賢集》有“孟宗冬筍供不闕” 之句?!缎⒃姟焚澰唬骸叭f象死灰色,千林號怒聲。何人苦哀泣,凍竹強抽萌?!惫泳戳衅錇槎男⒅?。 24.王裒聞雷泣墓 王裒,字偉元,三國魏城陽營陵(今山東臨淄西北)人?!稌x書·王裒傳》載其孝行曰:“廬于墓側,旦夕常至墓所跪拜,攀柏悲號,涕淚著樹,樹為之枯。母性畏雷,母沒,每雷,輒至墓曰:‘裒在此’。乃讀《詩》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未嘗不三復流涕。門人受業(yè)者并廢《蓼莪》之篇?!薄缎⒆觽餮a遺》、《孝詩》所記與此略同。敦煌寫本伯.2621(原卷)亦記王裒孝行,但無“泣墓”事。S.5776(甲卷)、伯.3536(丙卷)記載較詳。丙卷序詩曰:“王裒慈母怕雷聲,每至春間不得寧,乃至百年亡沒后,語墳猶怕阿娘驚。
5,求二十四孝圖答案
所謂《二十四孝圖》是一本講中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故事的書,配有圖畫,主要目的是宣揚封建的孝道。魯迅先生從自己小時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入手,重點描寫了在閱讀“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個故事時所引起的強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
01孝感動天 02親嘗湯藥 03嚙指痛心 04百里負米05蘆衣順母 06鹿乳奉親 07戲彩娛親 08賣身葬父09刻木事親 10行傭供母 11懷橘遺親 12埋兒奉母13扇枕溫衾 14拾葚異器 15涌泉躍鯉 16聞雷泣墓17乳姑不怠 18臥冰求鯉 19恣蚊飽血 20扼虎救父21哭竹生筍 22嘗糞憂心 23棄官尋母1、虞舜孝感動天 《孟子》、《荀子》、《史記·五帝本紀》均載:舜大孝,父頑、母囂、弟傲,他忍辱行孝,“順適不失子道?!薄八锤麣v山?!睗h·劉向首輯《孝子傳》載其孝行,但未言象、鳥助耕事。敦煌變文《舜子變》載,舜至歷山,“見百余頃空田,心中硬咽。種子犁牛,無處取之。天知至孝,自有群豬(象)與(以)嘴耕地開垅,百鳥銜子拋田,天雨澆溉?!北容^完整地表現(xiàn)了虞舜孝行的故事情節(jié),并以詩贊曰:“孝順父母感于天,舜子濤(淘)井得銀錢。父母拋石壓舜子,感得穿井東家連”。電峽墓磚雕表現(xiàn)的是后母虐待舜及舜扶犁驅象耕地、群鳥為之助耕一事,與敦煌《舜子變》文所載略有不同。另在河南東漢寧孝子墓刻石、山西北魏瑯琊王司馬金龍墓木板漆畫中有虞舜行孝故事情節(jié)。宋·林同《孝詩》贊云:“孩提知所愛,妻子俱而衰。大孝終身榮,子于舜見之?!保ā端膸烊珪贰皠e集”三,下引《孝詩》同此)。元·郭居敬《二十四孝》列其為孝子之一,并序詩曰:“隊隊春耕象,紛紛耘草禽。嗣堯登寶位,孝感動天心?!薄 ?、閔子騫單衣奉親 閔子騫(前515--?),《史記》有傳,名損,春秋魯國人,孔子弟子?!墩撜Z·學而》載:“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于其父母昆弟之言?!笔拸V濟、師覺授《孝子傳》均載其孝行之事。敦煌遺書《孝子傳》載:“閔子騫,名損,魯人也。父娶后妻,生二子。騫供養(yǎng)父母,孝敬無怠。后母嫉子,所生親子,衣加棉絮,子騫與蘆花絮衣,其父不知。冬月,遣子御車,騫不堪甚,騫手凍,數(shù)失?\靷,父乃責之,騫終不自理。父密察之,知騫有寒色,父以手扶之,見衣甚薄,毀而觀之,始知非絮。后妻二子,純衣以棉。父乃悲嘆,遂遣其妻。子騫雨淚前白父言:‘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愿大人思之?!笐M而止,后母改過,遂以三子均平,衣食如一,得成慈母。孝子聞于天下。……”(王重民等編《敦煌變文集》下冊卷八《孝子傳》,下引同此) 3、老萊子戲采娛親 老萊子,周楚國人,事二親至孝。師覺授首列其為《孝子傳》人物之一,傳曰:“老萊子者,楚人。行年七十,父母俱存,至孝蒸蒸。常著斑爛之衣。為飲,上堂腳跌,恐傷父母之心,僵仆為嬰兒啼??鬃釉唬弧改咐?,常言不稱老,為其傷老也。若老萊子者,可謂不失孺子之心矣’”。敦煌遺書《孝子傳》所載略同,只是更為形象生動?!缎⒃姟酚匈潱弧捌呤阎袎?,人生似此稀。絕憐老萊子,猶反作兒戲”?! ?、睒子鹿乳奉親 睒子,又作剡子、閃子、郯子,春秋魯國人,孔子弟子。關于他的孝行故事最早見于郭居敬《二十四孝》中。實物雕刻表現(xiàn)較早的則是山西省壺關南村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墓和洛陽北宋崇寧五年(1106年)石棺線刻“二十四孝”圖。在敦煌寫本中有睒子行孝事跡的記載,但這里的睒子卻是印度迦夷國人,他孝養(yǎng)二盲父母的故事,見于多種佛經記載,主要有《佛說睒子經》、《六度集經》卷五《睒道士本生》等。作為佛教藝術題材的睒子本生故事則在新疆克孜爾千佛洞、云岡石窟第9窟、敦煌莫高窟第428窟、麥積山第127窟等北朝或以前的石窟壁畫中有較多的表現(xiàn)。佛教傳入中國后,與中國傳統(tǒng)儒學相結合,表現(xiàn)孝道思想的睒子為當時的人們所利用,并借之以提倡傳統(tǒng)孝道文化。甚至在隋唐之際,佛教徒借重儒學孝悌觀,創(chuàng)作《父母恩重經》偽經,借以宣傳孝道思想。敦煌遺書《父母恩重經》號14、闕40寫本附孝子事跡記載:“……迦夷國王入山游獵,挽弓射鹿,誤傷閃(睒)胸,二父母仰天悲嗶。由閃至孝,諸天下藥涂瘡,閃子還活。父母眼開,明睹日月。不慈不孝,天不感應。閃子更生,父母開目。人之孝順,百行為本” 。唐·智升《開元釋教錄》卷18引錄《父母恩重經》內容與此相同。郭居敬《二十四孝》載:“父母年老,俱患雙眼,思食鹿乳,剡子乃衣鹿皮,入鹿群內取鹿乳供親,獵者見而欲射之,剡子俱以情告,乃免?!薄 ?.曾參行孝 曾參,又稱曾子(前505~前405年),春秋魯國人,與其父曾點同為孔子弟子。《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載:“曾參,南武城人,字子輿,少孔子四十六歲??鬃右詾槟芡ㄐ⒌?,故授之業(yè)。作《孝經》,死于魯”。蕭廣濟首將其列入《孝子傳》中,但未言具體孝行。虞盤佑《孝子傳》曰:“樂正者,曾參門人也,來候參。參采薪在野,母嚙右指,旋頃走歸,見正不語,人跪問母何患。母曰:‘無’。參曰:‘負薪右背痛,薪墮地,何謂無?’母曰:‘向者客來無所使,故嚙指呼汝耳?!瘏⒛吮弧薄!短接[》卷412“孝上”引《論語·孔子家語》記載有曾參為孝母而辭去在齊國做官的機會一事。 6.魯義姑姊舍子救侄 魯義姑姊,春秋魯國人,史籍稱其為“村野之婦人”。漢·劉向《古列女傳》卷五、明·解縉《古今列女傳》均載:齊國攻打魯國,魯義姑姊為救兄之子而置己子于不顧,齊將問其故,魯義姑姊以大義陳之,齊軍感悟而不再攻打魯國,“魯君聞之,賜婦人束帛百端,號曰義姑姊”。畫面所表現(xiàn)的是齊將與魯義姑姊問答的情節(jié),婦人所抱小兒與身后站立的一小兒應為一人,即兄之子,前立小兒為己子。她不但以義行救了自己一家,而且保全了魯國的安全,其義大哉。 7.原谷拖輿諫父 原谷,實名元覺,又稱圓覺、袁覺,清水電峽宋墓題記作“元角行孝”。雜《孝子傳》載:“原谷者,不知何許人。祖年老,父母厭患之,意欲棄之。谷年十五,涕泣苦諫,父母不從,乃作輿舁棄之。谷乃隨收輿歸。父謂之曰:‘爾焉用此兇具?’谷乃曰:‘恐后父老,不能更作,得是以取之耳’。父感悟愧懼,乃載祖歸供養(yǎng)。尅己自責,更成純孝。谷乃純孫。”此段記載又見于《太平御覽》卷519。敦煌遺書《搜神記》引《史記》曰:“孫元覺者,陳留人也。年始十五,心愛孝順。其父不孝,元覺祖父年老,病瘦漸弱,其父憎嫌,遂縛筐舉舁棄深山。元覺悲泣諫父。父曰:‘阿年老,雖有人狀,昏耄如此,老而不死,化成狐魅?!旒呆ǜ笚壷钌?。元覺悲泣大哭,隨祖父歸去于深山,苦諫其父。父不從。元覺于是仰天大哭,又將輿歸來。父謂覺曰:‘此兇物,更將何用?’覺曰:‘此是成熟之物,后若送父,更不別造’。父得此語,甚大驚愕:‘汝是吾子,何得棄我?’元覺曰:‘父之化子,如水之下流,既承父訓,豈敢違之?!副愕酶形?,遂即卻將祖父歸來,精勤孝養(yǎng),倍于常日??鬃訃@曰:‘孝子不違其親,此之為也?!薄 ?.文帝親嘗湯藥 文帝,即漢文帝劉恒,高祖第三子?!稘h書·文帝紀》載: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帶,親供粢盛。坐罪不及父母,下哀矜之語,仁孝聞天下。郭居敬《二十四孝》列入孝子之一,并序詩曰:“仁孝臨天下,巍巍冠百王。莫庭事賢母,湯藥必親嘗”。 9.淳于緹縈舍己救父 淳于緹縈,《史記》、《漢書》有傳?!短接[》、《藝文類聚》分別引《史記》、《漢書》傳為孝女:“淳于緹縈者,齊人也。父淳于意為太倉令,生女五人,縈最小。父犯罪當刑,乃罵其女曰:‘生女不生男,緩急非有益也’。緹縈自傷涕泣。隨父至長安,詣北闕上書言:‘父為吏,齊中皆稱廉平。今坐法當刑,妾傷死者不可復生,刑者不可復續(xù)。雖欲改過自新,其道無由。妾愿沒為官奴,以贖父之刑,使得自新?!瘽h文帝悲憐其意,原其父罪”。(《太平御覽》卷415)。畫面表現(xiàn)的正是緹縈隨父至長安為父贖罪的情形。林同《孝詩》贊曰:“仁矣文皇詔,悲哉孝女書。至今民受賜,非但活淳于?!薄 ?0.劉平舍子救侄 劉平,字公子,東漢楚郡彭城人,本名曠,顯宗后改為平?!逗鬂h書》、《東觀漢紀》均有傳,王莽時任郡吏,守葘丘長,后舉孝廉,拜濟陽郡丞,九江郡全椒長?!案紩r,天下亂,平弟仲為賊所殺。其后賊忽復至,平扶侍其母,奔走逃難。仲遺腹女始一歲,平抱仲女而棄其子,母欲還取之,平不聽,曰:‘力不能兩活,仲不可以絕類’,遂去不顧”?!稏|觀漢紀》卷l7載劉平“以仁孝著聞”。他不但孝順父母,而且仁義救侄而棄己子?!缎⒃姟焚澰唬骸暗茴惸侨萁^,吾雛聽自生。劉平端為母,伯道特沽名。” 11.董永賣身葬父 董永與仙女的故事見諸于許多文獻記載,劉向《孝子傳》稱他為“前漢董永?!比龂翰苤病鹅`芝篇》贊道:“董永遭家貧,父老財無遺。舉假以供養(yǎng),庸作致甘肥。債家填門至,不知用何歸。天靈感至德,神女為秉機?!薄斗ㄔ分榱帧肪砹齽⑾颉缎⒆觽鳌份d有較完整的情節(jié):“董永者,少偏孤,與父居,乃肆力田畝,鹿車載父自隨。父終,自賣于富公以供喪事。道逢一女,呼與語曰:‘愿為君妻?!炀阒粮还?,富公曰:‘汝為誰?’答曰:‘永妻,欲助償債’。公曰:‘汝織三百匹,遣汝。一旬乃畢,女出門謂永曰:‘我天女也,天令我助子償人債耳?!Z畢,忽然不見”。敦煌遺書記載董永及其孝行故事的有《父母恩重經》、《孝子傳》、《古賢集》,并有專門的《董永變文》?!缎⒆觽鳌烦敿毜亩朗论E外,還說“天子征永,拜為御史大夫”?!豆刨t集》也云:“董永賣身葬父母,感得天女助機絲?!薄抖雷兾摹烦拈L達一百三十四句,其中也有董永拜別仙女一事,與墓葬雕繪情節(jié)一致。唐末五代時,董永傳說極盛,至宋代時又有小說《董永遇仙記》,董永行孝的故事已十分完善?! ?2.紫荊復萌(或田真兄弟) 周景式《孝子傳》最早記載“荊樹連陰”的故事:“古有兄弟忽欲分異,出門見三荊樹株接葉連,陰嘆曰:‘木猶欲聚,況我兄弟而欲殊哉!’遂還,相為雍和也。一曰田真兄弟?!?《太平御覽》卷416、959及《藝文類聚》卷89、《初學記》卷17所引與此同。唯《御覽》卷421“義中”引《續(xù)齊諧記》稍詳,與墓葬雕刻內容更為接近,并指出田真為西漢人,成帝時官至太中大夫,“田真兄弟三人,家巨富,殊不睦。忽共議分財。金銀珠物各以斛量,田業(yè)生貲,平均如一。唯堂前一株紫荊樹花葉美茂,共議欲破為三,人各一分,待明就截之。爾夕樹即枯死,狀火燃,葉萎枝摧,根莖焦焠。真至,擕門而望之,大驚,謂語弟曰:‘樹木同株,聞雷分析,所以焦悴,是人不如樹木也?!虮蛔詣?,便不復解樹。樹應聲遂更青翠,華色繁美。兄弟相感,更合財產,遂成純孝之門”。畫面表現(xiàn)的正是兄弟三人見樹枯死而感悟痛哭的情景。敦煌遺書《二十四孝押座文》載有“共樹共枝爭判割,同胞同乳忍分張”,當指此事?! ?3.姜詩孝母 姜詩,字士游,東漢廣漢雒(今四川廣漢縣)人?!稏|觀漢紀》卷17載:“詩性至孝,母好飲江水,令兒常取水,溺死。夫婦痛,恐母知,詐曰游學。歲歲作衣,投于扛中,俄而涌泉出舍側,味如江水,旦生鯉一雙?!薄逗鬂h書·姜詩妻傳》所載略同,言詩妻亦“奉順尤篤”,并記有姜詩遣妻一事。敦煌遺書引《孝女傳》所載與此基本相同。林同《孝詩》贊曰:“日常供鯉鲙,旦輒汲江流。兒溺言游學,妻還感珍羞”。清水電峽墓將死去的姜詩雕刻出來以表示姜詩的孝行,實則其妻亦屬孝婦。郭居敬列其為二十四孝之一?! ?4.蔡順拾葚供親 蔡順,字君仲,汝南安城(今河南汝縣東南)人,“以至孝稱”。《后漢書》有傳?!稏|觀漢紀》卷16記:“王莽亂,人相食。順取桑椹,赤黑異器。賊問所以,云:‘黑與母,赤自食’。賊異之,遺鹽二斗,受而不食”?!缎⒆觽餮a遺》所載與此基本相同,也與墓葬雕刻完全一致。但是,雜家《孝子傳》所記又與前不同:“……母飲酒吐嘔顛倒,恐母中毒,嘗母吐驗之”。是為《初學記》所記“蔡順嘗毒”之事。林同《孝詩》記有其孝行事四件:‘賊疑拾椹異,母怪棄薪還。雷震輒圜冢,火飛因伏棺”。敦煌遺書引《后漢書》亦記有“拾椹”、“嘗毒”、“火起伏棺”、“雷震圜?!彼募⑿?。查《后漢書·蔡順傳》記載并無拾椹供親之事,而記“心痛悟母”、“聞雷哭墓”二事,與前述曾參“心痛悟母”及后述的王裒“聞雷泣墓”頗為相似?! ?5.趙孝舍己救弟 趙孝,又名趙孝宗,山西長子縣石哲金墓榜題“趙孝宗”?!逗鬂h書》有傳,沛國蘄(今安徽宿縣)人,父善,王莽時為田禾將軍,任孝為郎,傳曰:“及天下亂,人相食。孝弟禮為餓賊所得,孝聞之,即自縛詣賊,曰:‘禮久餓羸瘦,不如孝肥飽。’賊大驚,并放之?!薄稏|觀漢紀》卷17、《初學記》卷17、《藝文類聚》卷20均有載,并記有“趙孝食蔬”的故事。墓中表現(xiàn)的均為其舍己救弟的情節(jié)。 16.曹娥哭泣 曹娥,《后漢書·曹娥傳》曰:“孝女曹娥者,會稽上虞人也。父盱,能弦歌,為巫祝。漢安二年五月五日,于縣江訴濤(迎)婆娑神,溺死,不得尸骸。娥年十四,乃沿江號哭,晝夜不絕聲,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至元嘉元年,縣令度尚改葬娥于江南道傍,為立碑焉”?!短接[》卷415“孝女”引《會稽典錄》與此相同。《孝詩》有贊詩。 17.茅生殺雞 茅生,即茅容,《后漢書》有傳,字季偉,東漢陳留人。《藝文類聚》卷20“孝”、《太平御覽》卷414“孝下”均引《郭林宗別傳》記曰:“茅容,……年四十余,耕于野。時與等輩避雨樹下,眾皆夷踞相對,容獨危坐愈恭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32613666。林宗行見之而奇其異,遂與共言,因請寓宿。旦日,容殺雞為饌,林宗謂為己設,既而以供其母,自以草蔬與客同飯。林宗起拜之曰:‘卿賢乎哉!’因勸令學,卒以成德?!碑嬅姹憩F(xiàn)的正是茅生殺雞的情節(jié)。《孝詩》贊曰:“雞乃為母設,蔬惟與客同,賢哉茅季偉,誤矣郭林宗?!薄 ?8.江革行傭供母 江革,字次翁,漢代齊國臨淄人(今山東臨淄),《后漢書》、《東觀漢紀》均有傳。晉陶潛《孝傳》有錄。傳曰:“江革,齊人也。漢章帝時,避賊負母而逃,賊賢之,不害,而告其路。竭力庸債,以致甘暖,和顏悅色,以盡歡心。欲親之安,自挽車以行。鄉(xiāng)人歸之,號曰江巨孝。位至五官中郎將,天子嘉焉,寵遇甚厚。告歸,詔書褒美。就家禮其終身,以顯異行?!?]敦煌遺書《孝子傳》有載,較略:‘江草(革)字次翁,齊國臨淄人也。老母年邁,次載母不使牛馬,乃自居轅中,挽車令不動搖,恐母不安。后漢人也?!彼洖槠洹靶袀蚬┠浮钡那楣?jié),并未證“負母逃難”事。墓葬所刻則為其負母避賊逃難的情節(jié)。郭居敬列其為二十四孝之一?! ?9.郭巨埋兒 郭巨,河內溫(今河南溫縣西南)人。漢劉向首輯郭巨入《孝子傳》中。宋躬《孝子傳》亦有載。敦煌遺書中發(fā)現(xiàn)附有孝子事跡的《父母恩重經》寫本中有“郭巨至孝,天賜黃金”之句。另有多件寫本單獨記其事,較劉向所記稍詳,但基本一致,并指出郭巨為東漢人。其中《搜神記》記其孝行曰:“昔有郭巨者,字文氣,河內人也。家貧,養(yǎng)母至孝。巨有一子,年始兩歲,巨語妻曰:‘今饑貧如此,老母年高,供勤孝養(yǎng),恐不安存。所有美味,每減與子,今母饑羸,乃由此小兒。兒可再有,母難重見。今共卿殺子,而存母命?!迯姆蜓?,不敢有違。其妻抱子往向后園樹下,欲致子命。巨身掘地,欲擬埋之,語其妻曰:‘子命盡未?’妻不忍即害,必稱已死。巨掘地得一尺,乃得黃金一釜,釜上有銘曰:‘天賜孝子之金。郭巨殺子存母食,遂賜黃金一釜。官不得奪,私不得取?!?敦煌《孝子傳》S.389(乙卷)序詩云:“郭巨專行孝養(yǎng)心,時年饑險苦來侵,每被孩兒奪母命,生埋天感賜黃金?!庇帧豆刨t集》曰:“郭巨夫妻生葬兒。”郭居敬列其為二十四孝之一。 20.王祥臥冰 王祥,字休微,東漢瑯琊(今山東諸城縣東南)人,官至漢光祿勛,晉武帝拜為太保,賜爵為公?!稌x書·王祥傳》載:祥性至孝,繼母朱氏不慈,猶令掃除牛下,祥愈恭謹,“父母有疾,衣不解帶,湯藥必親嘗,母常欲生魚,時天寒冰凍,祥將解衣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之而歸?!械つ谓Y實,母命守之,每風雨,祥輒抱樹而泣。其篤孝純至如此”。晉蕭廣濟首將其列入《孝子傳》中,《孝詩》贊其孝行曰:“風李應難守,冬魚未易求。剖冰不辭凍,抱樹可勝愁?!庇械哪箤⒋藘杉⑿型瑫r刻出。敦煌遺書《孝子傳》引《魏書》僅記其“守樹”、未言“臥冰求鯉”事。郭居敬列其為二十四孝之一?! ?1.丁蘭刻木事親 丁蘭,漢代河內(今河南武陟縣西南)人。《太平御覽》卷414“孝下”、“祿養(yǎng)”條引《孫盛逸人傳》曰:“丁蘭者,河內人也。少喪考妣,不及供養(yǎng),乃刻木為人,仿佛親形,視之若生,朝夕定省……。”曹植《靈芝篇》贊曰:“丁蘭少失母,自傷早孤焭??棠井攪烙H,朝夕致三牲。暴子見陵侮,犯罪以無形。木人為泣血,免淚全其名。”敦煌遺書中有“丁蘭木母,以靈感應”之句。敦煌寫本《孝子傳》記載甚詳。另P.3680寫本記曰:“丁蘭(刻)木作慈親,孝養(yǎng)之恩感動神,圖舍忽然修斬如,血流灑地真如人?!薄缎⒃姟芬灿匈潯9泳戳衅錇槎男⒅??! ?2.陸績懷桔 陸績,字公紀,吳郡吳人,仕吳為郁林太守,博學善政,見稱當時?!逗鬂h書》、《三國志·吳書》均有傳。傳曰:“績年六歲,于九江見袁術。術出桔,績懷三枚,去,拜辭墮地,術謂曰:‘陸郎作賓客而懷桔乎?’績跪答曰:‘欲歸遺母?!g大奇之?!逼湫㈨樔绱耍 冻鯇W記》卷17亦引《吳志》記有“陸績懷桔”事。其故事畫最早見于北魏洛陽寧懋石室。《孝詩》贊曰:“陸郎作賓客,懷桔欲何為。遺母當然事,袁公乃稱奇?!薄 ?3.孟宗哭竹 孟宗,字恭武,三國吳江夏(今湖北漢陽縣之魯山)人,本名宗,避孫皓字,易名仁。任吳令、鹽池司馬,累遷光祿卿、司空?!度龂尽菚芬冻荣t傳》曰:“宗母嗜筍,冬節(jié)將至。時筍尚未出,宗入竹林哀嘆,而筍為之出,得以供母,皆認為至孝之所致感?!?白居易《白氏六貼》亦稱:孟宗后母好筍,令宗冬月求之,宗入竹林慟哭,筍為之出。敦煌遺書《孝子傳》所載更略。又敦煌遺書《古賢集》有“孟宗冬筍供不闕” 之句?!缎⒃姟焚澰唬骸叭f象死灰色,千林號怒聲。何人苦哀泣,凍竹強抽萌?!惫泳戳衅錇槎男⒅??! ?4.王裒聞雷泣墓 王裒,字偉元,三國魏城陽營陵(今山東臨淄西北)人?!稌x書·王裒傳》載其孝行曰:“廬于墓側,旦夕常至墓所跪拜,攀柏悲號,涕淚著樹,樹為之枯。母性畏雷,母沒,每雷,輒至墓曰:‘裒在此’。乃讀《詩》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未嘗不三復流涕。門人受業(yè)者并廢《蓼莪》之篇?!薄缎⒆觽餮a遺》、《孝詩》所記與此略同。敦煌寫本伯.2621(原卷)亦記王裒孝行,但無“泣墓”事。S.5776(甲卷)、伯.3536(丙卷)記載較詳。丙卷序詩曰:“王裒慈母怕雷聲,每至春間不得寧,乃至百年亡沒后,語墳猶怕阿娘驚。 24滌親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