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道九成宮嗎
九成宮位于寶雞市麟游縣新城區(qū),該地屬于渭北高原丘陵溝壑區(qū),海拔近1100米,夏無酷暑,氣候涼爽宜人。九成宮坐落在的杜水之北的天臺山,東障童山,西臨鳳凰山,南有石臼山,北依碧城山,至今仍是一派青山綠水、明媚秀麗的風光?! 【懦蓪m始建于隋文帝開皇十三年(公元593年)二月,竣工于隋開皇十五年(公元595年)三月,開始名叫“仁壽宮”,是文帝的離宮。唐太宗貞觀五年(公元631年)修復擴建,更名為“九成宮”,“九成”之意是“九重”或“九層”,言其高大。唐高宗時曾一度改名為“萬年宮”,意指頤和萬壽,后又恢復原名。
2,九成宮遺址簡介
九成宮遺址簡介: 九成宮遺址位于寶雞市麟游縣新城區(qū),坐落在的杜水之北的天臺山,東障童山,西臨鳳凰山,南有石臼山,北依碧城山,一派青山綠水、明媚秀麗的風光。這里屬于渭北高原丘陵溝壑區(qū),海拔近1100米,夏無酷暑,氣候涼爽宜人。 九成宮始建于隋文帝開皇十三年(593年),開始名叫“仁壽宮”,是隋文帝的離宮。唐太宗貞觀五年(631年)修復擴建,更名為“九成宮”,“九成”之意是“九重”或“九層”,言其高大。唐高宗時曾一度改名為“萬年宮”,意指頤和萬壽,后又恢復原名。隋唐時期的宏偉建筑九成宮,周垣有1800多步,曾建成延福、排云、御容、咸亨、大全、永安、丹霄等大型宮殿?,F(xiàn)在留有鳳臺、唐王點將臺、梳妝臺、醴泉、唐井、官坪等遺址。 唐代初年,唐太宗因南征北戰(zhàn)而積勞成疾,群臣建議修筑離宮,以避炎暑。太宗決定以隋仁壽宮為基礎(chǔ),加以修繕,并改名為九成宮。自貞觀六年到十八年,唐太宗曾5次來九成宮度更唐高宗李治登基,又將九成宮改名為“萬年宮”,他和皇后武則天先后來過8次。除此之外,王勃、盧照鄰、王維、杜甫、李商隱、吳融等著名文人均在這里寫過詠頌麟游山水的詩篇,醫(yī)學家孫思邈也在這里采過藥。 九成宮殿宇在唐代末年毀于洪水,今天僅存遺址,遺址上存留文物甚多?,F(xiàn)存的文物主要有貞觀六年(632年)唐秘書監(jiān)名臣魏征撰文并序,唐代著名的大書法家歐陽詢篆額并書寫的《九成宮醴泉銘碑》,被譽為楷書之宗,是我國現(xiàn)存最珍貴的石碑之一,也是全國第一批書法藝術(shù)名碑。另一通碑是唐高宗李治于永徽五年(654年)親筆書寫的《萬年宮銘并序碑》。兩塊石碑現(xiàn)在存放于縣城新城區(qū)西北角的碑亭內(nèi)。在遺址內(nèi)(今縣城新城區(qū)正街南側(cè))還發(fā)現(xiàn)了一口唐代宮廷飲水井,砌筑別致。
3,九成宮遺址是在哪
駕車路線:全程約98.5公里起點:寶雞市 1.從起點向正西方向出發(fā),沿行政大道行駛1.2公里,稍向左轉(zhuǎn)進入大慶路 2.沿大慶路行駛2.2公里,進入斗中路 3.沿斗中路行駛490米,左轉(zhuǎn) 4.行駛550米,朝眉縣/西安方向,稍向右轉(zhuǎn)上匝道 5.沿匝道行駛810米,直行進入連霍高速 6.沿連霍高速行駛6.7公里,朝鳳翔方向,稍向右轉(zhuǎn)上匝道 7.沿匝道行駛2.6公里,直行進入寶漢高速 8.沿寶漢高速行駛12.8公里,過渭北環(huán)線橋,在鳳翔/長青出口,稍向右轉(zhuǎn)上匝道 9.沿匝道行駛1.4公里,直行 10.行駛820米,朝鳳翔方向,右轉(zhuǎn)進入鳳馬尹路 11.沿鳳馬尹路行駛4.9公里,直行進入西府大道西段 12.沿西府大道西段行駛2.5公里,直行進入西府大道中段 13.沿西府大道中段行駛5.5公里,左轉(zhuǎn)進入秦文北路 14.沿秦文北路行駛1.8公里,右轉(zhuǎn)進入S104 15.沿S104行駛5.1公里,左轉(zhuǎn)進入林鳳路 16.沿林鳳路行駛25.8公里,直行進入麟鳳路 17.沿麟鳳路行駛9.1公里,右前方轉(zhuǎn)彎進入S306 18.沿S306行駛13.0公里,直行進入S306 19.沿S306行駛90米,在第3個出口,左前方轉(zhuǎn)彎進入鳳凰路 20.沿鳳凰路行駛120米,稍向左轉(zhuǎn)進入九成宮路 21.沿九成宮路行駛610米,直行進入煤礦專線 22.沿煤礦專線行駛390米,到達終點(在道路右側(cè)) 終點:九成宮遺址
九成宮碑全名為《九成宮醴泉銘》,傳世最佳拓本是明代李琪舊藏宋拓本,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毒懦蓪m醴泉銘》 楷書 原碑石在陜西麟游九成宮。九成宮 九成宮位于寶雞市麟游縣新城區(qū),該地屬于渭北高原丘陵溝壑區(qū),海拔近1100米,夏無酷暑,氣候涼爽宜人。九成宮坐落在的杜水之北的天臺山,東障童山,西臨鳳凰山,南有石臼山,北依碧城山,至今仍是一派青山綠水、明媚秀麗的風光。 九成宮始建于隋文帝開皇十三年(公元593年)二月,竣工于隋開皇十五年(公元595年)三月,開始名叫“仁壽宮”,是文帝的離宮。唐太宗貞觀五年(公元631年)修復擴建,更名為“九成宮”,“九成”之意是“九重”或“九層”,言其高大。唐高宗時曾一度改名為“萬年宮”,意指頤和萬壽,后又恢復原名。 《九成宮醴泉銘碑》由魏征撰文,歐陽詢書。記載唐太宗在九成宮避暑時發(fā)現(xiàn)泉水之事。此碑立于唐貞觀六年(公元632年)??瑫?4行,行49字。 此碑用筆方整,且能于方整中見險絕,字畫的安排緊湊,勻稱,間架開闊穩(wěn)健。明陳繼儒曾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