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白酒泉在哪里建的,地名酒泉的來歷

1,地名酒泉的來歷

快捷鍵說明 空格: 播放 / 暫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單次快進5秒 ←: 單次快退5秒按住此處可拖拽 不再出現(xiàn) 可在播放器設置中重新打開小窗播放 播放出錯,請 刷新 嘗試

地名酒泉的來歷

2,酒泉的來歷

位于甘肅省的酒泉,不僅是敦煌文化的故鄉(xiāng),也是新中國航天事業(yè)起步的地方,今天已經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文化旅游名城。那么,這個地方為什么要叫“酒泉”呢?這里還有一個氣壯山河的故事。 00:00 / 02:4170% 快捷鍵說明 空格: 播放 / 暫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單次快進5秒 ←: 單次快退5秒按住此處可拖拽 不再出現(xiàn) 可在播放器設置中重新打開小窗播放快捷鍵說明

酒泉的來歷

3,酒泉這個名稱的來歷

地名酒泉的來歷與西漢名將霍去病有關。據(jù)司馬遷《史記》記載,公元前121年,漢武帝派霍去病進軍河西,打到小月氏,大敗匈奴,把匈奴殘部驅逐到玉門關外,漢武帝龍顏大悅,賜酒一壇,犒賞有功將士,酒多人少,霍去病便將酒倒入泉水之中與大家共飲,這個地方便被后世稱作“酒泉”。擴展資料“酒泉”歷史沿革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起第一個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制封建國家。但統(tǒng)治范圍尚未到達酒泉一帶,占據(jù)酒泉一帶的仍主要是烏孫、月氏、匈奴等民族。西漢建立后,酒泉、敦煌一帶仍被匈奴右賢王屬下的渾邪王所控制,稱匈奴右地,并不斷襲擊中原。漢武帝收復河西地區(qū),建立酒泉郡后,在敦煌設立了陽關和玉門關兩個軍事關隘。元鼎六年(前111年),漢武帝在酒泉西部設置了敦煌郡。公元8年,王莽稱帝,沿用郡縣制,設輔平郡(原酒泉郡)、敦德郡(原敦煌郡)。魏晉南北朝時期,酒泉先后屬曹魏、西晉、前涼(漢族)、前秦(氐族)、后涼(氐族)、西涼(漢族)、北涼(匈奴族)、北魏、西魏、北周等政權統(tǒng)治。隋文帝開皇三年(公元583年),改酒泉鎮(zhèn)長官稱鎮(zhèn)軍,仁壽二年(公元602年)起,撤郡,僅存州、縣兩級,改酒泉鎮(zhèn)為肅州,州的長官為剌史。唐代宗廣德元年(公元763年),酒泉地方屬吐蕃,并建“肅州千戶府”,至唐大中五年(公元852年)的88年中,均被吐蕃所據(jù)。唐大中二年(848年),敦煌人張議潮歸義軍控制河西、隴右11州,河西重歸唐朝。唐朝滅亡前后,張承奉于唐天祐三年(906年),在敦煌建立西漢金山國,脫離唐朝控制。后逼降格為敦煌國。后梁乾化四年(914年)十月,敦煌國滅亡。 五代宋夏時期,酒泉為甘州回鶻、曹氏歸義軍和西夏政權所統(tǒng)治。曹氏歸義軍政權依附甘州回鶻后,到11世紀初期,沙州已經被認同為回鶻所統(tǒng)治。宋景祐三年(1036年、西夏大慶元年),元昊的西征徹底結束了曹氏歸義軍政權對河西的統(tǒng)治,宋熙寧六年(1073年),西夏占據(jù)沙州。李元昊攻占酒泉后,改肅州為蕃和郡,保留了瓜州、沙州的建置,酒泉地區(qū)全部納入西夏統(tǒng)治范圍。明洪武五年(1372年),明軍平定整個河西走廊,酒泉正式納入明朝統(tǒng)治范圍。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在酒泉境內置肅州衛(wèi)、威遠衛(wèi)、威虜衛(wèi)。清朝定都北京后,清軍繼續(xù)追擊陜西、甘肅及嘉峪關以東地區(qū)的李自成余部,酒泉東部的肅州、金塔納入了清王朝的統(tǒng)治范圍,酒泉西部地區(qū)仍被新疆的吐魯番速檀所控制。順治二年(1645年)4月,酒泉沿襲明代建置,在東部地區(qū)恢復建立肅州衛(wèi),實行軍政合一的體制。民國元年(1912年),酒泉廢肅州直隸州和安西直隸州 ,設安肅道。1949年9月25~28日,酒泉全境和平解放。10月1日,酒泉分區(q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成立,轄酒泉、金塔、鼎新、玉門、安西、敦煌6縣和肅北設治局,代管寧夏省額濟納旗。專署機關駐酒泉縣城關。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酒泉

酒泉這個名稱的來歷

推薦閱讀

熱文